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李小建主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ilovewei 发表于 05-11-2 21:1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意:此帖为修改后的帖子,综合了好几个版本。大家注意1楼、20楼、28楼均有内容。 论坛较复杂,请大家不要轻易留自己的邮箱在论坛上,防止被人利用欺骗。2009-5-14  豆棚瓜架

《经济地理学》教案
第一章:经济地理学学科概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一、经济地理学概念与研究对象
1、概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换句话说,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研究对象;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即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
关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存在三种观点:
观点一: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产业布局规律是一种社会现象。
观点二: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地理学中的技术经济科学分支,因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环境,具体地说是生产力的地域组合。
观点三: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技术、经济三者之间的边缘科学,因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受这三方面的因素所制约。多数学者同意第三种观点。

三、经济地理学的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地域性: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间。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
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
综合性: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具有三层涵义,涵义一,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涵义二,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涵义三,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四、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经济地理学有两大分支:部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等。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以特定的地域单位进行系统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如中国经济地理等。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
一、思想方法:包括比较法、系统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

二、传统技术方法:主要有实地考察、统计图表、经济地图等。
实地考察:是指研究者进入被考察对象所在区域,是其它形式不能代替的最重要的基本方法。
统计图表:是指显示统计数字的图件,它使统计资料更直观地表示出来。
经济地图:是专题地图的一种,是对经济地理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和表述的一种方法,如农业分布图。
三、现代技术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资源普查、土地利用研究、趋势预测与动态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广,主要用于区域分析与规划。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经济地理学的萌芽时期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问。在16世纪以前,经济地理学只是逐步积累着有关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及其分布方面的知识,谈不上有规律性的知识。
二、近代经济地理学
16世纪到19世纪是经济地理学大发展时期,表现出如下特点:
1、由现象的描述发展到理论的整理、分析,从直觉的、零散的知识,逐步演变成为系统的科学;
2、在商业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经济学中的区位论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成;
3、主要在欧美、俄国发展。

三、现代经济地理学
二战后,经济地理学的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经济地理学的“人文化”趋势愈益增强,地位越来越高;
2、城市化及城市地理问题、区域与区域规划问题成为经济地理研究的活跃领域;
3、研究领域逐步扩大,开拓了资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国土整治规划等新方向;
4、朝着计量化、经济化、生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四、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区域综合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2、应用方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3、研究领域将不断扩大;4、研究方法将进一步革新。
第一章 复习思考内容
1、        说明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2、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与特性;
3、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史。
第二章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概述
第一节  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industry):是指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体(如工业企业的集合体构成工业这一产业),它是企业与区域经济整体之间的一种中观经济层次。
产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等。
一、产业分类
(一)三次产业分类法(克拉克大分类法)
分类依据: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分类情况:第一次产业(primary industry)的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第二次产业(secondary industry)的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品原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第三次产业(tertiary industry)在本质上乃是服务性产业,即第一次、第二次产业以外的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大体包括:商业与贸易、金融与保险、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文教与卫生、信息与通讯、科研与咨询、旅馆与饮食、其它劳务性服务行业。
分类方法评价:该分类方法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分类方法,这是因为该分类方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是在运用此法对现实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时,存在一些矛盾。
(二)标准产业分类法
联合国为了统一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这十大类是: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2、矿业和采石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供水业;5、建筑业;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标准产业分类的优点在于对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并且使其规范化,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有利于分析各国各地的产业结构,而且与三次产业分类法联系密切。
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一般具有这样的规律:从就业人口在一、二、三(次)产业间比重的变化看,存在着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趋势;从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看,存在着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下降,而第二、三(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二)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演进、升级的重要因素。
(1)        要调整已经落后的产业结构,必须实现经济增长。只有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才能有相应较快增长的国民收入。而在较快增长国民收入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将较多的资金集中于有增长前景的产业,使他们实现高于平均值的增长,其结果必然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升级。
(2)        在经济较快增长的情况下,资本、原料、土地等要素可以较顺利地实现行业上的流动和转移,其结果是导致要素组合的优化,可加强某些优势产业的发展。
(3)        经济较快增长与总量的扩大,必然引起城市化的发展与人口素质的提高,而城市化的发展要带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在产业总体结构中地位的提高。至于人口素质的提高,更是发展新兴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必要前提。
(4)        经济较快增长与总量的扩大,会促进外贸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增加,其结果会引进外部的技术,进口外部的商品、设备。这样,将会改善国内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促进新产业的引进、发展及原有产业的改造。
(三)产业结构状态与结构性调整
1、产业结构状态:指产业结构的生命周期,即产业结构的“年轻化”、“成熟化”、“老化”状态。
产业结构的“年轻化”:指一个区域中,总是具有若干个行业或部门的新产品不断开发研制并走向区外市场(包括国外市场)。
产业结构的“成熟化”:指一个区域中,具有实力强大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业群,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和新产业,产业结构表现有合理的层次,即产业之间建立起一种支持、适应的关系。
产业结构的“老化”:指一个区域中,主导产业技术发展停滞,产品更新换代慢甚至不更新,产品缺乏竞争力,市场愈来愈小,失业人口愈来愈多,人口与劳动力大量迁出,导致区内税收大幅度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2、结构性调整
对地区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是解决地区产业结构“老化”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措施有:
一是在新的生长点上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产业群体;二是创造条件,转换主导产业。

