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笔记 张成福 党秀云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ndingding 发表于 06-4-18 16: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 公共管理导论
1.1 公共管理的意义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的绩效和公共服务的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2.公共管理的性质
a.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b.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强调多元理性,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并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
  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
c.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d.公共管理以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e.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3..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
a.它包括一般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职能,以代替讨论社会价值以及官僚和民主的冲突;
b.对经济和效率标准认同的工具取向,以替代公平、回应或政治特色;
c.以对中层管理者的实用关注,以取代政治或政策精英的观点;
d.倾向于视管理为类同管理,或者至少使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管理差异极小化,而不是夸大他们的差异;
e.向关注组织内部运作那样的理性态度,关注组织的外部环境,而不过分关注法律、制度和政治过程;
f.与科学管理传统的强有力的思辨联系,而不是与政治学或社会学紧密关联。


1.2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途径
1.公共管理学兴起的学科和时代背景
A.学科背景:
a.1900-1926 政治和行政二分法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关注的是研究如何有效的运用资源以执行政策。
b.1927-1937 行政原则  强调一些科学的行政原则的存在,行政人员一旦学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就可以成为专家。这些原则可以不考虑        
  环境之因素而适用于任何地方,pdsdcorb就是行政原则的最佳体现。
c.二战以后 公共行政即政治学 这时期的公共行政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而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对改进公共行政实务的助益不多。
  正如亨利所言,形成了有“公共而无行政”,对公共管理者的知能的研究与培养,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建树。
d.1960-70年代起 公共行政即管理学 提出了公共管理的三个核心要素:政策管理、资源管理、方案管理。这一时期的公共管理是建   
  立在以下三种假设之下:第一,公共行政和私部门的行政没有本质的区别;第二,强调一般管理,或类同管理;第三,企业绩效优
  于政府绩效,而主张师法企业,提高政府的绩效。
B.时代背景
a.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之不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受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观点的影响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职能急剧扩张,政府规模不断扩大,政府角色不断膨胀。政府虽然管的事情很多,但是社会问题却同样层出不穷,因而引发了人民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怀疑,政府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
b.经济因素和财政压力。
   工业化国家向福利国家的发展,政府支出不断增加,这对政府的财政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国际经济的自由趋势所造成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剧,对各国政府均造成巨大的改革压力,因此,通过改革政府以缓解财政经济压力便成为一个可行的手段。
c.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
社会的进步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传统的政府功能确实力不从心,加上官僚体系本身的诸多弊病,这些多引发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在此情况下,让公共服务回归社会、市场的呼声日盛,因此,缩小政府职能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
d.新右派学说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
    针对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政府的弊病,以公共选择为代表的新右派对此进行不断的抨击,他们认为政府失灵不亚于市场失灵,强调市场机制,主张将政府的角色、功能和规模缩小,主张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服务。正是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公共行政求助于市场或者类似市场的解决之道,几乎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

2.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
A.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也称为公共政策途径,导源于20世纪70年代,公共政策途径的公共管理有
  三个基本的共识(1)视公共管理为公共政策分析的互补之物,成为教学课程的两大方向;(2)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物的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3)以高层管理者
  特别是政治性任命官员为教学和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B.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也称为企业管理途径,兼采案例研究和量化研究作为教学研究的方法,比
  比较重视学术的研究和理论的构建,长于从不同的学术领域中吸取有用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以具备文官资格的公共管理者为主要的教学研究对象。

