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9-7 00:55 编辑
注意:由于公式都是以图片形式保存的,所以这里显示不出来,Word和PDF版本是带全部公式的 二、心理测验及其应用 (一)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 1、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1)确定测验目的:明确测量对象(明确测验哪些个体或团体);确定测量目标(测何种心理特质);明确测量用途(用于心理诊断还是选拔人才); (2)制定编题计划(编制测验的总体构思) 第一,全面而具有代表性的测验内容;第二,对各个内容点的相对重视程度,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3)编辑测验项目(选定测验题目):收集测验资料(丰富,普遍,有趣味);测验项目形式(书写的,还是操作的);编写测验项目 (4)预测与项目分析:预测(小样本施测),项目分析(对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区分度和难度) (5)合成测验(把预测后有价值的题目编排成测验) 测验项目的选择(根据,测验的性质,难度和区分度来选) 测验项目的编排(并列直进式,混合螺旋式) 编制复本(至少要有等值的两份) (6)测验的标准化:测验内容标准化;施测过程标准化;测验评分标准化;测验分数的解释标准化; (7)鉴定测验:信度、效度、测验量表及常模(转换成等距量表) (8)编写测验说明书(向测验使用者说明如何使用该测验以保证信度和效度 2、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 测验目标:测验何种心理特质 命题双向细目表:列表形式的编制计划,它指出了测验所包含的内容所要测定的各种技能,以及对每一个内容、技能的相对重视程度。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有两个用途: (1)在编题阶段,命题双向细目表指出应该编制多少和编制哪些种类的题目。题目编号后可将题目的实际分布情况与命题双向细目表对照,以确定测验题目是否恰当地代表了所要测量的领域与核对重要方面的内容是否有遗漏。 (2)在计分时,可按表中的百分比确定每类题目的分数。 3、题目编制技术 题目编制的一般原则如下: (1)测试题要符合测验目的 (2)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 (3)题目格式不要使被试产生误解 (4)文句简明扼要,要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字词 (5)应有不至引起争论的答案(创造力测验、人格测验除外) (6)各个题目必须彼此独立 (7)题目中不可含有暗示本题或其他题答案的线索 (8)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的知识和能力 (9)所提问题应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个人隐私 (10)施测与评分省时 4、测验标准化 是指对影响测验目的的无关变量的控制过程,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1)内容标准化有两层含义:其一,测验题目必须能测量所要测量的目标,题目内容应是总体的代表性取样;其二,对所有的被试必须实施相同的或等值的测验。 (2)施测标准化是指让所有的被试都在相同的情绪条件下接受测验,产生真是的行为反应。这就要求施测时必须有统一的指导语和统一的时间限制。 (3)评分标准化是指评分的客观性。客观性意味着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有一致性。如对主观试题的评分,要有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使评分有客观依据。 (4)建立常模是为了能标准化地解释测验分数,常模分数是使用测验的人用来解释被试分数的唯一依据。个人的分数只有在和常模分数作比较中,才能显示出它所代表的真正意义。5、测验等值技术 这货是怎么来的?假设,你参加了一次自学考试,去年比你成绩还差的学长都过了,今年你去考,结果题目好难,只考了59分没过。由于每年的形式都不等,所以会造成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如何解决呢?我们可以把不同形式的测验分数都转换到同一个分数系统上,就OK了,这就是我们的测验等值技术。 等值测验的实质:通过对考核同一心理品质的多个测验形式做出测量分数系统转换,进而使得这些不同测验形式的测验分数之间有可比性。 