第二节  产业布局概述
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分布形态),不同的产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分布形态。
一、产业布局模式
产业布局主要有三种模式,即结点(增长极)、轴线和网络(域面)。
(一)增长极模式
增长极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初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所提出的。此后,许多学者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转换到地理空间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
布德维尔强调经济空间的区域特征。1966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起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增长极包括了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之意。
从60年代起,人们对增长极的研究也自然就沿着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和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间)两条主线展开。
增长极开发模式较适合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
(二)点轴(线)开发模式
点: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是一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
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通信线路等。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轴带的实质是依托沿轴各级城镇形成产业开发带。
点轴开发模式较适合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关键是选好重点开发轴。
如何选择重点开发轴?需考虑:一是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二是有水陆交通干线为依托;三是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三是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
(三)网络开发模式
点轴渐进扩散的结果:形成人口、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复合集聚,在空间上形成经济网络。
网络开发模式较适合经济发达地区。但新区开发一般应先采取点轴开发模式。
二、产业布局的演变
各国各地区产业布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演变规律一般表现为:均质布局 → 点状布局(增长极)→ 点轴布局 → 网络布局。

第二章复习思考内容
1、解释产业、产业结构、生产要素、产业布局等概念。 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3、分析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4、产业布局有哪些主要模式?为海南省(或某个区域)选择一个合适的产业布局模式。
第三章  产业布局条件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一、基本概念
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存所依赖的自然部分,包括人类改造利用与未改造利用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下,人类可利用的自然条件。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为劳动地域分工提供自然基础。
(三)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四)影响产业分布的空间界限。
第二节  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操作方法、工具设备、工艺流程、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各种操作方法、工具设备、工艺流程是传统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是现代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传统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影响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产业布局对原料地、燃料地的地区指向;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组成和发展。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是新兴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因素;将引起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三节  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经济地理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人口与劳动力状况、经济基础与地域分工状况、市场条件、体制、政策和文化背景等。
一、经济地理位置、交通与信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经济地理位置:是指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区,原、燃料产地,交通设施(港站,线路)等的空间关系。其实质是一地理实体(国家、地区、城市或企业)在国内外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
交通条件:是指某地区(点)与外界进行人员来往(客运)和物质交流(货运)的方便程度。交通条件的好坏可用交通线路、交通工具和港站的设备状况来反映。
信息条件:是指获取和传递信息(科技文化、市场商贸、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信息)的设备与方便程度。
(二)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是重要的经济资源;2、直接影响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布局;
3、间接影响第一产业和采掘业的布局。
二、人口与劳动力状况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人口数量及其变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从产业布局的角度来看,人口越多越好;但从区域发展来说,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后,越多负担越大。
(二)人口素质及结构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素质对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的作用愈显重要。
人口性别、年龄、民族、城乡结构对产业布局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分布与迁移与产业分布变化是相互促进的。一般来说,人口移动是社会发展和地区开发的积极因素。但大量移民会带来明显的社会问题。
三、社会经济基础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第一、二、三产业设施,过去积累的文化和科技条件以及经济管理经验等。
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产业布局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四、市场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市场条件是从生产目的方面影响产业分布的,是制约产业布局的决定因素。
五、体制、规划、政策与法规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体制
体制包括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计划体制强调整体的平衡与优化;市场体制更多地考虑局部利益。计划体制易出现僵化与绝对化;市场体制易出现布局的盲目性与重复性。
(二)规划
规划对产业布局的作用是直接的、决定性的。
(三)政策与法规
政策与法规既可以刺激、鼓励某些产业布局,也可以限制、禁止某些产业布局。

第四节  产业布局条件的综合评价
对于任何产业,以上条件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不同产业,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在布局上对条件因素的要求不同,有主次之分,其影响程度不同。见表3-1。
表3-1         产业布局条件的综合评价
产业部门        自然条件  位置交通  科学技术  人口与劳  其它社会自然资源  信息条件  条    件  动力条件  经济条件
第一产业        一般农业城郊农业        +++++       ++       +++      ++++         +++       +++++     +++        +         +++
第二产业        采掘业重型机械中轻型机械农副产品加工高新工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商业饮食其它行业        +       +++++      ++        +++       +++++       +++++      ++        +++       +++++        +++       ++        +++      +++++
注明:表中“+”的多少表示重要程度。

第三章复习思考内容
1、        解释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信息条件等概念。2、简述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3、简述技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4、简述位置、交通条件、信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5、简述人口与劳动力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6、以海南省(或某个区域)为例,说明影响产业分布的主要与次要因素。

