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已懂得人工取火D.掌握了磨制钻孔技术
2、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9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3、隋唐时期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均田农民的身份是
A.自耕农B.地主的佃农
C.国家的佃农D.农奴
4、澶渊之盟在客观上的重要作用是
A.消除了民族矛盾B.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C.削弱了契丹势力D.维持了长期和平
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废丞相,权归六部 B.设立厂卫
C.设置军机处D.大兴文字狱
6、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源于他的著作
A.《明夷待访录》B.《日知录》
C.《萍洲可谈》D.《詹曝杂记》
7、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是
A.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B.中国社会一半是半殖民地的,一半是半封建的
C.独立主权部分丧失,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D.政治上半殖民地,经济上半封建
8、“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是否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争
B.南方、北方军阀之间的地盘之争
C.国会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力之争
D.美国、日本抢夺对华控制权之争
9、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的是
A.召开五届五中全会
B.确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
C.设立专门的防共委员会
D.成立党政军一体化的国防委员会
10、在全国基本上消灭了剥削和剥削阶级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全国大陆的解放
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
11、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组成第一等级婆罗门的是( )
A.国王 B.武士 C.祭司 D.商人
12、古代波斯大流士改革的内容有k^fB
A. 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分为四等 B. 统一全国币制5~#
C. 废除债务奴隶制 D. 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国家官职
13、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I,I
A. 查里曼 B. 克洛维 C.奥托一世 D.罗马教皇y
14、日本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在:
A. 2世纪 B.3世纪 C.5世纪 D.645年
15、下列航海家的远航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达·伽马到达印度 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③哥伦布到达美洲 ④麦哲伦环球航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16、“指导维也纳会议的原则有三个即正统主义、遏制和补偿”。其中“遏制”的对象主要是
A.沙俄 B.法国 C.普鲁士 D.英国
17、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准确的理解是
A.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差距缩小
B.列强推行武装干涉,殖民地国家完全失去独立
C.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D.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
18、巴黎和会上企图重建欧洲大陆霸权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 C.意大利D.美国
19、二战中,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发生变化始于
A.修改“中立法”B.发表大西洋宪章
C.给予苏联军事、经济援助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0、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取得突破的领域是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C.遗传工程 D.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殷墟 超纲题目,大纲范围为夏朝遗址
22、一条鞭法 重点,古代经济史重要过程,一般不会名词解释
23、百日维新 重点,近代政治变革,百日维新只是维新变法其中一点
24、两个凡是 绝对不考,历史考试一般不涉及历史禁区
25、伯里克利 应该是改革更重要
26、百年战争 分三个阶段的话,很难记忆
27、法西斯 太广,可以从罗马说起
28、铁幕演说 太细,一般无话可说
三、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公元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大英帝国向中国派出了马嘎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他名义是庆贺乾隆皇帝80寿辰,实际上是希望通过直接同中国皇帝谈判,要求开放通商口岸,扩大中英贸易。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当时对世界还是茫然的一无所知。乾隆断然拒绝了马嘎尔尼提出的全部要求。
英国人在严密监视下离开北京起程回国。皇帝派出专使日夜兼程到各地传达他的命令:不准任何中国人接触英夷,违者严惩!
马嘎尔尼在他的《纪实》中回顾了这段经历,他毫不留情地戳穿了“盛世”的神话,看出“盛世”背面的败亡之兆。他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转引自宁一、庞永三《中国人惹谁了?》一书
(1)英国是在怎样背景下派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
(2)乾隆皇帝又是在怎样背景下拒绝了马嘎尔尼提出的全部要求的?
