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对考研的同学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根据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对2006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类A等学校的排名,结合我所了解的“对外汉语”教学界各大学的实力和声誉,向大家推荐以下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着重向大家介绍三所有代表性的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暨南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类A等学校排名13,“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大哥大”。顺便提一句,“对外汉语”教学现在还不是一个专业,而仅是一个研究方向,因为到目前为止它仍是一个三级学科,通常都设置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专业下面,作为它的一个研究方向。北京语言大学招收属于文学硕士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生和属于教育学硕士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生。考试的内容基本相同,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要多考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参考书目则都是常见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语言学纲要》,《现代汉语》(黄、廖本),《现代汉语》(胡本),《古代汉语》。比较著名的导师有:赵金铭,男,1940年7月出生,天津市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张旺熹,男,1962年11月出生,安徽芜湖市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汉语教学》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张博,女,1957年6月出生,河北新城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1999年6月在中央民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汉语言文字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史、语源学。王建勤,男,1955年12月生于山西。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主要研究领域:语言习得与认知。谢小庆,男,1951年生于北京。研究员,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心理测量学和语言测试。 暨南大学,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2006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类A等学校排名11,对外汉语教学在南方的最重要的基地。“对外汉语”方向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下的六个方向之一,此专业的研究生由华文学院培养,2006年共招收60人。“对外汉语”教学与华文教育方向的导师有八位老师,分别是贾益民教授、彭小川教授、李军教授、周静副教授、孙玉卿副教授、张军副教授、杨海明副教授、王汉卫副教授。另外还有一位周健教授。这里特别向大家介绍一下郭熙教授。暨南大学的考试科目是语言学综合(含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和写作)和现代汉语,参考书目是叶蜚声《语言学纲要》,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王力《古代汉语》(1-2册)。 上海师范大学,尽管不是985或者211大学,却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所高等院校,又因为地处繁华的国际都市上海,有其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对外汉语”这个专业的师资是非常强大的。上海师大的对外汉语学院和人文与传播学院均培养“对外汉语”的硕士研究生。对外汉语学院著名的导师有:齐沪扬,男,1950年出生,浙江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在上海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和对外汉语教学。陈昌来,男,安徽定远人,1962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著名的导师有:张谊生,男,浙江绍兴人,1952年11月出生于上海。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虚词。 下面就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1.关于初试和复试。一般来说,考生的最终成绩等于初试成绩加复试成绩。当然,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自所占总分的比例,各个学校可能稍有差别。有的学校可能是百分之八十对百分之二十,有的学校可能是百分之七十对百分之三十。如果说初试成绩决定一个考生能否考上,那么复试成绩往往就决定他是否公费。当然,随着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改革,公费比例越来越少,但是总分高总归是件好事儿,或许能拿到奖学金,或许能挑个好的导师等等。所以我在跟大家强调初试重要性的同时,也提醒大家,在初试成绩过线之后,千万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定要继续把复试考好。大家都知道,一般研究生入学考试都在元月份,成绩揭晓通常在3月10号左右,复试呢大约在4月20号左右。初试和复试之间有一个多月的间隔,只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准备复试,完全能考出好的成绩。有的学校还为复试列出了参考书目,这就更为大家提供了方便。大多数的学校复试时要加试英语口语,比重虽然不高,但是这给大家敲了个警钟:哑巴英语在21世纪绝对是行不通的,在“对外汉语”中更是寸步难行。搞“对外汉语”的老师,说一口流利而漂亮的英语,在很多场合会让你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2.关于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大家肯定已经注意到了,各学校、各方向考试科目不尽相同。那么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方向准备相应的参考书。有的学校提供了参考书目,有的学校没有提供参考书目。对提供了参考书目的学校,我的建议是,复习时以指定参考书目为主,适当扩大知识面。举个例子说。现代汉语的教材有很多种,也许这个学校指定以黄、廖本《现代汉语》为参考书,那么我们就重点看这个。同时,我也建议大家抽出时间看看胡裕树的《现代汉语》和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甚至是张斌的《现代汉语》。因为每种教材必定有它的特色,也必定有它的不足。黄、廖本结构清晰,概念明确,但有点过时;胡本内容详细,分析细腻,但有些庞杂;邵本理论和观点新颖,特色鲜明,但有些问题仍值得商榷;等等,不一而足。多看几种教材的好处在于取长补短,对一些热点和难点,各书解释都不一样,这就为读者提供了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这对于提高大家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深度,是非常有帮助的。 3.关于历年试题。如果大家能够收集到你要考的学校的历年试题,一定要好好做一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这个学校出题的特点和常考的一些问题。除此以外,我也建议大家做一做其他学校的历年试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训练自己答题的技能。有的学校不出售历年试题,大家也不必惊慌失措。第一,你没有别人也没有,大家公平合理。