C.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与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的异同
        课程设计        与公共和私人组织的差异        与公共行政的关系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因循商业学院的传统        不强调二者的差异性        企图与其合流        重视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是过程取向的        量化分析
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因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        凸现公共组织的特殊性        企图摆脱公共行政,成为一个独立的管理领域        政策与政治问题        个案研究
学者波兹曼(Bozeman)对二者提出更深入的看法:
(1)P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一心想要划清与传统公共行政的关系;而B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与行政学者有较密切的关系和相似理念。
(2)P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认为公司部门管理有别;者不认为公司部门的管理有什么质的差异,他们主张将企业管理的概念与工具运用于公共部门的管理上。
(3)P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几乎完全依赖案例研究为获取知识的工具,B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则把案例研究和量化研究两者作为教学研究的方法。
(4)P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擅长与个案的处理与分析;B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比较重视学术的研究与理论的建构,擅长从不同的学术领域中吸取有用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5)P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以高层管理者,特别是政治性任命人员为主要教学研究对象;B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则以具备文官资格的公共管理者作为主要教学研究对象。
3.公共管理学的特质
(1)公共管理基本上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是介于企业管理和公共行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公共管理在“什么”和“为何”层面上是沿袭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而在“如何”的层面上沿袭企业管理。
(2)公共管理是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但是并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
(3)公共管理注重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任何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解决两大问题,内部或技术性问题、外部或整合性问题。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的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和责任。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和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借用了
     许多理论和方法。
     总之,现阶段公共管理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一方面建构理论,一方面兼顾实际。


1.3 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一)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a.公共管理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在本质上是国家的活动。公共管理不可避免的包括政治权威的作用(也存在着非权威的作用)。公共管理的主体乃为政府。波兹曼认为公共管理就是政治权威的管理,这说明了公共管理的本质。政府虽然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但也是政治权威的执行者,所以许多公共管理活动本身就有强制性,当人民违反法令的事情发生时,其便可以在职权范围内依法予以处理,而其他组织不拘有这种公权力。
b.私人部门或组织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权威的行使,但这种权威是市场的权威或经济的权威。这种权威非制度与法律所授予,而是来自经济性的市场力量,这种权威往往不能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二)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a.公共管理是在民主宪政的框架下进行的,在民主宪政国家,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割裂的。政府部门虽然较重视层级节制的权威,但大多数情况下,它仍然处于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的环境中,因此,公共管理的过程充满了政治气氛,公共管理的自主性受到影响。
b.私人部门的管理,固然也受到各种权威以及政治环境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与公共管理不可比拟,因而,私人部门管理有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a.公共利益而言,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与私人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公共管理应当将公共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当代公共管理的一个核心议题就是如何保证政府及其管理者能够代表并回应公共的利益。
b.相反,私人组织和部门往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经济利润不仅仅是其管理的底线,而且往往被视为具有积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当然,私人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能损害社会中其他人的权益和利益。
(四)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a.政府部门可以依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行政行为,但是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受到法的支配,这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实管理中政府拥有广大的自由裁量权,并发展有“行政保留权”,但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核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b.对于私领域的管理,相比较于公共管理的严格受法支配而言,其更多遵循的是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拥有高度的管理裁量权,其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交易活动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思而为之。
(五)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市场是现代社会的两大控制体系,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一个重要区别之处就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区别与差异。与企业组织不同,政府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往往面对的不是自由、竞争性的市场。具体而言,这种差异表现在:
1.垄断与市场
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有竞争者;而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往往是只有一家,因此公共部门通常缺乏竞争的压力。
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
政府部门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些产品和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而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为私人产品,是可以分割和排他的,价格也是可以衡量的。
3.自由与依赖
消费者在购买私人产品时,可以自由选择;而公共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公民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
4.利润与支持
私人部门大都以利润为导向,而利润的多少取决于顾客的满意,顾客导向很容易成为其经营目标;而政府往往缺乏服务的动机。
(六)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a.公共部门处在各种社会力量作用的中心,公共管理事实上也承担着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的职责。在这个利益和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政府往往需要在多元的、甚至是冲突的利益和价值之间做出平衡和选择。因此,政府治理中的理性往往是多元理性,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利益和价值的平衡。
b.私人部门的管理,因为它的组织属性和职能有限,所以造成的社会影响面较小,不易形成整体社会作用,因而其管理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考虑,通常不顾及或少顾及其他理性的考虑。