[ 本帖最后由 豆棚瓜架 于 2009-5-19 13:2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楼主| ilovewei 发表于 05-11-2 21:15:5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概念:指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衡量指标(总量与人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包括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
(一)资源禀赋
表4-1    资源禀赋表
资源类型        作         用
自然资源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与效益。
经济社会资源        劳动力资源        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资金        是完成各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
        技术        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社会环境        区域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资源配置能力
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
表4-2        资源配置能力
组成成分        作      用
经济体制        影响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
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        直接影响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
企业的组织水平        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产业结构        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三)区位条件
区位:经济活动单位在经济空间(由地理空间、相关经济活动组成)中的位置。
作用:主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与潜力、经济发展推动力的大小。
(四)外部环境
包括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区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背景。
表4-3      外部环境
组成成分        作       用
全国经济发展格局        从宏观的角度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
区际经济关系        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
国际经济背景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机会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的形成、发展,都将引起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二)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两个循环。
发达国家:集聚经济使规模报酬递增引起的循环。
(三)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
乘数作用(原理):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
加速原理:经济增长中消费品的微小增加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增加。
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一)胡佛-费希尔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将经济增长划分为五个“标准阶段次序”:
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
(二)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将经济增长划分为六个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三)中国学者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中国学者将经济增长划分为四个阶段:
待开发(不发育)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
第二节    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一、经济区
(一)概念: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成的经济地域单元。
(二)特征:组织上的同质性;空间上的相对排它性;对外联系的开放性;组合上的层次性。
(三)类型: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综合经济区。
二、经济区划
(一)经济区划概念
(二)经济区划原则: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资源条件的相关性;远景发展方向一致性;适当考虑行政区划的完整性。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
1、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经济区、经济区划等概念。2、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3、您如何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4、您认为经济增长过程需经历哪几个阶段?请举例说明。5、您如何理解经济区划的原则?

第五章  区域的空间组织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
(一)极化效应的主要内容:1、随着北方(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发展,南方(经济欠发达区域)的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2、在国内贸易中,北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3、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
(二)涓滴效应的主要内容:1、北方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2、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二、梯度推移学说
基本观点: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其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三、中心-外围理论
主要观点:在若干个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二者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发展关系。
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1、任何国家都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2、依赖是双向的传递与影响;
3、相互依赖的内容和强度不断地发生变化。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经济行为。
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一)空间相互作用概念: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
(二)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可达性;干扰机会。
二、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关于区域分工的主要理论有:成本学说、要素禀赋学说。
三、区域合作理论
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一、区域经济差异概念
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非均等化现象。
二、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产生正负双重影响。   (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分析
人为地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是有限度的。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持续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
1、解释区域经济联系、空间相互作用、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概念。  2、了解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3、空间相互作用发生须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4、您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
5、您认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
经济全球化:指人类经济活动和某一生产过程、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的过程。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一、技术进步   二、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   三、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   四、国家经济协调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三、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

第六章复习思考题
1、解释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2、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3、分析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的区别与联系。
4、经济全球化有哪些特点?     5、海南省在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应该怎么做?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分析
第一节   汽车工业
一、汽车工业的特征:1、前向关联效益大;2、带动公路、城建等后向关联产业的发展;3、就业容量庞大;4、存在负面外在性。
二、汽车工业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总体水平;2、综合工业水平;3、区域科技发展水平;4、关税等的影响。
三、汽车工业布局变化趋势:1、生产集中化、开发分散化并存;2、集聚效应日趋显著。
第二节   电子工业
一、电子工业全球化特征:1、生产格局的全球化;2、消费市场的全球化。
二、影响电子工业的因素:技术、资本、劳动力、交通等。
第三节   服务业
服务业:
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条件: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替;2、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3、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二、现代服务业的特征:1、经营方式不断创新;2、经营日益国际化、网络化和一体化;3、对外直接投资成为重要形式。
三、国际服务贸易
(一)、基本特点: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同时性;服务生产的公共性。
(二)、布局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区域集团化。

第七章复习思考题
1、解释服务业的概念   2、您认为海南汽车工业将如何发展?   3、分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条件。
4、现代服务业的有什么特征?   5、国际服务贸易有什么特征?  6、分析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布局的主要因素。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影响
第一节   新的国际分工格局
一、北北依赖体系   二、南北依赖体系   三、南南依赖体系   四、东西依赖体系
第二节   全球化与本土化
一、 本土化的内涵
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在生产管理或国际营销过程中为扎根当地市场而迎合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以便使跨国公司成为东道国的组成部分,使外贸营销符合当地文化环境要求。
二、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对立统一    二者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第三节   发展国家的机遇与挑战
一、        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   二、经济全球化与民族经济的关系   三、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对策
二、        四、东南亚金融危机启示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
1、解释本土化的内涵。   2、分析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3、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4、您认为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将如何与国际接轨?    5、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我们中国什么启示?   6、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您认为海南的产业结构应如何调整,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第九章   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一、新产业区研究   二、经济地理研究的社会化   三、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 [br][br]-----------------------------------------[br]【注意此帖】已经奖励用户:原因:奖励很好的资料  用户操作:考元5,  操作者:109336637
板凳
皓月2003 发表于 05-11-10 23:37:5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ff0000>多谢了!</FONT></P><P><FONT color=#ff0000>呵呵</FONT></P>
地板
繁星 发表于 06-1-10 16:43: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正好有用。。。太谢谢了。
5#
qiu_1981 发表于 06-2-13 21:09:48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dd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6#
109336637 发表于 06-3-10 17:4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ilovewei 的帖子

