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天20题官方发布版,定时更新,已更新至第三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anluzhilian 发表于 08-12-27 16:1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启航2009考研政治20天20题》第1题全文公布
热烈祝贺考研领军图书《启航考研政治20天20题》全国同步火热上市!
全国各地掀起抢购热潮!寒冬中温暖莘莘学子的心!
第1题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西方国家普遍在犹豫和争论中被动地采取了各种干预措施。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迅速而有力地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原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本质区别,并进一步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特点。
【启航提示】
进入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风云突变。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华尔街次贷危机宛如当头一棒,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的大幅下挫和作为反映经济内在增长动力的能源需求的萎缩,都无疑表明了一个事实:金融危机之后的实体经济动荡已经来临。面对全球性的危机,各国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干预经济:从注入流动性,到救助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再到鼓励投资消费刺激经济增长。在法国,萨科齐甚至由于强调“即使资本主义也不能排除国家干预”,被质问为“是不是变成了社会主义者”。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却由于采取了迅速有力措施,被国际社会普遍评价为“经济政策明智”、“抵御危机能力强于他国”。美国不会因为注资金融机构而变成社会主义国家、萨科齐也不会因为干预经济而成为“社会主义者”,但各国对经济的共同干预毕竟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政府与市场共同存在于现代社会中,两者已形成不可分离的共生关系,越发达的市场机制越要求高效率、高素质的政府调节。
2003年第36题要求考生依据1991—2001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情况,分析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5年过去了,当宏观经济出现重大转折和政府宏观调控频出“重拳”之时,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再次凸现出来了。依据命题规律和相关信息,2009年考生主要应关注以下几个角度:
(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及其本质?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正确履行国家的经济职能?
(4)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到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再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宏观政策调整的依据是什么?中国宏观政策调整的经验和启示有哪些?

相关知识点1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1.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1)实质。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重要形式,实质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暂时缓解矛盾,但不能根本消除矛盾。(2)启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共同的和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过程的宏观调控形式和手段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政府的一切干预活动必须建立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基础之上,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方式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1)理论依据: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2)现实依据: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展的实践看,我国经济已经经历了几次波动,这表明社会主义条件下搞经济建设,同样要面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同样要应付价值规律调节的盲目性和破坏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特点:一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础上的宏观调控,以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二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面对困难和危机时可以动员全国力量共克时艰;三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并通过一系列政策加以实施,从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预见性;四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较强的政府调控能力,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出台并实施有力措施。

相关知识点2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
1.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1)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依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形势,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宏观调控的任务也会有所差异。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
2.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包括两个方面:(1)宏观调控手段:包括计划、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以经济手段为主;(2)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知识点3  我国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1.1996—2003年。(1)背景:1996年底我国的紧缩政策成功地将当时的高通货膨胀降了下来,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加上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上陷入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物价徘徊不前甚至略有下降,呈现出通货紧缩的迹象。(2)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998年启动积极财政政策(连年增发国债,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积极的货币政策(连续下调人民币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3)政策目标:促进经济增长。
2.2003—2008年上半年。(1)背景:2003年至200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出现了偏快甚至过热的迹象,主要表现包括:一是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如钢铁、房地产等行业;二是物价普遍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三是能源供应紧张,尤其是煤炭和电能供应紧张。(2)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措施,主要包括:一是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4月至2007年12月连续10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使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由1.98%和5.31%上升至4.14%和7.47%;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更是频繁,仅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一年半的时间内,央行就15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使准备金率飙升至17.5%。三是财政政策:从2004年末开始,由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3)政策目标: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
3.2008年下半年以来。(1)背景:2008 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市场需求减少冲击,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出口加工行业的企业破产和民工返乡现象大量出现。统计显示,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减缓,今年GDP增速也从一季度的10.6%下滑到三季度的9.9%。(2)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中国政府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出台了投资规模达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大措施。二是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三是9至11月央行4次降息,其中11月26日的利率调整幅度创11年之最(降息108个基点)。此外,央行还适当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3)政策目标:促增长、保就业。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实践的经验和启示:(1)坚持把又好又快的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任务;(2)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3)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4)坚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政策,注重实际效果。总之,只有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整个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相关知识点4  正确履行政府的经济职能
1.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市场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破坏性,又要求政府的“有形之手”的介入。政府与市场共同存在于现代社会中,两者已形成不可分离的共生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在日益加强,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定社会中共生的市场与政府,并非是一方越有效便可以简单地替代另一方,相反,越发达的市场机制越要求高效率、高素质的政府调节。
2.政府的经济职能。(1)计划经济体制下,把政府领导和管理经济的职能混同于政府直接管理和经营企业,使企业和社会经济缺乏活力,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都要转变,直接调控为主变为以间接调控为主、由管理微观为主转向宏观管理为主。(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具有的职能;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宏观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
3.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要求。(1)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2)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更加注重公共服务。