当然不是什么测验都可以转换,不同形式的测验转换,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1)同质性(测同一种特质) (2)等信度(两信度相等) (3)公平性(你参加任何一个考试,结果都是一样的) (4)可递推性(不能递推的,也不等值) (5)对称性(无论等值转换从哪个测验出发,等值对应关系是相同的) (6)样本不变性(不受样本影响) 各种等值的种类 经典理论等值和项目反应等值(根据不同的理论指导) 测验分数等值与项目参数等值(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 水平等值与垂直等值(根据难度和被试能力分布) 等值测验的专用名词 测验设计等值(在寻找等值关系之前,预先进行周密的安排) 锚测验(一组测验试题来关联两个待等值的测验形式)【两张卷子有几道题目是一样的】 数据平滑法(由于条件限制,分数分布波动较大,可以利用复杂的数学技术使之变平滑) 等值标准误差(由抽样引起的等值误差) 等值偏差(等值处理方法不当造成) 测验结果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公式法和图示法 经典测验中的等值计算方法:等百分位等值和线性等值 (二)心理测验的实施 1、测验的设计 测验的设计应该包括题目、前言和指导语、问题、选择答案和结束语等几部分的设计,设计内容有测验结构的确定、测验题目的表述方式的设计,问题排列方式的设计、回答方式的设计等。测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测验回收率和有效率,直接设计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2、实施的程序和步骤 施测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好测验材料;熟练掌握施测手续;熟记测验指导语并能用口语清除流利地说出来; 指导语:主要作用是使受试者按正确的形式对题目做出反应;测试的主持者和指导语都应保持中立,不倾向于答案的任何一种方向; 测验情景:测验场地(通风,光线,噪音),座位,答案纸型等都会影响测验分数; 测验焦虑: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测试时要稳定被试的情绪。另外能力越高,测验焦虑越低(有自信嘛),越渴望得高分的人,测验焦虑越高。竞争性测验焦虑高,经常接受测验的人的焦虑低。轻微焦虑会增加测验效果,焦虑太高或毫无焦虑则会降低测验效果。 与受测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以保证他能按指导语行事 评分技术:严格标准 (三)测验常模 为什么要有常模?很简单,今天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老师第一个报你的名字,说你考了95分,你正在沾沾自喜,然后老师说,除了这位同学,其余同学都是100分,这时你会是什么感受。所以没有参照点的分数,我们很难看出它的价值。 1、常模与常模团体 常模:根据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经过统计处理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其实就是用于比较的参考标准) 常模团体: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确定常模团体的注意事项 群体构成的界限必须明确;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常模团体的取样过程必须明确且有详尽的描述;样本大小要适当;常模团体必须是近时的;注意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相结合。 2、分数的转换与合成 原始分数:被试接受测验后的根据计分标准算出来的分数。无法反应个体在团体中的位置。 导出分数:在原始分数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获得的具有明确参照点和单位,并能表示个体在团体中相对位置的分数。 常见导出分数:百分等级,标准分数,标准九分数 百分等级分数 在一个群体的测验分数中,得分低于这个分数的人的百分比 计算方法: 未分组分数资料:
其中 为百分等级, 为排名顺序的序号, 为被试总人数
分组分数资料:(团体人数过大分数以次数分布表的形式呈现)
其中 为被试原始分数, 为被试所在组分数下限, 为被试所在组次数, 为组距, 为被试所组以下各组次数和
优点:百分等级是一种相对位置量数,具有可比性,且具有易于计算,解释方便等优点;另外百分等级不受原始分数分布状态的影响,即使是非正态,也不会影响百分等级的解释能力 缺点: 1、单位不等,分数稀疏区域反应迟钝,在分数密集区域反应过分敏感 2、百分等级只有顺序性,无法用它来那说明不同被试之间分数差异的数量。 标准分数 一种具有相等单位的量数,又称Z分数。 计算方法: 优点:相对位置量数,等距量表,有可加性。 缺点:计算时常出现小数和负数,单位间距过大(1个标准差),不改变分数形态,难以推广 标准分数的变式:(解决计算时常出现小数和负数) T分数:T=100Z+50 CEEB分数:100Z+500 韦氏智力测验分数:IQ=15Z+100 EPT分数=20Z+90(我国出国人员英语水平) 优点:具有等单位,正态分布下可导出各种百分等级,正态化的Z分数转换后可以直接分析比较 缺点:过于抽象,不易理解。非正态分布下不能外推。 标准九分数 标准九分数是将原始分数分成几个部分的标准分数系统。若原始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它是以0.5个标准差为单位,将正态曲线下的横轴分为9段,最高一端为9分,最低一端为1分,中间一段为5分,每段均有半个标准差宽 常模的合成 3、常模的编制 前面所介绍的分数转换,通常都是对一个测验分数而言的,实践中只处理单一测验分数的情况很少,常常需要将几个分数或几个预测源组合起来,以获得一个合成分数或作总的预测。 