(3)你认为乾隆皇帝下令“不准任何中国人接触英夷。”是跟当时中国统治者奉行的哪些政策相一致?各举一例指出其在这些方面表现的具体历史事实。
(4)这些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从今天看这段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进行期间,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一步加强.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英国很早就有打开中国门户的愿望.(3分)
(2)中国仍然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当时清朝表面上还能保持繁荣强盛的局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乾隆为首的清朝统治者看不到对外贸易带来的利益.(3分)
(3)清朝政府实行严格的闭关政策和文化禁锢政策.经济上,中国商人的出海贸易受到严格的限制,洋船来华贸易被限定在指定的港口收购.思想文化上,驱赶西洋人,断绝与西方的科学文化交往.(3分)
(4)后果:闭关自守政策限制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当西欧近代自然科学正在兴起,启蒙思想家十分活跃的时候,文化禁锢政策使得中国的学者还埋头在故纸堆里.终于埋下了衰败的种子,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可避免的拉开了.(3分)
启示:①在世界历史发生转折性变化的时候,能否跟上近代化的步伐,是决定国家前途的关键问题.(1分)②必须坚持对外开放.(1分)(如答出其它启示,只要正确,也给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30、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数字成为国际新闻热点。华尔街分析人士预测,中国很可能会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英国的麦迪森教授是国际权威的经济历史数据的考证专家,其学术成果是研究历史和经济学的重要依据。请根据下列《世界经济千年史》资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GDP数值及其占世界的比例(单位:1990年国际元)
年份中国的GDP占世界的比例
18202286亿32.9%
19132413亿8.9%
199838734亿11.5%
材料二 1820年,中国的GDP数值位居世界首位,但与英国相比隐含着危机:从1700到1820年,英国的航运量占世界的比例从1/4增长到40%,并出现了蒸汽动力的船只。中国在造船技术的优势表现在郑和下西洋的航行中,在此之后就与世界隔绝了,技术优势也随之衰落了。英国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占63%,中国占1/4,英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增长了6倍,中国没有增长。
材料三 西欧12国和美国的GDP占世界的比例
1913年1950年1973年
西欧12国31.1%24.1%22.8%
美国19.1%27.3%22%
回答:
(1)据材料二,与同时期英国相比,中国主要差距表现在哪个方面?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根源。1820年中国GDP数值位居世界首位,反映出清朝时期怎样的历史特征?
(2)有材料一显示,从1820年到1913年中国GDP数值有一定增长,但在世界的比例急剧下降,试从中外发展角度概括其历史原因有哪些?中国1998年的GDP较前提高了16倍,尤其最近20年发展迅速,你对此及对中国的发展前景怎样看法?
(3)根据材料三中三个时期GDP峰值变化曲线,结合所学分析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1)差距:①英国开始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国仍处于农业文明.②中国在科技方面落后于工业革命开始后的英国.③英国开拓世界贸易,中国闭关自守.(6分)根源:英国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一百多年,中国依然处于落后的封建制度下.(3分)
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答出康乾盛世等亦给分)(3分)
(2)原因:由于列强的侵略和长期战乱,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虽然产生了近代工业,但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下,很难得到充分发展.(4分)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迅速发展,中国与之差距越来越大.(3分)
看法: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有所提高.但占世界的比例增长有限,发展潜力巨大.(4分)
(3)影响:①20世纪初,西欧的经济远高于美国,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3分)②二战后,美国凭借着经济上的优势,称霸资本主义世界.(3分)③1973年,西欧经济开始赶上和超过美国,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3分)
四、简答题:31~3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
31、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从西汉到隋唐的演变情况。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江苏/尹圣久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1. 王位世袭制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 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3.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4. 科举制
第一,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隋朝兴起: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明显区别是选拔官吏不再以家族名望而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选官的权力不在地方而是收归中央。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的一大进步:它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实质上反映了隋唐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需要指出的是,科举制虽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但它仍然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
第二,宋朝科举制的发展。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也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统治基础,还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第三,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变化。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解释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不能随意发挥。八股取士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制度,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清末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科举制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32、比较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
国民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①性质相同: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后果相同:都获得巨大功绩,前者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后者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最终都失败了。
③失败原因相同:被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镇压。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②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革命是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的。
③革命成果不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国民革命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统治。
④群众基础不同:辛亥革命只靠革命党的力量,国民革命中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
⑤革命纲领方面:从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明确反帝反封建。
⑥革命武装方面:由没有自己的军队,发展到建立黄埔军校,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⑦群众觉悟程度不同:人民觉悟提高,国民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愿望。
⑧斗争方式不同:辛亥革命是直接通过武装起义方式进行,主要依靠新军和革命党人的力量,国民革命采取工农运动和革命战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依靠军队力量,又依靠工农力量 .
