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8 人大1999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100分)
一、选择题(多选)
1、城市建设用地考虑防洪标准为
A、100年一遇 B、50年一遇
C、20年一遇 D10年一遇
2、下列指标中哪些是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关城市建设的标准和定额指标
A、人均居住面积 B、城市总人口数
C、建设密度和容积率 D城市用地规划
3、影响城市用地的地质要素主要包括
A、工程地质 B、水文地质
C、地震 D、地貌
4、风象包括___和_____两个方面
A.风向 B.风频
C.静风 D.风速
5.由于各种特殊条件在城市中形成的局地环流风,如主要因地形条件形成的____,因海陆位置形成的_____,和热岛形成的_____
A.城郊风 B.海风
C.海陆风 D.山谷风
6.自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各种管线的次序为
A.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煤气,热力,给水,雨水管,污水
B.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热力,煤气,给水,污水,雨水管
C.电力电缆,给水,污水,煤气,雨水管,热力
D.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煤气,给水,污水,雨水管,热力
7.我国城市按人口规模分为四类:特大城市,大声调,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指出大城市人口规模为
A.100万以上 B.50万至100
C.20万至50万 D.20万以下
8.城市总体规划基本内容包括
A.研究城市发展依据,包括城市发展方向,性质和规模
B研究城市发展布局,包括城市布局形势,用地结构和功能分区
C.研究城市各项专业工程问题
D.研究城市人口发展规划
E.研究城市土地利用方向
9.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区内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_____制度
A.设计任务书 B.建设用地规模许可证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施工许可证
10.《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房地产开发执行城市规划的要求是( )。
A、必须严格执行 B、应当执行
C、可以执行 D、必须执行
11、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由( )部门负责。
A、建设 B、房地管理
C、城市规划行政主管 D、土地管理
12、居住区建设综合配套中相关的公建配套设施有( )
A、中小学校 B、商业服务网点
C、消防 D、托儿所、 幼儿园 E、绿化
二、填空
1、城市对外交通警是指以( )为基点与( )相联系的各种运输方式的总称,主要包括( )、( )、( )、( )。
2、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形式主要有( )、( )和( )。
3、城市道路一般可分为( )、( )、( )三类。
城市总体规划一般要确定的内容包括城市性质、城市规模、( )、( )和城市功能分区。
5、《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要符合( ),服从( )。
6、我国城市建设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配套建设原则。
7、城市规划区内建设工程的( )和( ),必须符合城市规划,( )报请批准时,必须附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的( )。
8、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和年度建设用计划。
9、城市居住区用地组成主要包括( )、( )、( )、( )和其他用地。
10、影响居住区建设造价高低的主要费用是( ),其次是( )。
三、简答题
1、简述现代城市规划史上有关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三个主要文件。
2、什么是城市人口构成?研究城市人口规模有何意义?
3、城市用地选择应遵循什么原则?
4、简述城市工业 用地布置的基本要求?
5、简述影响住宅建筑经济性和用地经济性的主要因素?
四、论述题
1、试述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应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24分)
2、试述城市规划与房地开发的关系。(24分)
人大2000硕士入学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雅典宪章
2.城市人口
3.工业区
4.城市规划
5.容积率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城市的含义与特征。
2.城市规划的层次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3.城市对外交通的含义及综合布局的原则?
4.什么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及其基本原则?