1、临床诊断(直觉合成)【比如你父母帮你选大学,就是根据一系列因素】 优点:具有高度综合性;具有灵活的针对性,就能特定的个人做具体的结论。 缺点:主观加权受决策这的偏见的影响,不够客观;缺乏精确的数据分析,没有精确的数量分析,没有精确的数量指标 2、加权平均就和(根据权重加起来) 条件:特质间能相互代偿;测验分数是连续资料 3、多重回归(研究一种事物或现象与其他多种事物或现象在数量上相互联系和互相制约的统计方法) 条件:特质间能相互代偿;测验分数是连续资料,预测源分数与效标分数是线性关系且能同时获得 4、多重划分 在各个特质上都确定一个标准,从而把成绩划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然后将最有效的预测源放在前面,紧接着第二个有效测试。只有通过的前面一个测试,才能进行下一个测试。也叫“连续栅栏”(玩游戏不打败BOSS不能进入下一关) 3、常模的编制 第一步:确定测验将用于哪一个群体。根据测验群体,选定最基本的统计量,决定抽样误差的允许界限,在此基础上设计具体的抽样方法,并对该群体进行抽样,得到常模团体 第二步:对常模团体进行施测,并获得该团体成员的测验分数及分数分布。 第三步:确定常模分数类型,把原始分数转化为量表分数,制作常模量表 4、几种常用的常模 发展量表 将个人的成绩与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的平均成绩相比较,制定出发展量表 心理年龄 就每个年龄水平制定适当的题目,可得到一个可评价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年龄量表。一个儿童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龄,这样的分数就称作智力年龄,简称智龄。 年级当量 就是将被试的测验成绩与某一年级的学生的平均分数做比较,而说成相当于某一年级水平。与年龄量表类似,所不同的是用年级水平代替了年龄。 商数 用两个分数的比率来制定量表 智力商数 是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 教育商数(表示发展水平与速率) 教育年龄可以由年级当量直接得到,如果一个成人的测验分数相当于小学生,那么他的教育年龄就是10岁。 成就商数(评价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智龄:反映智力 教龄:反映学业成就 智力不够,但努力学习,成就商数高(很努力) 成就商数低:教龄小于智龄,不够努力,反映教学效果不好 存在问题:智力与学业成就只有中等相关,智力较好且刻苦学习,并不是一定能获得好成就 (四)标准参照测验(同目标参照测验) 前面讲了常模参照测验,都是以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定和解释预测结果。这是一种只关心个体差异的测验,忽视了个体在测验内容上掌握的绝对水平。(像我们的期末考试,各种资格考试都属于此类,只要合格就可以了) 1、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所谓目标参照测验,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而缜密编制的测验,并且,被试在测验中所得结果,也是根据某一明确的行为标准直接进行解释的。(就是要掌握什么,就考什么) 内容范围:首要的,必须对所欲测的内容范围作出清晰的界定,并给予严格的操作定义 行为标准:了解绝对水平以判定是否达到了从事此项行为的最低标准 作用:在于了解个体在所规定的测量内容上的行为水平,因此其出发点是个体本身的绝对水平,而不再是个体差异。 2、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 内容范围的确定(边界明确:合格的分界点;每一内容范围均可分成几类,每一类还可分为更小的类,每一类的内容及其在此内容范围的相对重要性确定以后,内容范围就有了明确的结构)命题细目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整个内容范围中每一类内容和每一种目标相结合所占的比重,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专家评定)【边界明确,结构明确,指导编制测验】 测验项目的内容效度分析 对构成测验的每一个题目是否合适以及有效进行分析,即检验题目与测验内容范围所要求的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这一过程缺乏客观的统计分析手段,通常采用专家评定的方法。 测验的预测 测验编制完成后,须选取一定数量的被试进行预测,由此获得预测数据,然后才能在此数据的基础上对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进行量化分析。有三种方法: 前测——后测方法(同一组被试教学前和教学后各测一次) 已接受教学组——未接受教学组方法(有两组被试,一组是已接受教学的,另一组是未接受教学的,同时施测) 对照组法(有两组被试,一组为掌握组,一组为为掌握组,同时施测) 测验项目的难度分析 一般以通过率来表示,但是目标参照测验注重在所测验内容以及在内容上的掌握程度,所以无论难易都应保留,难度往往只是作为区分度项目分析的基础 测验项目的区分度分析 由于目标参照测验应该能将其内容范围上的已掌握和未掌握内容作出最大限度的区分,因而,每一测试项目的区分度是个很重要的内容。