1.4 新公共管理
1.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管理是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和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2.新公共管理的特征
著名公共管理学家胡德(C.Hood)归纳出了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
1.即时的专业管理。这意味着让公共管理者管理并承担责任。
2.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管理的目标必须明确,绩效目标能被确立并加以衡量。
3.强调产出控制。用项目与绩效预算取代传统的预算,重视实际成果甚于重视程序。
4.转向部门分权。打破公共部门的本位主义,破除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藩篱,建构网络性组织。
5.转向竞争机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务品质。
6.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
7.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1.5 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
1.公共管理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
       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变的时代,新的社会必然要求新的政府治理形态,自20世纪末兴起的全世界范围的政府再造,正是对新时代变革的回应。
       政府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治理者和管理者。但是环顾四周,政府治理的环境将变得更为动荡、更为复杂,公共管理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认识这些挑战,有助于我们理解政府作为治理者的责任和使命。
(一)关于回应维持宪政秩序和政府稳定的问题
安全与秩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对当代政府治理而言,良好的宪政秩序是基本的前提和基础,对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国家竞争力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近些年的情况表明,当政府不能履行其基本职能时,随之而来的危机便会加重。环顾四周,一些政府崩溃和宪政秩序的丧失国家正处于人类最严重的灾难之中。导致宪政秩序丧失的原因是多样的,如政府丧失合法性、腐败、贪婪、内战、外国势力介入、宗教冲突等,在未来这些问题仍然不可能消失。因此,如何防止政府崩溃,建立和发展宪政秩序并实现良好的政府治理便成为公共管理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关于如何在公共管理领域维系并发展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问题
政府治理决非是一个工具棗理性价值的追求问题。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使命在于要扮演执行与捍卫民主宪政的角色,也就是说它要致力于发展、弘扬民主治理过程的合法性;同时,公共管理有责任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尽管这些价值之间可能是冲突的。公共管理对民主宪政基本价值的回应和落实,关系到政府治理的合法性,关系到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也关系到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合法性。因此,我们必须考虑这些基本价值的捍卫问题,否则,公共管理将成为缺乏灵魂的盲动,甚至可能成为暴政的工具。
(三)关于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以促进政府治理的有效性问题
政府与市场作为控制社会的两大力量,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与市场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过分强调任何一方的作用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两者应该有机的配合和协调起来。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抛弃意识形态的偏见,发展公域和私域的对话和沟通,平衡二者的作用。
(四)关于回应全球化的挑战问题
在过去20年间,公共管理一直受到日益发展的复杂的全球化环境的影响,现代地方治理已经变成一个管理全球和地方相互依赖关系的过程。在全球化的时代,政府仍然拥有各自的管辖权,并有自己独特的内部治理结构或管理系统,但它们再也不能象传统那样独立于其他治体之外,它们必须以相互联系的观念取代分离的观念。对于政府治理而言,全球化是机会也是挑战。在全球化的时代,一个政府如何维护自己国家的主权与独立: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经济的安全;如何在学习多元文化的同时,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等等,都是21世纪公共管理需要面临的新议题。
(五)关于如何平衡目前及最近未来与较长远未来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发展观的最重要进步和突破,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的认同,它意味着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面对着人类日益增长的期望革命,如何平衡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需求,是当代政府治理面临的挑战。
(六)关于如何应付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问题
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样对政府治理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鉴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政府作为推动科技发展的角色更加重要,政府必须成为推动大规模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之一;其次,政府作为社会问题的管制者,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如高科技犯罪等。
同时,科技革命也正在改变着政府自身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工作行为,如何回应科技的发展、利用科技创新政府治理方式也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许多国家正在构建的电子政府便是利用科技改革政府的典范。
(七)如何应付越来越多的官僚腐败,重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问题
人民对政府的新认识政府合法性的真正来源,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社会资本。一个良好的政府治理需要政府与公民、企业、社会之间的信任关系的存在,而这种信任关系的重要基础在于政府及其官员将国家权力用于公民目的而不是用于自己的目的。腐败严重损害了公民的信任感,也削弱了社会资本,最终损害到政府的合法性。因此,政府治理者必须采取各种战略和有效措施来遏制腐败的发生和蔓延。
(八)关于重振政府治理能力问题
如果政府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依据世界银行的观点,政府的能力是指政府以最小的社会价格采取集体行动的能力。政府能力涉及多个方面:
(1)预测及掌握变化的能力;
制定周延而明智的公共政策的能力;
发展不同方案以执行政策的能力;
吸引及有效运用资源达成政府目标的能力;
持续学习,成长以适应未来挑战的能力。
重振政府治理能力,取决于政治环境的改善、政府体制的重塑、公民与社会的参与、政府管理技术方法的创新以及公共管理者的知识机能。
(九)关于如何发展有效的组织体制问题
官僚组织体制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要求。未来的公共组织应该是弹性化、整合的、透明的组织;为公民提供整体性服务的组织;跨功能的组织;与社会有广泛联系的组织。如何建构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政府组织,并使之适应新环境的需要,这是公共管理面临的又一挑战。
(十)如何构建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模式问题
由于当代政府面对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政府已经无法成为唯一的社会治理者,它必须依靠与民众、企业、非营利部门来共同治理社会。政府应该充分激发民众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建构出一个全新的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的模式,这应该是政府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十一)公共管理如何应付复杂、不确定与变革的管理
今天,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多因素的以及不确定的。因此,公共管理者必须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机械的惯性思维模式,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发展一种有机的、整体的、生态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较好的应对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
(十二)重建公共管理的道德秩序
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家和社会是由遵纪守法的民众和勤勉的政府官员所共同建构的。因此,政府中良好的道德秩序是治理好社会的一个基本前提,也将使得政府治理的成本大大降低。但是,目前的政府既缺乏一致认同的道德准则,也缺乏对道德的追求热情,所以,重建公共管理的道德秩序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沙发
 楼主| lindingding 发表于 06-4-18 16:06:41 | 只看该作者