5.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的作用与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城市性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试述城市规划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9 中山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人文地理学)
一、概念辨析(8分X5)
1. 文化区与文化整合
2. 规模经济效应与乘数效应
3. 人文地理学中的实证主义思潮与行为主义思潮
4. 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
5. 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
二、简答题(20分X4)
1. 谈谈你对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及其应用价值的看法
2. 你如何理解“以人为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3. 简述人类历史发展中各个阶段能源和工具的进步及其对人地关系发展的作用
4. 试评述增长极模式及其对区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义和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问答题(30分)
欲对家乡社会经济变革中出现的文化变迁进行调查研,请试就目的、方法、内容写出调查方案。
中山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地理学概论
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问答题(每题10分)
1.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特点
2. 简述现代农业的特点
3. 简述我国7大方言的地理分布
4. 简述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5. 简述我国旅游地主要类型
中山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地理学
专业:人文地理学
一、 概念辨析(每题6分,共30分)
1.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2. 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城市经济区
3.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4.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地方化
5. 市场区位与门槛人口
二、 问答题(每题10分,工50分)
1. 简述城市产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2. 与旧国际劳动分工比较,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背景和特点有何不同
3. 试述产业高层次化的基本趋势
4. 试述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对扩散的时间—空间过程的影响
5. 评述核心—外围模式
三、 设计题(20分)
拟在某一地区开展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需要完成《产业空间组织的自然条件评价》专题,就该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和方法手段,完成研究大纲的设计。
中山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地理学
专业:人文地理学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农业地域专业化
2. 核心—边缘模式
3. 区域比较优势
4. 经济全球化
5. 城市经济区
6. 区位决策
二、 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试述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简述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区域规划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3. 评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以及两类研究方法结合的重要性。
三、 分析、设计题
1. 依据人口转移理论,利用表一(为1949年—1998年中国的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提供的数据,分析
(1)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变化的特点
(2)这一变化特点对我国未来人口结构的主要影响
2. 拟用半年时间进行某县“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项目,制定出简明的工作方案
四、 论述(20分)
论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协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理论依据。
中山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地理学概论
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7. 文化景观
8. 地理学
9. 聚落
10. 形式文化区
4.我国规定,可以设市的城镇聚集人口是( )
A 5万以上
B 8万以上
C 10万以上
D 12万以上
5.世界三大宗教是( )
A佛教、儒教、基督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C犹太教、佛教、伊斯兰教
D道教、基督教、佛教
6.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引入地理学的三种理论方法是( )
A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B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
C结构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
D人本主义、结构主义、经验主义
三、 简答题
2. 简述城市小气候的特点(8分)
4.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6分)
5. 简述旅游与环境的关系(9分)
6. 简述影响国家权利的主要因素(11分)
中山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试题(人文地理学)
一、概念辨析(每题12分,共60分)
1、城市基本活动与非基本活动
2、收益递增与收益递减
3、福特制生产(刚性生产)与弹性生产
4、激进地理学与福利地理学
5、自然保护区与国家森林公园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评述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2、简述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3、谈谈你对女权运动、绿色运动、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
4、简述冷战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点。
三、设计题(30分)
对一个你所熟悉的区域进行区域发展战略设计。
山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考研试题(3237.my163.com)
2000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地壳,层理,露点,潜水,羊背石,准平原,土壤肥力,生境,自然地理环境,土地结构
二.如何利用地层接触关系分析法确定地壳运动?
三.分析气候形成的因素?
四.分析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五.阐明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六.阐明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七.分析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999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褶皱,大陆度,径流系数,基座阶地,种群,风城,生态系统,土地,土壤质地,自然区划
二.如何根据沉积岩的构造分析其沉积环境?
三.阐明泥沙流沿海岸移动形成的海积地貌。
四.我国褐土的地理分布、形成条件、特点、性状。
五.阐明陆地生态系统的垂直地带性并举例。
六.研究近代气候变化用哪些方法?试分析近代气候变化的原因?
七.分析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1998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 名词解释:倒转褶曲,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地转偏向力,锋,天赤道,河川正常径流量,坡立谷,基座阶地,生态系统
二. 1、物按本源和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2、 谓岩相和岩物分析?岩相分析的目的何在?
3、 述降水的三个基本类型及形成条件?
4、 为地下水的总矿化度?根据矿化度大小、地下水可分为哪几类?其值是多少?
5、 根据物质组成、海岸的哪些类型并举例说明?
6、 简述我国的棕壤的地理分布及成士条件?
三、1.研究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三个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迁,在研究方法上有何不同?
2.试分析我国土地资源质量日趋不降退化和恶化方面的主要问题?
3.举例说明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
一、岩相 天赤道 大气环境 经流模数 雅丹 生态系统 土地结构 鼓 土壤资源 板块
二、简述地球积和质量的地理意义?
简述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何谓水期?以阿尔卑斯的山地区为例,第四纪由 可划分为哪几类型?
湖泊生态系统沿岸带向湖同划分为哪些植物群落带?
三、综合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分析引起世界气候正常的原因和它的规律?
说明河流阶地按物质组成和结构划分的三种类型(并用图表示)分析河流阶地形成原因?
分析我国东部(W120 )由北而南森林植被和土壤的纬的分布
科里奥力 假整合 暖锋 海蚀台 河漫滩 河网密度 持续发展 凋萎系数 生活型
二、在自然土部面中基本层次有哪些?图示一个良好的剖面?