谢谢仁兄的共享
7#
dili 发表于 06-4-11 11:29:36 | 只看该作者

&lt;&lt;经济地理学&gt;&gt;李小建 教案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节 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一)史志描述
1.时期17世纪以前。
2.特点
(1)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
(2) 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
(3)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3.代表性著作
  ◆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汉书》。
  ◆欧洲:斯特拉波的《地理学》。
(二)商业地理研究
  1.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2.特点
  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3.代表性著作
  ◆ 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
  1.概念的提出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二、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特点之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区域差异研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 、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70年代以来)。
  ◆特点之二: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一)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1.区位研究
  ◆代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区位经济论。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
2.区域研究
  (1)区域科学
  ◆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2)其它区域研究
  ◆代表理论:皮鲁的增长极理论,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等。
  ◆特点: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
  3.全球化研究
  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国际地理联合会中的工业、商业、交通地理专门研究组织,均设专题对此加以讨论。英
语国家的一些经济地理教科书也冠以“全球经济”、“世界经济”、“国际经济”之类的书名。
(二)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导致变化的原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
限性,已不能揭示企业的区位原因,更不能揭示“公司帝国”的空间格局及演变。
  ◆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
(三)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1.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时期: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
  ◆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 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行为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
  ◆特点: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4.结构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
  ◆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一)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二)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三)我国学者的相关讨论
(四)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
  (一)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1)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等各相关部分;
  (2)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
  (3)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4)空间尺度,包括各种不同尺度,从小区到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表1.1  欧美学者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注:本表中仅选择曾两次以上再版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仍在使用的部分教材和有影响的著作。
(二)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1.早期的争论
  (1)区域学派
代表人物:巴朗斯基、科洛索夫斯基和萨乌什金。
  学术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地域生产综合体或经济区。研究其形成过程、功能、内部结构、空间形成、内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地理配置规律。
(2)部门统计学派
  代表人物:以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
  学术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的配置。
2.20世纪70年代的新发展
  ◆特点: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生产的地理配置。
  ◆代表性观点:
  研究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地域系统。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地域组织的方法论原理的科学,它的最主要的任务是:研究各经济部门的发展和配置,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经济区划以及自然条件和资源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特色与缺陷
  苏联学者强调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地域生产综合体”、“经济区”、“生产力的配置”、
“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地域组织”等,加强了生产关系和政府的作用,弱化了市场经济本身的
空间结构规律研究。
(三)我国学者的相关讨论
  1.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发展  
(1)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两派观点传入我国,并形成相应的争论。
(2)20世纪60和70年代,中国经济地理工作者根据本身的实践体会,形成了自己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学者的观点也开始引入我国经济地理学术界。
   2.我国学者对经济地理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
  (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其核心是生产的地域布局体系(吴传钧, 1985)。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研究内容是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联系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吴传钧等,1997)。

  (2)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
况、特点以及发展变化和地域分异的规律性。也可以说,经济地理学主要是研究生产分布的
地域系统的一门学科(曹廷藩等, 1991)。
  (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的科学(胡兆量等,
1987)。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李振泉,1992)。
(四)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
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
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
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
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二、学科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具有如下分支学科(图1.2)。
图1.2  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
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范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
环境的关系。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在总结各部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四)公司(企业)地理学
  公司地理学是研究公司空间结构、空间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公司地理学一词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领域包括公司增长的空间研究,公司的空间结构,公司与环境的关系,公司活动与区域发展等。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一) 地理学学科体系
  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科学。
  地理学可划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技术学科。这三个分支学科各又包括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图1.3  地理学学科划分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一)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
  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
  因此,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反过来,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三) 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按照政治经济学观
点,生产关系(国家制度等)和生产力(经济活动)互相影响。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
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学
好经济地理学,应该具有相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理
论。
  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
济区位的变化。因此,经济地理学家必须掌握这些相关技术领域知识,才能提高研究水
平。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我国经济地理学家根据对经济实践的总结,提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欧洲地理学家指出,经济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建立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然而,当代经济学中,经济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来源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未得以解决。而经济地理学家却可在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
  ◆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贫富差异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
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
(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四)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
  地理学始终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经济地理学可以从多角度对建立人地关系理论做出贡献。
(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十分复杂,且对区域和企业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地理学需要从二者的均衡点及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方面,探讨建立有关理论体系。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这方面尚存在许多争议,对这些观点以及公平与效率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对经济地理学为政府决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四)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这种关系,试图找出两者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并服务于实践。
第五节 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
   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一)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
  (二)以可适用理论为主
  (三)反映中国经济地理特色
  (四)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
(一)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
  在内容上,以介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重点,服务于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应用研究。
(二)以可适用理论为主
  在选择经济地理学理论上,着重介绍适用我国目前实际和短期发展的理论和观点。
(三)反映中国经济地理特色
  作为我国的经济地理教材,应积极反映我国经济地理学家的工作,尤其是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的成果。
(四)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
  注重理论方法分析,提供案例练习,分析现有理论方法的不足及继续研究的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首先沿着单区位企业—多区位企业—跨国企业进行企业区位及空间组织分析(第二章至六章)。
  然后从单一企业跳出,研究区域内、区域间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第七章至第九章)。
  接着,从一国内的区域跳出,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第十章至第十二章)。
  最后,介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新近理论研究上的一些观点(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思  考  题
1. 何谓经济地理学?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6. 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7. 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8. 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9. 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10. 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8#
dili 发表于 06-4-11 11:29:5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三节 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四节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五节 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是1882年由W.高次首次提出的。区位在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
  区位同位置不同,既有位,也有区,还有被设计的内涵。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
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理论
  1. 区位理论的定义
  (1)  区位理论
  (2)  区位主体
  (3)  区位理论体系
  2. 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
(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
(2)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 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之间存在如下区别:
  (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
  (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
  (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
  (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
  (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是事先给定或认为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集中、分散、特殊的市场等。
  (7)古典区位理论不考虑或轻视资金、信息、折旧期间、地域文化、决策机制、动态的企业目的以及企业组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都给予充分考虑。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一)区位条件
1. 问题
  为什么人类活动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地球的表面,而是仅仅在局部地点(场所)上进行?
  其原因是,不同的场所并不是能同样地满足人类所从事某项活动的要求,即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
  2. 区位条件的概念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3. 区位条件的特性
  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
  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就某一区位主体而言,对其局部场所(区位)的要求随时间而变,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
(二)区位因子
    1. 概念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2.  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的区别
  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3. 区位因子的分类
    表2.1  区位因子的分类
                       运费因子
                成本因子
                       非运费因子
        经济因子
         