33、试比较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在宗教改革主张和思想上的异同。
南京大学1998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五、简述路德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马丁·路德改革的背景
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发生在德意志呢?结合教材的内容,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德意志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二是教皇利用德意志的分裂和软弱,加强了对德意志的掠夺。这一时期德意志的白银产量很高,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货币单位),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每年税收额的20倍。德意志也成了被教会榨取最严重的地区,素有“教皇的乳牛”之称。这种搜刮,既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也不利于封建统治的财政收入,更恶化了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德意志和罗马教廷的矛盾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而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就成了宗教改革的导火线。1517年,为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路德明确断言《圣经》的权威至上,否认教皇权威;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每个信徒都可以直接与上帝相通,无需神甫作中介。即“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他还提出了简化宗教仪式,驱逐大主教会势力的主张。1520年,路德公开发起宗教改革,建议组织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马丁·路德所领导的宗教改革,客观上有反封建的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的要求。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首先打破了西欧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具有开拓性。路德的主张奠定了新教的理论基础。改革之后引起社会风气的一系列变化,减少了宗教节日,禁止朝拜圣像,废除神职人员独身等。这些加快了新教的传播。不久,法国人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两者的相同之处是,都否定了教皇的权威。加尔文的主张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的基础上。它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特别对法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34、简述二战结束以来苏美关系的演变历程。
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的演变(C)
黄安年文发表:《世界现代史史教学与研究》(2)/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编/1982年9月;学术交流网/美国论著研究/2005年5月16日网上首发
上接B篇
从1959年到1979年的二十年间,美苏在争夺和勾结中举行了八次政府首脑会谈。每次会谈的重要议题都有所谓核裁军。肯尼迪总统1961年1月20日就职演说时承认“双方都对致命的核力量的持续扩张感到应有的惊恐,但双方又都在争先恐后地改变这种制止人类发动最后战争的不稳定方面的恐怖均势。”
爱德华·特勒在《技术力量的不均衡》一文中评论说:“原子弹的存在意味着,大洋已不再是重要的屏障了。洲际进攻可以变成现实,而且迅速、可怕。最重要的事实是,战争的行动可以大大加速。美国历来在时间和距离上处于有利地位,现在这种有利地位已不复存在。”(彼·杜依格南、阿·拉布什卡:《八十年代的美国》第12l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中译本)
二十年美苏首脑会议的结果,不是核裁军而是核扩军。苏联的核军备已经接近并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如果将美苏战略力量作一粗略对比,潜舰弹道导弹1963年美国224枚,苏联104枚,1968年美国656枚,苏联12l枚。1978年美国仍为656枚夕苏联增加到1015枚。洲际弹道导弹1963年美国424枚,苏联只有90枚多苏联是858枚,1979美国仍为1054枚,苏联1400枚。在战术飞机和水平战舰方面,1968年美国占优势1978年苏联超过了美国。坦克数量l 9 6 8年美国8500辆,苏联32400辆。武装部队数量美国l 966 年350万人多苏联为340万人,而1979年美国减为232万人,苏联增加为440万人(1978年数字)。军费开支1979年苏联656亿美元,比美国高出二分之一。目前美国在核弹头方面尚占优势,1968年美国4300枚,苏联1300枚,1978年美国土1000枚,苏联4500枚。在中欧,从1973年以来裁军会议开了九年多,苏联的驻捷部队增加了一倍多,在东欧的坦克和装甲部队增加了三分之一,武器装备更新了一半,使裁军会议实际上变成了扩军会议。