嘿嘿

以后,有时间接着上传啊。
板凳
m+ 发表于 06-4-18 19:54:3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啊,期待更多,帮你顶
地板
清辉私语 发表于 06-4-18 20:07: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ndingding 于 2006-4-18 16:06 发表
以后,有时间接着上传啊。


期待ing~
5#
 楼主| lindingding 发表于 06-4-23 19:30:21 | 只看该作者

heihei

谢谢,斑竹。
6#
 楼主| lindingding 发表于 06-4-23 19:40:59 | 只看该作者

嘿嘿 第二章

第二章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和知能
2.1 作为一般管理者的角色
1.公共管理者
a.公共管理者,在现代民主国家,是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公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的公职人员。公共管理者,从广义上讲包括民选的和任命的两大类。而任命的公共管理者又可分为政治任命性官员以及经文官考试录取的常任文官或公务员。依其职务等级可以分为高级公共管理者、中级公共管理者和基层公共管理者。
b.公共管理者是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及指挥公务人员,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如果我们将政府视为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公共管理者便是公经理人。


2.2 作为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1.在民主政体中,公共管理者的角色
1983年魏姆斯利等人在“黑堡宣言” 中,对公共管理者在民主社会治理中的角色的阐述,最具典范性。在我们看来,他们对公共管理者在民主宪政治理中角色的论述,的确反映了公共管理者的特殊使命和角色。
一、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在就职时已宣誓要护宪及行宪,行宪的预期目标是营造一个稳定且有效运作的政治体系,而终极目标则是增加机会,促进平等以及持续地改进和提升全民的生活品质。这是公共管理者的天职。
二、人民受托者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受人民的托付,在治理过程中扮演正当与重要的角色,不能屈服于强烈短视的压力,应考虑长远的全民利益。公共管理者要不惧强权,更不能妄自菲薄,只把自己当成工具,应以追求公共利益为职责。
三、贤明少数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要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不可人云亦云,要扮演贤明的少数,而不是随波逐流追求时尚的“喧嚷的多数”或有权的少数,他们有责任通过吸引民众参与公共事务,使贤明的少数变成多数。
四、平衡轮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必须对外在环境有回应或有反应,但绝不是像地震仪一样忠实地从事刺激反应的记录,或像忠诚的仆人一样只听命行事,也不能只是很有技巧地在各种利益集团间躲闪、求存。公共管理者要肩负专业责任,也就是要以维持公共利益及宪政运作为职志,公共管理者应以其合法权力及专业判断在治理过程中的各种势力中,扮演平衡轮的角色。
五、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应该或必须能够有意识地了解自己决策的价值体系与假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提出合理说明并尽量将人民纳入治理过程。公共管理者应扮演分析者与教育者的角色,以增加民选领导、民意代表、所有在治理过程中的参与者,乃至一般民众对公共事务的了解,并向他们灌输公共利益的观念。