第二,可以做一做其他学校的试题也是一样的。只要真正把知识掌握牢固了,把答题的技能训练熟练了,任何题目都是可以应付自如的。 4.关于学制和学费。根据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3年。目前,很多学校都由原来的三年制改成了两年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和国际接轨。但目前仍有一些学校坚持三年,他们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以后的研究生学制发展的趋势将是:硕士两年,博士四年。这方面北大已经开始尝试了。上面我提到的北语和上海师大是三年制,暨南大学是两年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应该在报考时就了解清楚。学费问题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2006年的硕士研究生收费改革虽被暂停,但收费改革是迟早的事情,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像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交大等从2007年开始就将全面收费。这里提醒大家注意,收费改革不等于人人缴费。复旦等虽然入学时全部交费,在入学后则全都可以申请高额奖学金和助学金,最高奖学金的金额甚至高达1.8万/年。自费研究生的学费大约是9000–10000一年。经济条件一般的同学应尽量考虑选择像暨南大学这类公费名额较多的学校。 5.关于联系导师的问题。有的同学可能抱有这样一种幻想,希望联系上未来的导师,从他的口里套几个重要的题目出来。如果联系导师是出于这样的目的,那么我劝你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有条件和有机会的同学可以和导师联系一下,谈谈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谈谈自己的研究兴趣。联系不上或者实在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也不要紧。导师们都很忙,说不定他回复给你的信都是他的学生写的呢。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大家一定要想办法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你的导师的信息,并且联系上他,表明一下你愿意做他的学生的意愿,并且向他展示一下你有科研的潜力。导师们的心态都是希望挑几个如意和有发展前途的弟子,所以应该尽可能多地让他了解你。复试完了,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向你所联系的导师打听打听复试结果和录取的情况。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比较内向的同学不要觉得这是多么不好意思的一件事情。和导师联系要谦逊,虚心,细心,注意礼节。不要借复试的机会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导师家里送,多数导师对这一套比较反感。 6.复习建议。我认为考研复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月份—6月份,第二个阶段是暑假。暑假是个黄金时段,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感觉政治不太好的同学,建议去报个辅导班。9月份开学后,到实习结束,是第三个阶段。在选择是分散实习还是集体实习的问题上,请大家自己斟酌,拿定主意。第四个阶段是冲刺阶段。冲刺阶段要把重点向英语,尤其是向政治倾斜。对专业书的熟练程度最好能够达到这样:打开书本的目录,你就能说出每一章每一节有哪些概念、定义、重点、难点。这里我主要谈谈专业课的复习。专业课的复习要有计划、有系统。第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看几遍书,多长时间完成一遍,都要心中有数。每看一次书,都要先有目标。你每次看书的目的应该是不同的。比如,第一次看侧重于理解,弄懂那些以前没有弄懂的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原来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第二次看偏重于概念和定义的记忆,第三次看是为了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第四次就开始掌握全盘,对条条框框的东西进行梳理,等等。第二,要把看书和做练习结合起来。做练习这个过程必不可少。管他哪个学校的考题,只要弄得到,我都拿来做一做,使自己提早进入状态。当然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学校的试题有不同的特点,你做试题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力,而不是在猜题。第三,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补救;同时要善于发掘重点。第四,要善于总结和归纳,要做笔记。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某个概念语言学书上有,现代汉语书上也有,尽管基本意思相同,但还是有小异。这个时候你就要善于分析总结,你可以把两者综合起来,你也可以舍弃其中一个,总而言之就是要把它写在你的笔记本上,作为你将来背诵的依据。千万不要看语言学就背语言学书上的那个概念,看现代汉语就背现代汉语书上的那个概念。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当你需要陈述这个概念的时候,却想不起来到底该是哪一个。这里我再强调一个问题,因为这里有很多英语专业的同学,大家应该非常清楚,你的主要精力应该花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专业课上面,至于英语,我想你对自己能拿多少分应该有个底,确保能拿70分以上的同学,不需要再花时间了;还没有把握拿70分的同学,冲刺阶段再做几套模拟题,也就仅此而已。考研英语你想在70分的基础上再增加几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你把相当的时间花在专业课的复习上,多拿10分20分轻而易举。因此大家要善于权衡他们的利弊,作出最好的取舍。每个同学都应该对自己每门科目有个预期的分数,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分数:英语:75,政治:70,语言学:120,现代汉语:120。 7.应试技巧。在应试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把握好时间。试卷发下来之后,要看看试卷的分量。如果题量很大,一定要抓紧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对概念要非常熟悉,对条条纲纲的东西要心中有数,清晰明了,要学会看目录。如果题量较少,使自己轻松下来,答题时尽可能的全面些,分析得透彻些。其次,训练必要的答题技巧。对简答题,要直入正题,切中要害,尽可能举例说明;对分析题,要先给出定义,然后分析,并一定要举例论证。条理要清晰,不要颠三倒四;语言要精炼,切忌迂回曲折。如果有个人独特的见解和有创新之处,文字优美字迹工整等等,自然就更好了。再次,知识要能够融会贯通。具体说,就是要能够把语言学的知识和现代汉语的知识结合起来。语言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而现代汉语是一门偏重实践但又与理论结合紧密地学科。因此在答语言学方面题目的时候,不妨举些现代汉语的例子;在答现代汉语方面题目的时候,可以用语言学的理论加以分析或者概括。最后,考试的时候,切莫轻言放弃。有的同学还只考了政治,就没有信心再考下去了。其实这是非常不自信和不坚韧的表现。试想,试题的难易程度不是针对某一个考生而言的,大家都觉得难,你至少应该感到心理平衡了吧?其实不只是在考试中,在复习迎考的过程中也是一样,坚持就是胜利。读书是件很苦很累的事情,考研面临的压力也很大,很多情况下人都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但是我想告诉大家,跟自己过不去是一种自我的评价和完善,也是促使自己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原动力。 8.正确看待竞争和考研。在当今中国的所有考试中,公务员考试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其次是考研,其次是高考。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4 14:18 , Processed in 0.08497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