《启航2009考研政治20天20题》第2题全文公布
热烈祝贺考研领军图书《启航考研政治20天20题》全国同步火热上市!
全国各地掀起抢购热潮!寒冬中温暖莘莘学子的心!
  
第2题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试分析我国应如何正确处理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说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启航提示】
近代中华民族对现代化的孜孜追求,充满对科学技术进步的神往。从“洋务运动”欲借科技与实业富国强兵的未果尝试,到“五四运动”尊崇“赛先生”的启蒙呐喊,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被国人所认识。近年来,人们开始反复思考这样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履维艰?为什么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为什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多年而资源环境问题难以逆转恶化的势头?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科技进步不足,核心问题还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毫无疑问,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战略问题。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2005年12月30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目标和重点。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中,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以分析题的形式反复考查过(2007年考查了一道分析题,2008年也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命制了一道相关的选做题)。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000年以来却一直都未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过。作为现代化战略的一个核心问题,考研政治理论却仅仅蜻蜓点水般地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这显然是十分罕见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型国家的相关内容在过去数年内被考研政治命题忽视的不正常现象,将在未来被加倍地补偿(反复考查)。结合近年来的命题规律,启航预计,2009年本专题的命题将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
(1)结合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剖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
(2)联系当前我国科技事业现状,分析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辩证关系。
(3)分析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相关知识点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的本质和功能。
(1)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与人类的思想状态、哲学思维有关,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和自然规律。技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广泛活动,其目的是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
(2)科学技术的功能。第一,科学技术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第二,科学技术具有变革生活方式的功能。第三,科学技术具有社会管理的功能。第四,科学技术具有改变社会关系的功能。第五,科学技术具有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又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是主要的推动力量。(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相关知识点2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关系。(1)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认真学习和充分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技术引进)。(2)只引进而不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势必削弱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拉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3)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性。(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
4.当前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1)国外技术储备急于获得新市场,为我国技术引进和主动选择创造了条件;(2)国内人才和科技储备已有相当基础,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了明显增强;(3)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提供创新的广阔空间;(4)我国公共财政实力大大增强;(5)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

相关知识点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是缓解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压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唯一途径,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1)科教兴国战略在本质上是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相关知识点4  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属于创新型国家,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在30%以下。我国已经提出了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2.建设创新型国家紧迫性。(1)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特定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2)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必须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自己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3)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1)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启航2009考研政治20天20题》第3题全文公布
热烈祝贺考研领军图书《启航考研政治20天20题》全国同步火热上市!
全国各地掀起抢购热潮!寒冬中温暖莘莘学子的心!  
第3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在中国,既存在民族自治区域,还存在香港特区、澳门特区,乃至尚未实现统一的台湾地区。试结合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原理,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践意义。
【启航提示】
台湾和西藏,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08年以来,随着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海协会和海基会复谈,海峡两岸关系出现了积极变化。与此同时,达赖集团却蠢蠢欲动,精心策划和煽动了一系列干扰北京奥运会和破坏民族团结的暴力犯罪活动。在此背景下,结合相关原理,全面深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方针无疑十分必要。
区域协调发展,对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具有重大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2009年考生应从以下角度把握这一问题:
(1)分析物质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其认识论意义。
(2)结合海峡两岸关系现状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分析当前对台政策。
(3)结合当前形势,分析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
(4)结合我国的民族政策,分析区域协调发展对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意义。
(5)分析转移支付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知识点1  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2.理论意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原则都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基础、为中心的。
3.实践意义:(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把集中统一和灵活多样结合起来,把纪律和个性结合起来,把秩序和自由结合起来,反对专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反对僵化和无序。