区位因子          收入因子
      
        非经济因子

图2.1  工业区位因子
(转引自坂本英夫,浜谷正人编著.最近的地理学.p.40,图1.13)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
◆  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
◆  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
◆  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的限制
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
             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土地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土地利用可行性更多地取决于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第二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影响机制
  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
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原料按来源可分为初级原料与加工原料,初级原料是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或经人工培育的原料。
  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以及开采成本的差异性,使得处于不同区位的经济活动主体获取它的成本不同,直接影响到原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的原材料型工业的区位选择。
    (二) 原材料对区位的影响机制随着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而变化
  现代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而且原料配合比例以及原料本身的价格变动程度不一,因此原料对区位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些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港口等)越来越显示出其对原材料型工业企业而言的区位优越性。
  现代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活动,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范围。即在全球生产组织与体系中寻求既能满足自身需要,又价格相对低廉并且供应有保证的原材料供应商。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能源分类
  1.一次能源
  为自然界自身存在,可直接利用的能源。
  2.二次能源
  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后的能源。
(二) 影响机制
  能源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要求选择的区位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地。
  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 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
  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区域的能源尤其是电力的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资本的类型
  资本不仅仅指金融资本,也包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
(二) 影响机制
1.固定资本
2.资金
(三) 资本流动与经济区位
  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在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
  因此,就局部地区而言,储蓄并不一定转化为本地区的投资,本地区的投资也可以大大高于本地区的积累。关键是在于是否具有使资本有充分获利机会的区域条件。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劳动力特色
  劳动力是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一部分人口。一般而言,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地区,有 着多种多样的熟练劳动力,对于需要大量劳动力供应的经济活动主体(企业)而言,大城市将比劳动力质、量都受到制约的小城市或农村地带的区位更为有利。
(二) 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的素质越来越多地不是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劳动力的质量。
  普通劳动力的获取越来越容易,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相反,经济活动对高素质的科技劳动力的需求却越来越大,高素质劳动力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
  因此,能够获取高素质科技劳动力的区域,成为最适宜现代经济活动发展与布局的区域。
(三) 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移动也受到一定程度上空间摩擦的制约,因此,事实上即使在一国之内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对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区位产生较大影响。
(四) 劳动力移动
  劳动力的空间移动也对经济活动的  区位选择及其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三节 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性和经济合理性
1.对经济活动持续性的影响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而不同。
2.对经济活动合理性的影响
(1)内部规模经济
(2)外部规模经济
  (二)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 市场战略的重要性  市场战略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方面。
  一般而言,获取超额利润的竞争有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二) 价格竞争与经济区位
1.概念
  价格竞争——以比其它企业低的价格增加销售额而获取超额利润的做法。
2.对经济区位的影响机制
低成本化的实现与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相关联,是便宜的生产要素的获取和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
  通过扩大市场占有率来增强竞争力的经济活动,低成本至关重要,往往趋向于接近生产要素获取低廉地区。
(三) 非价格竞争与经济区位
  非价格竞争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不仅仅注重成本节约,也特别注重收入增加。通过适应各地域市场的不同需求,通过垄断与控制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来达到其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
  企业在区位选择中,更注重高级生产要素的占有。所以,那些智力资源与高科技劳动力资源丰富、信息通达的区域成为经济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不仅有规模之差,更有内容之差,不同的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市场特性往往是由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的特点而引起。在不同的区域,由于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其它不同因素,占首要地位的需求层次往往并不相同。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市场竞争环境
  (二)市场秩序和管理
  (三)市场意识
(一)市场竞争环境
  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政府应保护企业的合理竞争,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以使市场保持相对自由的竞争状态。
(二)市场秩序和管理
  良好的市场秩序是经济活动的激励机制得以发挥的前提。市场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三)市场意识
  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市场的认识是大不相同的,因而经济活动的区位吸引力就存在差异。
第四节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它自然与人文环境等。
  具体地说,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2.“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3.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4.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 政府首先作为一个消费者,政府购买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政府作为消费者表现在:为维系政府管理职能的正常运转,必须拥有政府用建筑物、政府办公用设备以及其它政府所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政府为维系国家安全以及社会治安所产生的设施与装备需求。
  政府对外交往行为以及对外援助所产生的需求。
  政府建设与管理的为公众服务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需求。
  政府的其它需求,例如地震、水灾等灾害发生下的需要以及战争状态下的紧急需求
等。
  (二) 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
  1.政府通过制定规划以及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引导、调节经济活动的空
间区位
  2.在促进国土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政府制定相应的鼓励经济活动在某一地区发展
以及限制经济活动在另一地区发展的规划
  (三)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竟争环境的形成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政府以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发展为原则,增加市
场的开放度,维护市场秩序并加强管理,加强市场的法制环境建设,都将促进经济活动的发
展。
(四) 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
  经济活动区位一般是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的期待收入大于成本所决定的。对于那些成本高、期待收入低于成本的地区,如果政府鼓励其发展,政府给予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客观上起到增加该地区期待收入的作用,当期待收入大于成本时,经济活动就可以在这一地区兴起与发展。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二)环境保护与经济活动区位
(一) 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由于性质以及是否采取了控制性措施的不同,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
(二) 环境保护与经济活动区位
  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和政府对环境的保护政策日益成为经济活动区位选择、区位变迁的重要因素。现代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寻求环境质量良好的区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 可进入性概念
  1.概念 可进入性包括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和社会可进入性。
  2.重要性
(二) 地理可进入性与经济活动区位
  1.概念 地理可进入性系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
  2.地理位置与地理可进入性
  3.距离与地理可进入性
(三) 经济可进入性与经济活动区位
  1.概念
  经济可进入性系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2.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 制度可进入性与经济活动区位
  1.概念
  制度可进入性即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和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2.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五) 社会可进入性与经济活动区位
  1.概念
  社会可进入性是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2.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 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一) 交通的概念
  交通现象一般可具体表述为:“从出发地A到目的地B,通过连接A,B,C,D的交通线,使人或物质产生移动
(二) 交通现象的要素
  1.交通网
  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
  点——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差点、港口、机场等。
  线——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
  2.交通流
  交通流存在着方向性,即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存在着方向。
  交通流可区分为“起终点流”和“区间流”。
  3.地域
  有关交通现象的产生原因、结果以及那些促进与制约交通发展的人口、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也是交通研究的重要因素。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一) 概念
  1.交通网
  一般由基本的点和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2.交通网的特性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一般情况下,密度大、连结度高、通达度好的交通网络是完善的交通网络。