简述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如何保证两大功能的畅道“
什么叫准平?目前在地貌上如何表现?
模块构造的三种类型?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哪几类?简要说明?
1997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三. 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分析?
四. 岩溶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影响岩溶作用的主要条件?
五. 垂直带谱?试分析影响垂直带谱性质和类型的主要条件?
六. 举例说明土壤、植被的纬向地带性分布?
1993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四、名词解释
章动 、地盾、纬向构造体系、极锋、山麓冰川、土壤肥力、粘化过程、植物层片、logistic groth 方程、生态型
五、简答
1. 按照地质力学学说,简述扭动构造体系?
2. 波浪从深水区进入海岸带会发出什么变化?
3. 说明空气运动与惯性离心力的关系?
4. 简述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5. 草甸、草原、稀树草原、的异同?
六、综合题
1. 以中国东南部森林区为例,阐明土壤植被分布规律性?
2. 谈谈你对综合自然区划的认识?
3. 试述地貌发育的因素?
4. 如何进行土壤、植被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
2004同济研究生考题(全)
城市规划原理:(10*9)
1。简述划分居住区各类用地的一般规定?
2。城市居住区规划中可以进行那些生态方面的考虑?
3。简述城市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
4。简述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
5。简述增长极核理论及对我国区域开发的指导作用。
6。简述规划中对区域城市建设条件评价的内容。
7。简述元大都在规划中那些方面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思想。
8。简述意大利中世纪城市建设特征。
9。简述历史保护与旧城更新的异同。
(20*3)
10。分析我国目前居住区规划建设中公共空间的建设存在的负面影响(可举例说明)。
11。通过实例阐述如何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控制的关系。
12。阐述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组成及特征。
道交与工程
一、填空(每空2`,共20分)
1、大城市的铁路客运站应设置在_____,铁路编组站设在_____。
2、已知公交路线长**千米,运送速度_____,运营速度_____,公交车配车数_____,问发
车频率为_____
3、不设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冲突点个数为_____
4、反向曲线间直线段长度应为_____
5、环交交织角宜小,通常取值范围_____
6、已知方格路网边长**,问路网密度_____
7、一条自行车车道宽_____,通行能力_____
8、已知人口规模**,该市公交保有量_____
二、名词解释(4*10)
绿信比
视距三角形
TOD
公交运载能力
线网等级结构
交织段
交织段长度
回头曲线
道路服务水平
渠化交通
三、简答(7+8)
1、某小区距市中心8千米,运送速度16千米每小时,站距600米,平均候车时间5分钟,步
行速度**,问从该小区到市中心的出行时耗控制范围,怎样改进公交的组织?
2、分析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通过那些规划措施鼓动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和自行车
?
四、分析(25)
如图某中等旅游城市位于某特大城市(东)和著名风景区(西)之间,分析其路网布局(
有图)
五、简答(5*6)
1、一次送电、高压配电、低压配电的电压分别是多少,城网变压层次有何要求?
2、我国常用气种及对应的气源设施。
3、我国华北地区的缺水类型主要是?措施?
4、城市旧合流制改进方法
5、人口**万的城市防洪标准,地震基本烈度的依据,消防站服务范围、建筑内消防通道的
净宽和净高,战时留城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6、管线综合中常见工程管线的类型,管线避让原则
六、分析(20)
某市基础设施规划图
1、指出图中基础设施的错误及原因,提出改正措施并在图中标出建议位置
2、人口**万,防洪标准等级
3、根据交通、环保、环境和基础设施要求,说明图中工业区-1、-2分别适宜设置的工业类
型,限制设置类型,禁止设置类型
pku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地理学
一、 简要回答题(计40分,每题5分):
1。区位与区位条件
2。地理扩散规律
3。地理滞后效应
4。中心地
5。门对门运输
6。工业垂直联系
7。交易费用
8。集中型产业
二、 论述题(计60分,每题15分):
1。根据对本专业文献的阅读理解,简述对我国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的看法。
2。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解释与分析产业国际转移现象。
3。论述决策者行为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4。举例分析企业家对城市或区域发展的意义。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原理
一、 说明以下名词的基本内涵:(5 X 8 = 40)
1。邻里单位
2。容积率
3。建成区
4。城市用地选择
5。切块设市
6。过度城市化
7。B/N比
8。World City
二、 问答题(每题20分,任选3题,多选无效)
1。在确定城市性质和人口规模时,为什么\"不能就城市论城市\"?(10分)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采用劳动平衡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难点是什么?当前如何解决城市人
口预测问题?(10分)
2。在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后,我国的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那些变化
?为什么?