相关知识点2  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1.“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内涵。(1)一个国家原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坚持“一个中国”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只有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坚持国家主权的不可分割性和中华民族的统一性。(2)两种制度。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在恢复行使我国主权的香港、澳门与统一后的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国两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1)理论意义主要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发展了我们党的统一战线理论;赋予“和平共处”以新的涵义,把和平共处思想和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解决国内问题。(2)实践意义:它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有利于祖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为解决国际上的争端提供了一个范例、一种模式,对世界和平解决争端作出了贡献。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理论基础。(1)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台湾问题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它们与大陆在政治体制、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有着许多不同,这一多样性我们必须承认。(2)我们还必须坚持一个统一性原则,即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它们又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统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任何以其多样性来否定其统一性的观点和行动都是极端错误的,最终必然损害统一性。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不存在什么“自决”的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2)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

相关知识点3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宪法的明确规定,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政策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2.西藏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想搞“西藏独立”都不可能成功。(1)西藏自治区成立40多年来,西藏各族人民充分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当家作主权利,改变了西藏贫穷落后的面貌,提高了自身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2) “藏独”分子鼓吹的“西藏文化灭绝论”毫无依据,纯属无中生有。达赖所谓的“人权”和“人性”是障人耳目的伪装与借口。(3)坚决打击分裂分子的各种暴行,既是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的需要。事实证明,破坏西藏和其他藏区社会安定的企图最终是不会得逞的。
3.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事务纯属中国的内政。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人利用达赖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巴黎市议会授予达赖“巴黎荣誉市民”称号、萨科齐会见达赖,只会被认为是再次向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进行严重挑衅。

相关知识点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两个大局。“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逐步缩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到不同区域间城乡居民能否共享改革开放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局,既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全局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2)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是中央充分考虑了各地区的经济基础、发展优势、地理位置以及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战略地位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3.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1)转移支付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转移支付是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政策和手段。统计显示,2006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达到9571亿元,比1994年增加9021亿元,增长16.4倍,年均增长26.9%。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透明度。)(2)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大对禁止和限制开发的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支持。(3)扩大发达地区支持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资源开发的补偿机制,实现互惠互利的区域合作关系。

[ 本帖最后由 lanluzhilian 于 2008-12-27 16:20 编辑 ]
沙发
 楼主| lanluzhilian 发表于 08-12-27 16:21:02 | 只看该作者
自己顶!!!!!
板凳
menghua 发表于 08-12-27 16:29:25 | 只看该作者
大赞楼主啊
地板
 楼主| lanluzhilian 发表于 08-12-27 19:38:26 | 只看该作者
我靠,居然没人顶呀
5#
涟漪悠红 发表于 08-12-27 21:03:4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哈,怎么会,楼主这么辛苦,顶~~
6#
sylvia239 发表于 08-12-28 00:37:25 | 只看该作者
强顶!!!!好贴~~~
7#
wangmingy 发表于 08-12-28 06:51: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啊!!
8#
limit440 发表于 08-12-28 09:18: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9#
gaohw 发表于 08-12-28 11:55:0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好人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 12:56 , Processed in 0.09600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