(二) 交通网连结度
  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计算公式如下:
          E
        β= ——  
           V
式中:β——交通网的连结度;
E——交通网中边的数量;
V——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
(三) 通达度
  1.通达指数(accessibility index)
  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由下式计算:
   n
      Ai = ∑Dij  i =1, 2, 3, ... , n
        i=1
式中:Ai——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Dij——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
2.分散指数
  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用D来表示。   
       n  n
     D =∑ ∑Dij (Dij同上式)
       i=1 j=1
  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一) 运费与经济活动区位
  1.运费的构成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
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
  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
2.交通方式与运费的关系
  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连接供给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方式可以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费也随之不同。
3.运费的定价制度
  运费根据定价制度而不同。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运输距离与经济活动区位
  尽管由于交通手段以及交通距离不同,运价不同,但就远距离递减定价而言,在其端点配置经济活动是有利的(图2.11右上)。在现实中,交通手段在途中变化的转运点经常存在,在转运点布局产业一般不需要重新支付装卸费,因此,中间转运点经常是从运费角度来看的最佳区位
(二) 航空运输与经济活动区位
1.经济发展与航空运输的重要性
2.机场产业与机场产业区
思  考  题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
dili 发表于 06-4-11 11:30:0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
第二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第三节 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第四节 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
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二、 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 理论前提
1.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此外,企业经营型农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即合理的)的农业,因此,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
  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
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3.杜能的研究方法
“孤立化的方法”: 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
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
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二) 形成机制
  1.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的生产费;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2.地租曲线
概念: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
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
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三)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1.农业生产方式空间配置的基本原理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
2.杜能圈结构
  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
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
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
(二)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空间结构
(三)纳瓦佛等人的研究
(一) 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
  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水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以
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
(二) 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空间结构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型围绕城区形成四个圈域。北京市郊区也有同样的圈层结构表现。
(三)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
地利用形态,从而验证了微观尺度的杜能圈模式。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一)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二)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一) 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
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
  (1)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
  (2) 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
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
(二)  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五、理论与现实
  (一)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
  (二)杜能理论的其它缺陷
(一) 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
  杜能放宽了“孤立国”的假设条件,首先考察了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城市的影响,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
(二) 杜能理论的其它缺陷
  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
符合;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没有考虑到
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第二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是德国经济学家,他于1909年著书《关于
工业的区位(第一部 区位的纯理论)》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
(一) 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1.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locational factors)及其分类
  ◆概念:区位因子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类型: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
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
◆在区位因子中,还可分出区域性因子,集聚、分散因子。
(2)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
◆概念: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即在区位因子中寻求与所有工业均相关的区域
性因子。
识别一般区位因子的方法:
  第一步,工业产品的生产、分配过程主要成本包含如下方面:               
  布局场所的土地和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
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
  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费;
  物品的运费。
  第二步,在整个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中,一般成本因素如下:
  布局场所的土地费;
  固定资产费;
  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
  劳动成本;
  物品的运费;
  资本的利率;
  固定资产的折旧率。
  第三步,在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以及利率没有区位意义;土地
费(地租)在考虑集聚、分散因素之前认为是一样的,因此不宜作为区域性区位因子;固定资产费主要反映在购入价格上,一般不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因此可以排除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的四种,只剩下以下三种:
  原料、燃料费;
  劳动成本;
  运费。
第四步,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以及运费是三个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
  第五步,出于理论研究和便于处理,可将原料、燃料价格的地区差异用运费差异来替代,这样,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分别为运费和劳动费。
2.理论前提与构建步骤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定条件基础上的: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
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阶段: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第二阶段: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
偏移。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
次偏移。
(二) 运费指向论
  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
1.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
  原料分类:
  标准:原料空间分布状况;原料生产时的质量转换状况。
  分类:
    遍在原料
        原材料
      纯原料
    局地原料
      损重原料
原料指数:产品质量与局地原料质量之比。
     局地原料质量(Wm)
◆原料指数(Mi)=
      产品质量(Wp)