衡量的指标有难度差值和相关系数。 3、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 任何测验都应保证测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目标参照测验也不例外。 分类一致信度 考察被试在同一测验的两次施测(或两个复本)中是否被在同一类中。【意思是第一次及格了,第二次也及格了那么信度就高,只管分界点】 计算方法:团体施测就是两次施测后均及格和均不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a.两次都及格;d.两次都不及格;a+b+c+d=N即总人数 优点:计算方便,直观易懂 缺点:受测验长度和分布形态的影响,分界点的确定十分重要 另外,必须同时报告分界点和测验长度 荷伊特信度(方差分析法) 最符合信度定义,利用方差分析找到个体有效变异占总变异的比例。可以不考虑分界点的位置,更具有普遍性。 效度 内容效度(和常模参照的一样,但是目标参照测验更加注重) 测验题目对预测内容的代表性程度 效标关联效度(实证) 根据测验划分的及格或不及格,对未来学习工作表现的预测程度。(英语六级过了是不是英语真的没问题?) 4、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分数分界点的确定) 其实就标准参照测验本身来说,确定分界点不是必须的,可以用掌握了测验内容范围的百分之多少来解释。但是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是通过分界点来做出决策,是否达到了从事特定工作的最低标准。(六级425以上合格,而424和0分几乎一个性质)所以分数解释也就变成了分界点的确定。 专家判定法(由专家来判断处于临界水平的被试在每一题上正确回答的可能性,进而确定分界点) 效标组预测法(临界组法,由专家判定处于临界水平的被试,计算它们在测验上的平均成绩和对照组法,由专家判定那些明确的掌握组及未掌握组,而把模棱两可的剔除掉,两组分数分布的交叉点就是分界点) (五)常用心理测验(务必要认真看,考的比较细) 1、成就测验 成就测验一般也叫学绩测验,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最为频繁的心理与教育测验。我们从小到大经历的无数次考试。以及我们将要经历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都属于学绩测验。 学绩测验是对个体在一个阶段的学或训练之后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的测定。【是经过学习以后,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如果不经过专门训练,那么测值应该是0】 学绩测验属于最佳行为测验,所测得是认知性的心理品质 标准化学绩测验:由测量学专家与学科教师根据测验学原理编制,质量可靠,客观性强,有常模做比较,适合于大规模施测。(全国高考) 标准化学绩测验的基本要求:命题组卷标准化,施测标准化,评分标准化,分数解释标准化 标准化学绩测验的编制程序:1、确定测验题目,选定测验编制的方法。2、分析测量目标,拟定测验编制计划3、编提征题与组卷选题4、调查测验质量参数,编制测验常模5、编写测验指导书,正式出版发行 国外常用标准化学绩测验:斯坦福成就测验;关键数学算术诊断测验(KMDAT) 2、智力测验 智力:是从经验中学习和获益的能力,抽象思维和推理的能力,适应不断变化,模糊多样世界的能力以及激励自己有效地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的能力(斯滕伯格,1981)【智力三元论】 智力理论(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那本普心么) 比内量表 1、比内-西蒙量表 1905年量表:比内和他的助手西蒙,为了诊断弱智儿童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 1908年量表:第一个年龄量表,增加项目和年龄分组,用智力年龄来评估个体年龄 1911年量表:增设成人组 理论基础是能力二因素理论 2、斯坦福-比内量表(推孟 Terman) 1916年量表:适用于3-13岁的儿童,首次引入比率智商,以IQ作为个体智力水平的指标 1937年量表:将年龄扩展为1.5岁—18岁 1960年量表:适用于2岁到成人,舍弃了比率智商,引入了离差智商,以平均数100,标准差16的离差智商作为智力评估的标准。 1972年量表:样本代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沿用至今 3、中国比内量表(陆志伟和吴天敏) 斯坦福—比内中国版的修订工作,使用离差智商,于1982年完成《中国比内测验》 韦克斯勒量表 由于斯—比量表是针对儿童设置的,过分强调速度而又缺乏难度。所以不很适合与成人。 成人量表 他于1939年发表了韦克斯勒—贝尔韦智力量表I型,是第一个成人智力测验。于1949年增加了II型,主要用于10—60岁的被试。1955年又编制出版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1981年又进行了修订,称为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AIS-R)【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韦氏成人量表中国版的修订工作是1982年由湖南医学院的龚耀先主持完成的。 