3.航空港(大型机场)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10分)你对利用空港周围地区进行产业
开发有何看法?(10分)
4.请你评述我国现行的城市发展方针。
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地理学
一、 名词解释(每题8分):
1。城市型工业
2。信息技术产业
3。香港的城市性质与城市功能
4。城市的门户位置与城市的中心位置
5。第九个五年计划的七个经济区域
二、 回答题(每题15分):
1.垂直地带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分别说明杜能圈与逆杜能圈的形成机制。
3.南昆铁路对我国区域开发的影响。
4.试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环境条件。
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原理
一、 名词解释(必答,每题5分):
1。低度城市化
2。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
3。邻里单位
4。带眷系数法
5。都市连绵区
6。港口岸线分配规则
7。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
8。城市公共设施(概念与分类)
二、 必答题(每题15分):
1. 我国城市化水平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 根据我国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论述城市规划为什么不是单纯的物质实体规划?
三、选择回答题(在以下4题中任选2题,每题15分):
1.试论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一般特征。
2.分别阐述在以下气候条件下:(1)全年有两个风向相反的盛行风向;(2)以静风为
主;(3)盛行风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城市工业如何布置才能有效减轻对居住区的污染?
3. 你认为当前对我国城市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规划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
4. 目前长江沿岸有不下30个设市城市,请你从上游到下游写出其中15个沿长江干流分
布的城市名。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 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自然地理环境
2. 河流水情要素
3. 湿润系数
4. 气团
5. 生物的指示现象
二、 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 基岩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3.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4. 流域特征及其对河流的作用
5. 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
三、 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柯本的气候类型及其划分原则、标准与方法
2. 风化作用类型及其机理
3. 论生态系统的功能
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与\"中国自然地理\"
一、 名词解释与地理界线:(单、双题各任选5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2。季风气候区的界线
3.自然区划 4。内外流域分界线
5.景观 6。华北地区与相邻地区的分界线
7.相、限区、地方 8。干燥度
9.综合剖面法 10。对马暖流
11.土地诊断指标 12。三北防护林体系
二、 简答:(1--3任选2题,4--6任选2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 概述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类型
2. 区域研究和类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3. 举例说明土地评价的种类(至少3种)
4.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5. 举例说明土壤、植被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之间的关系
6. 我国沿海的潮汐类型和潮波系统
三、 综合题:(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 论述\"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以及自然地理工作者在土地科学领域
应起的作用
2. 谈谈你所理解的\"可持续发展\"要点,试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3. 就\"南水北调\"谈谈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及区域效应
4. 以中国一条旅游热线为例,分析其资源结构及环境影响,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 概念解释(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地球表层
2. 沉积物的主要类型
3. 热量带
4. 水位与流量
5. 土壤氧化还原作用
6. 生态因素、生境与处境
二、 简述题(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2.新构造运动的地貌表现
3.三角洲的类型及其特征
4.降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5.土壤的基本特点、功能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自然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大势及其对农业分布的意义
3.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学\"与\"中国自然地理学\"
一、 名词解释(单双题各任选5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 自然综合体 2。变性极地大陆气团
3.综合剖面图 4。第一河源带
5。景观的\"省性\" 6。台湾暖流
7。土地评价 8。活跃生长期
9。地域系统研究法 10。海洋空间资源
11。垂直地带性 12。紫色盆地
二、 简答(1-3任选2题,4-6任选2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 例释土地分异的主导因素。
2. 自然区划工作的生产实践应用(举例说明)。
3. 土地分级与土地分类的差别与联系。
4. 青藏高原土壤植被的复合式分布规律。
5. 第四纪我国境内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6. 举例说明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三、综合题(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以1998年我国洪水灾害为例,论述\"可持续发展论\"的地理学原理。
2.以1998年我国洪水灾害为例,试论\"人-地关系\"之我见。
3.试析1998年长江流域重大洪水灾害的成因及今后的减灾对策。
4.试析我国风景地貌的旅游价值(举例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