    局地原料质量+产品质量  局地原料质量
◆ 区位质量=     =     + 1
     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
   
  = 原料指数 + 1   

2.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3.综合等费用线
◆概念1: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
◆概念2: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1.概念
  劳动费——指每单位质量产品的工资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
  2.韦伯劳动费指向论的思路
3.劳动费指向的判断指标
  指标1:劳动费指数
  ◆概念:每单位质量产品的平均劳动。
  ◆标准:如果劳动费用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指标2:劳动系数
  ◆概念:每单位区位质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
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质量
  ◆标准: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进一步也可以说劳动系数越高,工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4.劳动费指向的影响因素
  ◆结论: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一是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通过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二是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四) 集聚指向论
  1.概念
  ◆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分散因子——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2.集聚的类型
  ◆纯粹集聚——集聚因子的必然归属的结果,即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
  ◆偶然集聚——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工业集中。
3.集聚因子的作用形态
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
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
4.分散因子的作用
  分散因子的作用是集聚结果所产生的,可以说是集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方
式和强度与集聚的大小有关。其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
  5.集聚指向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
  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6.集聚指向的判断
  ◆指标:加工系数
加工系数=单位区位质量的加工价值
  ◆标准:加工系数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一)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二)劳动费指向论的应用
(三)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一) 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依据原料指数将工业分为如下三种类型,据此可判断其区位倾向。
  1.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
  2.原料指数比1小的工业
  3.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的工业
(二) 劳动费指向论的应用
  韦伯测定了当时德国机械、金属和运输机械工业的劳动费指向程度。纺织业和精密机械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性产业。一般向都市周边和农村地域分散的工业大都是劳动系数高或对集聚利益要求不高的行业。
(三) 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工业由分散走向集聚,再由集聚趋于分散已成为工业区位空间运动的一个规律。
  “二战”后,日本“三湾一海”形成了高度密集的重化学工业集聚带。20世纪70年代后,
这种集聚有所缓和,特别是京滨工业地带的临海部工业的集聚出现停止。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1)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
区位理论体系。
  (2)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3)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五、理论与现实
  韦伯工业区位论中有不少假定(如运费构成,完全竞争条件)与现实存在距离,同
时,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以及政策因素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因而降低了其现实有效性。
10#
dili 发表于 06-4-11 11:30:1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2

第三节 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一) 区位与市场地域
  1.基本问题
在假定原料的价格和分布地以及市场的位置已知的条件下,生产在哪里进行的
问题。
  在生产地、竞争条件、工厂费用和运费率已知的情况下,价格如何影响生产者
的产品销售地域范围。
2.区位对市场地域大小的影响
  ◆问题:假定有一直线市场,只有两个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如何划定其市场地域界线。
  ◆分析与结论:在某地的价格如果等于生产地价格加上到消费地的运费,那么该地方价格将随着离生产地的距离增加,在所有的方向都会同样增加。地方价格高低呈漏斗状。在这些漏斗相交的地点,价格相等,而与购入地无关。这样等竞争线可看作是两个漏斗相交部在平面上的投影线。
(二) 运费与区位理论
  1.基本问题
  在原料的价格、分布地和市场已知的条件下,如何选择生产区位。
  2.分析工具及思路
  等费用线、等送达价格线、等距离线、等时间线、等商品费用线和等运送费线等。运费率与等费用线间的关系。
  3.分析模型及结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一) 运费结构与运输方式
1.运费结构
2.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关系