儿童量表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是在W-B I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知识对测验降低了难度,和增加了迷津分测验。后来经过修订后(WISC-R)使用与6—16岁的儿童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出版于1967年,适用于4—5岁半的儿童 三种量表相互衔接可以使用于全年龄。 优点:能较好的反应智力的各个侧面;最早使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智商是由施特恩提出来的) 团体智力测验 陆军测验 用于选拔士兵 陆军甲种测验:包括8个分测验。 陆军乙种测验:包括7个分测验,属于非文字测验,可以用于不识字的和有阅读障碍的人 瑞文推理测验(应该好多人都做过吧) 瑞文推理测验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编制的一种团体智力测验,是非文字的图形测验。 1、瑞文标准推理测验(1938年) 适用于5.5岁以上智力发展正常的人,属于中等水平的瑞文推理测验。 2、瑞文采图推理测验(1947年) 适用于幼儿和智力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属于瑞文推理测验的三个水平中最低水平的测验 3、瑞文高级推理测验(1941年) 适用于智力水平高于平均的人,是最高水平的瑞文推理测验 认知能力测验(桑代克) 初级型,适合于小学低年级儿童 文字测验,适合于小学4年级以上 非文字测验,适合于小学4年级以上 数字测验,适合于小学4年级以上 3、能力倾向测验 我们前面讲到的智力测验,往往注重于智力的整体考察,而且多半是测抽象思维能力的,相当于宏观范畴,而能力倾向测验更多是对于具体能力的测验相当于微观范畴。另外成就测验是个体对于过去学习经验的总结,而能力倾向测验是指个体在不同能力因素上潜在的优劣倾向,主要在于预测。 学术能力倾向测验(SAT):相当于我国的高考,但是他不是总结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预测学生是否具备大学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分辨能力倾向测验(DAT):主要适用于初中高中学生的教育咨询及就业指导。 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测你适合什么职业的 注:以上三个都是美国的,所以我国也要大力研究心理学造福人类啊~~ 4、特殊能力测验 前面的是测你倾向什么能力,这是是测你是不适合这种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音乐能力测验 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验:是一组最充分的调查音乐才能的测验,适用于小学至成人 音乐能力测验图(戈登):以真正的音乐题材为材料(250个原版的大提琴和小提琴选段) 美术能力测验 梅尔美术判断力测验:测验由两幅美术作品组成,一幅是公认的杰作;另一幅是对此杰作稍有歪曲的作品,让你选出更好的 格雷福斯图案判断测验:取材不是名家杰作,而是一些二维或三位的抽象图形,他们在整体性、平衡性和对称性方面有所区别,要求判断那幅图形最好 霍恩美术能力问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要求被试画出20种常见的物体和几何图形;另一部分是要求被试在长方框内给定的圆点和线条基础上作画,属于操作型测验 机械能力测验 空间关系测验 明尼苏达机械拼合测验:主要测动作敏捷性和空间知觉 明尼苏达空间关系测验:主要考察对空间关系的知觉速度 明尼苏达书面形式拼版测验:以纸笔形式进行,采用多重选择题,选出哪一个能和原图形拼合起来 机械理解能力测验:机械理解能力是指实际生活情境中的机械原理的能力(本奈特机械理解测验) 5、创造力测验 创造力是发散思维的能力(吉尔福特说的) 吉尔福特发散思维测验:根据他自己的理论,分出了与发散思维关联30种能力因素,最后编制出14个分测验对11种能力进行测量。适用于初中水平以上的人,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3个方面进行评分。 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在吉尔福特发散思维测验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目的是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确性4个方面评估。 6、人格测验 高尔顿最早提出用科学的方法测量人格 人格测验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在人的行为中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心理特质和行为倾向进行定量分析,以便进一步预测个人未来的行为。 