2.3 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1.公共管理者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公共管理者为扮演好其角色,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管理技能。所谓技能,系指后天发展起来的、处理特定的人、事、物的能力。管理技能不同于一般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系从事某种具体工作的能力,如市场调查、产品设计、服务营销、研究发展等等。一般而言,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多半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当然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人未必就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一.技术性技能
a.技术性技能主要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的技术与方法。现代公共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     其日益变为一个专业化的活动,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拥有完成专业性工作所需的技术能力。
b.管理层次超低的管理人员就越需要具有技术技能。特别是一线的管理者,技术技能尤为重要,因为,一线的管理人员大多从事训练下属人员或回答下属人员有关具体方面的工作,因此,他们必须知道如何去做下属人员所做的各种工作。
二.人际关系技能
a.正如瓦尔多所言,公共行政管理的本质在于其是协作性的人际活动,协作活动的核心在于人际的互动。一个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和活动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对外要与有关的组织和人员进行联系、接触;对内要联系上下级,特别是要善于激励诱导下属人员的积极性(即做人的工作)。b.人际关系技能最低限度包括一种他我意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种对他人的关怀和敏感,对自己责任的体认,对别人权益的尊重,做事符合人情事理等等。
c. 一个管理者只有拥有人际关系技能才能将人员整合到各种协作性的活动之中。在相同条件下,一个具备这方面技能的管理者肯定可以在管理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概念化技能
a.所谓概念化技能,系指公共管理者所具有的宏观视野、整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的能力。B.卡兹认为概念化技能包含着一个管理者体认到组织的功能是相互依赖的,并能够从大的背景上为组织的未来勾画远景。
四.诊断技能
a.所谓诊断技能,是指针对特定的情境寻求最佳反应的能力,也就是分析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力。
b.一个公共管理者应根据组织内部各种现象来分析研究各种表象,进而探究其实质。
五.沟通技能
a.所谓的沟通技能,系指管理者具有收集和发送信息的能力,能通过书写、口头与肢体语言的媒介,有效与明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态度,亦能较快、正确地解读他人的信息,从而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与态度。
b.管理者需要沟通的技能。虽然拥有沟通技能并不意味着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但缺乏沟通技能又会使管理者遇到许多麻烦和障碍。


2.4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
1.有效的公共管理者的特质
波兹曼和史陶斯曼在《公共管理的战略》一书中,曾提出理想的公共管理者有七个基本特质。
一.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
a.公共管理可能在某些层次有效,却未必在策略层次上有效;在策略层次上或许有效,却未必在其他层次上有效。
b.因此,自我评估的训练甚为重要。公共管理者借此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了解别人对你的看法,以便在策略执行时能汰弱留强。在管理人员的发展训练中,可要求部属与主管相互评估对方。
二.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
a.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知识并乐于学习,同时愿意与他人分享知识,并有一些工作之外的生活乐趣。
b.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具有创造力,而这些创造力又是以渊博的知识为基础时,那么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就绝对不会令人讨厌和厌烦。
三.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
有效公共管理者应为“政治家型官僚”,因为他们具有清晰的个人与政策价值,并将其运用于公共管理上,使其拥有远大的目光和高瞻远瞩、开阔的胸怀;在制定策略时,亦能够超越自我利益,甚至于组织利益,以整个社会或国家的利益为着眼点。
四.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
因为公共组织不像私部门,其变革速度往往较为缓慢。由于公共部门策略的执行往往旷日费时,甚至于要耗费大笔的经费,这就需要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并坚持到底。
五.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最好具有在不同部门,甚至不同机关的工作经验,这样,就可以使其在管理中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在决策中能够全盘考虑,通盘打算。
六.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不仅要能与民众和睦相处,还要能了解不同民众的各种需求,并作出适当的反应,这样才可称得上是一位开放的、具有民主参与意识的管理者。
七.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善于分析与思考
分析并不等于量化,公共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具有分析的技巧和能力。公共管理者并不是只须具有作业研究、推论统计、线性规划等技能,而是必须有逻辑运用与结构性思考的能力。因为,现代公共管理强调分析,尤其是价值、判断、直觉、经验间的分析思考与分析工具的整合。