3.胡佛的运输费用理论的意义
  对运费的结构分析,提出了随距离的变化呈递减趋势的途中运输费用和与距离
变化无关的场站作业费用,区位布局要尽量避免原料和产品的多次中转。
  按照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可以通过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费等等。
(二) 送达价格与市场地域
  1.采掘工业的市场地域
  ◆问题:在资源分布地已知的条件下,如何决定采掘工业的生产地供给市场地域。
  ◆分析工具:送达价格——是采掘费和运的和。该值可由从生产地向外呈放射状的等送达
价格线来表示。
  ◆分析思路:消费者是从最低送达价格的供给地购买商品。这样两个生产者的市场地域的界线就是以两个供给地为中心的送达价格相同地点的连线。
2.制造业产品的市场地域
  制造业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如果生产费减少,那么,即使消费地不断地远离生产地,边界线也会呈下降的趋势。由于规模经济产生的报酬递增或远距离运费递减带来了产出量的增加,使得独立的生产者数量减少,生产者的市场地域在扩大。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一) 基本思想
  (二) 研究问题
  相互依存区位论主要是研究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均衡状态的形成过程。探讨在直线市场条件下,存在两个竞争企业时,区位与市场地域的关系。
(三)霍特林模式
◆问题:假定相互竞争的两个冰淇淋销售者向沿海岸均等分布的顾客供给相同的产品,各顾客每单位时间内购买一个冰淇淋。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销售者从占有市场的角度,如何在海岸布局。
  ◆假定前提:
  消费者在空间上均等地分布;
  对于产品需求是无限的而且是非弹性的;
  生产费在所有的区位都均等;
  产品的运费率在所有的区位都相等;
  生产者按照工厂生产价格销售,从工厂到消费者的运费由消费者支付。
  ◆分析与结论。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一) 基本观点
  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二) 假定条件
  第一,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
  第二,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
  第三,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
  第四,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三)市场区位模型
  廖什以农户生产和销售啤酒为例,研究市场区及其体系的形成规律和空间形式。
(四) 廖什理论的特点
  廖什最大利润区位论的市场是蜂窝状的正六边形“面”状市场。在垄断竞争情况下,首先着眼于确定均衡价格和销售量,即平均生产费用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再通过此来确定市场地域均衡时的面积和形状。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一) 分析工具  
输送投入(transport input)——指 单位质量移动单位距离的必要投入。
输送投入与资本、土地、劳动投入及企业经营者能力等生产要素具有类似性,都是按照利润最大化原理投入。但输送投入意味着空间变量的增加,运费是其投入 的价格。
(二) 分析思路
  艾萨德区位指向理论的特点是运用替代原理分析区位均衡。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一) 问题
需求因子、影响区位的企业间相互依存的作用对企业区位的影响。
(二) 结论
  结论1:在无限的需求弹性下,所有的生产者可能在消费地进行。这是由于运费造
成的价格增加会使总需求减少。这种观点与霍特林的两生产者集中于市场中心是明显不同的。
  结论2:企业在价格和区位上越是竞争,价格就变得越低,区位就越相互接近。相反,如果企业在价格和区位上是非竞争的、垄断的,那么区位选择相互分散。同时,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越是弹性的,生产也越趋于分散。
(三) 其它区位因子的作用
  ◆因子分类:格林哈特把区位因子分为运费、加工费、需求因子、费用减少因子和收入增大因子等。
  ◆运费因子的作用。
  ◆加工费因子的作用。
  ◆费用减少因子和收入增大因子的作用。
第四节 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问题:经济人与满意人。
  传统经济区位理论的观点: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经济人,即完全掌握了环境的一切信息,并且具有稳定地、正确地选择所有事物的能力的人。
  ◆现实: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满意人。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一) 研究思路与基本原理
  在工业区位论研究中,韦伯引入了空间费用曲线,廖什导入了空间收入曲线,如果把这两条曲线结合,就能够画出收入的空间界限,通过收入的空间边界分析就可找到“最佳区位”、“接近最佳区位”或者“次最佳区位”,这是史密斯区位理论的核心。

  史密斯区位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他的这一原理是通过空间费用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的。
  结论1:总收入和总费用的空间变化能够形成利润最大的最佳区位。与此同时,也可形成空间界限,即超过此界限就不可能得到利润。在空间界限内如果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话,企业可自由布局。
  结论2:空间的费用和收入也能够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形态,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即费用或收入的空间变化大),工业越集中;相反,则表现出分散的倾向。
(三)企业家对区位的影响
  企业家的经营手段不同可造成区位模型的变化。
(四) 政府政策对区位的影响
  因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可造成的区位变化。
图3.31 政府作用与收益性空间界限区位模型的变化
(五) 其它非经济因素对区位的影响
  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边界理论也认为,尽管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企业家在决定工厂区位时,还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二、普雷特的行为矩阵
  (一) 基本观点
  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人类的决策结果。区位决策是决策者在占有或多或少信息量的基础上,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加工后的决定。那么,进行怎样的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二)行为矩阵与区位选择
图3.32 行为矩阵和收益性空间界限
(三)行为变化与区位选择
图3.33 行为矩阵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思  考  题
  1.概念题:
  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
  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11.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12.简述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13.简述胡佛的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4.简述区位相互依存学派的基本思想。
  15.简述霍特林模式。
  16.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17.分析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方法特点。
18.简述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19.简述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20.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21.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4 16:44 , Processed in 0.21738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