1892年克雷培林将联想测验用于临床诊断 1919,伍德沃斯发表了第一个自陈式人格量表(个人资料调查表) 1920年,罗夏克墨迹测验问世,投射测验由此诞生 自陈测验 根据测量的人格特质,编制许多有关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一作答,然后根据答案来衡量它的人格。(依据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 特点:题量叫道,纸笔测验,计分简单而客观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MPI 由明尼苏达大学临床心理系主任哈撒韦和心理治疗加麦金利编制而成,有566个题目,重视被试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事实,主要用于临床上精神疾病的诊断,但也可以用于评定正常的人格。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 16PF 经过科学实验、系统观察以及因素分析统计后逐渐形成,可在45分钟内测量16中主要的人格特质。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艾森克认为支配人行为的人格结构是由少数几个人格维度构成的。 该量表由四个分量表构成,用于测量受测者在精神质(P)、外倾性(E)、神经质(N)这三个人格维度上的特征。问卷分为成人与儿童两种,儿童(7~15岁),成人16岁以上。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EPPS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根据默瑞提出的人格需要理论中15个潜在人格需要作基础,于1954年编制而成,EPPS可作为心理咨询工具,在职业指导和人才选拔中应用广泛。量表通过项目的社会赞许性配对,很大程度消除了社会赞许的影响,并创新地使用了迫选法 学生性格量表(11—18岁) SPS,我国编制,用于测量我国中小学生的性格特征。 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是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的对刺激情境做出他的反应,然后通过分析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就是给你个情景,让你自由发挥,把内心特质投射在客体事物上,再由专家来判断】 罗夏克墨迹测验RIT 让被试看墨迹图形,然后问被试看时联想到的东西,来判断被试的心理特质。 四个阶段:1.自由反应阶段(让被试自己想,不干扰被试);2.提问阶段(有针对地提问题);3.类比阶段(进一步的商讨);4.极限测验阶段(进一步确认) 解释依据:1.反应区位;2.反应内容3.反应的独创性4.它们间的数量关系 主题统觉测验 TAT 莫瑞 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意义相对模糊的图卡,然后让被试根据图卡不假思索的编故事。 基本假设:人们在解释模糊情境时,总是按照自己过去的经历和目前的愿望。在讲故事过程中也用了他们过去的经历,并在故事中表达了他们的感情和需要。(就是将个人的过去和未来投射在故事中) 7、态度测验 态度是指个体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和行动倾向三种成分。 等距量表法瑟斯顿 围绕某一态度主题,选取能代表该方面的态度语或项目若干,由专家对这些项目进行等级排列,并把专家排列的结果进行项目分析,保留有效的项目以及根据专家的反应确定项目等级。要了解某个受调查者的某方面态度,只需看其对该量表的反应,最后运用对全部项目反应结果的等级求中位数,以中位数表示该受调查者的态度状况。 利克特量表 属于总加量表法,不用花钱请专家,每个项目之间是等价的,只要把被试对每个项目的评定登记相加得出一个总分数就可以了。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5点量表,7点量表。(强烈不赞同,不赞同,无所谓,赞叹,强烈赞同) 哥特曼量表 哥特曼量表试图确立一个单向性的量表。所谓单向性即项目之间的关系或排列方式是有序可循的。如果你赞同第N个项目,那么你一定赞成该项目之前的全部项目。(你认为这部电影应该怎么分级:全年龄、指导级、13岁以下需要家长陪同、限制级) 8、兴趣测验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在兴趣的指向性,兴趣的广度和兴趣的稳定性上。 斯特朗职业兴趣问卷 世界上最早的兴趣问卷,是根据经验编制的问卷,让两组被试(一组是从事且喜欢的,另一组是一般人)进行选择反应,根据他们的回答差异而编制成的问卷。 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 把所有职业分成10个兴趣领域,然后确定与之相应的10个同质性量表,受测这的结果按这10个量表及den,通过分数的高低来确定兴趣的职业领域。 自我指导问卷霍兰德 根据自己的人格特点查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9、心理健康量表 就他这六个字,都不知道包括多少量表,当然主要掌握scl90和书上的焦虑量表就可以了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将协助您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本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的用户。 