2.5 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力的公共管理者
1.在日益复杂、快速多变的现代社会,公共管理者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的复杂性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技术、社会和信息革命的相结合,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为动荡,这一环境和态势对传统的基本的管理假定发起挑战。未来的管理者必须学会对不确定和动荡时代的管理。著名的公共管理大师莫根在其《驾驭变革的浪潮》一书中,为变革时代的公共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出了许多深刻而又具启迪的见解。
一、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发展他们解读和预测环境趋势的能力。
他们需要一种“触角”,能够帮助他们感悟组织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发现机会。
二、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前瞻性管理的态度和技能,特别是“前瞻思考”、“由内而外的管理”能力。
三、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开发自己的领导技能。
特别是他们应将领导视为一种“形塑”和“架桥”的过程,调动大家的能量和聚合大家的努力,因应环境的挑战和要求,创造并发明愿景,达成理解、获取共识。
四、在信息社会中,组织的人力资源最为重要,公共管理者必须设法开发和调动组织中每一个人的知识、智慧和创造性潜能。
五、未来的社会要求组织和成员加强学习、创新和创造性。
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建构促进创造过程的关系;必须具有培养鼓励开放性、自我设计、前瞻性企业精神的价值和文化;公共管理者必须通过头脑风暴、创造性思考、试验以及发展奖酬结构以鼓励创新。
六、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要求管理和控制的新路径。随着层级控制的削弱,公共管理者将通过发展共有的价值,相互理解进行协调并在分权和控制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管理者需要开发“远程管理”的技巧。管理者必须促进分权化,拥熟地设计和管理自组织系统。
七、信息技术将改变许多组织的性质和结构,以及组织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与生命周期。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必须理解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新技术可以用来强化组织中自上而下的官僚作风,但其真正的潜力在于促进分权化、网络化的管理作风以及自组织的能力。通过创建由电子协调的小规模的、松散的组织单位,信息技术具有化解组织层级控制的能力。新技术将同样改变组织间的关系,消解组织间的刻板边界,创造更加开放的互动形态。所有这些变化,对未来的公共管理者产生十分重要的后果:管理组织间的关系变得与管理组织内的关系同样重要;通过培育共同的利益和认同的意识,运用第一流通系统,从而实现无官僚习气的协调技能便显得十分重要。
八、复杂性是管理棋局的代名词。公共管理将涉及众多的利害关系人,公共管理者必须体认到多元的利益,需要许多政治的和网络的技能以调和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利益要求。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同样要求具有们熟的管理技能以应对管理的不断变化与转变,他们必须认识到变动不居乃为常态,并且应具有应付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组织内外关系不断变化的能力;在某些时候,他们还必须将危机管理视为常态的管理。
九、除了了解和因应已经出现的变化趋势,未来的公共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必须寻找改变这些趋势的方法以便于管理。前瞻性的管理包含着改变社会、经济、环境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把环境视为既定不变的。未来的公共管理者需要发展一种“环境知能”,来影响并改变问题。
7#
hhl5233 发表于 06-5-8 10:23:3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大人

lindingding
看到你的公共管理,感觉挺好的,我今年考研,也是公共管理,能不能麻烦楼主大人发到我的邮箱中一份,将不胜感激
8#
hhl5233 发表于 06-5-8 10:24:2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大人

我的邮箱地址
huanghonglei309@sohu.com
再谢
9#
jinsheng1981 发表于 06-5-15 14:52: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麻烦了

我的邮箱是YUWENBIN419419@126.COM
10#
xiangladanke 发表于 06-5-20 00:01:3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给我也发一个!大恩不言谢!

我的邮箱是xiangladanke@163.com期待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9-21 23:25 , Processed in 0.10086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