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 焦虑量表 焦虑是人们面对不明朗因素或威胁时所作出的正常反应。医学心理学理论认为适度的焦虑有利于人的成长与发展,但长期、超负荷的焦虑则会损害人的健康。 显性焦虑量表(MAS) 泰勒按理论构建的量表。5位专家根据卡墨尼的显性焦虑概念来评价MMPI由中的项目,并按照一定标准从中选取了 65 个能够反映显性焦虑的项目。 贝克焦虑量表(BAI) 由美国阿隆贝克等于1985年编制,是一个含有21个项目的自评量表。该量表用4级评分,适合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主要用于测量受测者主观感受到的焦虑程度 测验焦虑量表(TAI) 由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的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施皮尔伯格于1980 年编制完成,是目前国际上最有效且应用最广泛的考试焦虑量表。中文版 TAI 由叶仁敏修订,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内在一致性与稳定性。 10、发育量表 发育量表的主要作用在于评估婴幼儿心理发育水平,早期发现儿童心理发育迟滞,为及时进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和指导。 格赛尔发展量表 是世界上第一个婴儿智力量表,适用于4周至3岁的婴儿,主要诊断四个方面的能力:动作能力、应物能力、语言能力、应人能力。四种能力对于每个时期的儿童都有相应的行为范型。测得的结果以发育商数(DQ)表示,DQ=(测得的发育成熟年龄÷实际年龄)×100 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 BSID 该量表用于评估2月~2岁半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水平,确定婴幼儿智力发育迟滞或偏离正常水平的程度,并帮助制定相应的早期干预措施。评估婴幼儿智力发育水平相对较全面和精确,但不用于预测其未来的智力或行为。实施方法较复杂,需专业培训。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DST 此测验旨在早期发现儿童(2月~6岁)的智力发育的问题,如是否有精神发育迟滞。其特点为个别实施测验,易于实施,评分和解释方便,检查时间短,一般只需10分钟~半小时。可作为医务工作者进行儿童行为发育检查或精神发育迟滞的筛查工具。 (六)心理测验的应用 测量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自我认识、人生规划、神经症、人格障碍等 测量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 人的心理特点的评估、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估 测量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 测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对教师与管理者的评价 后记 心理测量由于是应用心理学的范围,所以起点会比较高,难度看上去似乎挺大,不过我们考研只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针对书中很多具体编制方法和原理,一时搞不懂可以跳过,以免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东西上,对于很多东西主要了解就可以了,很多心理学家研究一辈子的东西,我们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全部掌握,知道个大概,就能应付掉考试了。看一道2011年的真题吧。
从测量内容上来看,SCL-90属于()
A、智力量表 B、人格量表 C、兴趣量表 D、心理健康量表
这题目几乎是送分题了,所以基础知识才是考研的核心所在。以后没事就多练练题。
介绍
林传鼎(1913.10.29-1996.3.11),中国心理学家。 1913年10月29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1944年获辅仁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比利时卢万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辅仁大学心理系主任、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他专长心理测验与情绪研究。在开拓和发展中国心理测验的研究工作方面有很多成果。40年代初期,他与王征葵合著《心理测验增注目录》,编入了3575个心理与教育测验,是当时较完备的心理测验的工具书。他还对中国古代唐宋至清朝34位历史人物通过历史评估与心理测量的方法进行了心理特质的心志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