由此可见,美苏天天讲“和平”实际上天天在备战,这是一种备战气氛时紧时松的“和平”。美苏天天叫裁军,实际上越裁越多。美苏核会谈和争夺结果使美国丧失了核优势。
在整个七十年代,美苏的争夺和勾结是交织在一起的。尼克松1973年2月3日,在致国会的信中所说:“在核时代中,害怕战争与希望和平这两种心理始终环绕着我们同苏联的关系旋转。我们两国日益增长的核武库多半是针锋相对的。单单我们一国,就有能力横越星球给予灾难性的危害。我们的意识形态是互相冲突的两国都有全球利益,这就引起了不少摩擦夕我们各自统率一个同盟,双方的盟国彼此敌对。因而夕我们两国关系一般总是敌对的。”“基本格局是全球紧张地夺取战术优势。”“在这种持续的竞争中,不会有永久的胜者”。他认为1972年美苏限制战略武器协定的签订和美苏关系原则的发表使美苏两国“都摆脱长久的对抗状态。我们已经从对抗走向谈判,接着又走向范围不断扩大的各种领域。”作为美国鼓吹缓和的产物,1973年7月召开了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1975年3月正式签署了《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最后文件》。苏联企图利用欧安会分化西欧,排挤美国在西欧的势力,使西方承认目前欧洲国家的边界,巩固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而美国则企图以“缓和”来“安抚”苏联,巩固美国在西欧的地位,并通过东西方人员,思想“自由交流”向苏联东欧集团渗透。因此,欧安会实际上是欧危会,是西方慕尼黑思想的产物。毛泽东同志在1970年11月说过:“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这两个超级大国互相勾结、互相争夺,妄图瓜分世界。”1976年2日,毛泽东同志又说:“美国在世界上有利益要保护,苏联要扩张,这个没法子改变。”这个论述为事实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七十年代一来,绥靖思潮在美国有了发展。它的典型代表是索南费尔特主义。1975年12月索南费尔特在伦敦美国驻欧洲各国大使会议上发表了美国对苏联和东欧政策的演说。他认为美国“无法阻止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出现。我们所做的是对发展和使用这个力量的方式施加影响。”“我们不仅能在一般意义上和它保持均势,而且能够影响它的缓和的全部意义就在这里。”他指出:“我们的政策必须是争取发生演变,使东欧人和苏联的关系成为有机的联系”,主张对苏联实行“贸易优惠”,“需要用它们来使苏联对西方进行种种依赖,与西方保持各种关系。”接着他于1976年4月16月又在海军学院发表了《核时代的美国和苏联》的演说,认为“苏联是一个永远竞争者,有时也是一个伙伴”,“美国必须能够同苏联合作,如果这种合作会促进共同利益的话。美国必须准备同苏联对抗,如果我们不得不这样做的话”,他主张“平衡将鼓励我们采取克制态度。”这些人们通称为索南费尔特主义反映了在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美国企图以牺牲中小国家的利益同苏联在欧洲划分势力范围以求得暂时的‘缓和’假想。美国当代问题研究所在《论美国在缓和后世界中的新作用》一书中评论索南费尔特主义时说,这种不要报酬的慷慨行为,正是慕尼黑协定遇到耻辱的命运后‘绥靖’一词所包含的意义。 (1980年中译本第16页)
七十年代,在美国以妥协退让求苟安一时的是大有人在的。过去对苏联采取强硬立场的尼克松、凯南是这类人物,基辛格也是这类人物,他在1975年12月伦敦使节会议上,主张“提供最优厚的奖励来促使苏联遵循一种温和的方针。”1977年凯南在《当前美国对外政治的现实——危险的阴云》一书中说:“今天,苏联和美国不会想,也不会希望牺牲对方来取得什么东西,它们之间也没有什么政治或思想分歧值得冒军事冲突的风险和牺牲。”并说:“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苏联在加强其政治军事力量方面发生了变化”,因而西方要“加强战略威慑力量”。他还认为,“有人担心当前有苏联突然袭击西欧北约国家的危险,这种担心近乎于一种想入非非,令人难以置信,”他呼吁西方人士“不要对军事的重要性着迷”。
在经济界,美国主张对苏联绥靖的势力也很强。19641975年上半年,苏联从西方借贷总额达到163亿美元,其中80%以上是七十年代借来的。近年来,苏联从美国进口了几千万吨粮食。美国的物资、技术和资金援助,成了苏联六十年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因素。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战争、革命与和平研究所》研究员安东尼·萨顿1976年在《悄悄的自杀——美国对莫斯科的军事援助》一书中引用了美国政府大量的解密文件、国会证词和苏联资料来证明,“今天苏联百分之九十的工艺技术来自西方”,“在始于赫鲁晓夫,后来由国务卿基辛格和党魁勃列日涅夫推向全盛时期的缓和阶段,我们用自己的工艺技术武装了一个敌人,它今天正在以其强大的武装来反对我们。”“我们不仅帮助他们建设,促成我们的灭亡,而且还用我们自己纳税人的钱作为贷款去资助他们。”
近年来,在美国和西方反对一味缓和,力主增强美国的防卫力量,警惕苏联扩张势头的呼声越来越高。强调要特别注视苏联在政治飞经济、军事、社会各个领域的扩张。前不久,英国保卫党参议员小温斯顿·丘吉尔在1982年2月6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著文分析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的演变,认为“缓和的十年”实际上是“绥靖的十年”,“按照克里姆林宫的观点,缓和根本不是一时减缓世界紧张局势的过程,只不过是一种伪装得很巧妙的苏联外交攻势”,“相当长时间内一直在军事核力量方面居于最高地位的美国已经肯定无疑地被苏联超过了。甚至在常规力量方面,就在不久前美国在兵力方面还与苏联旗鼓相当,现在它的兵力还不及苏联的一半。一度曾是强大的美国海军,到1980年时所拥有的军舰竞只有越南战争时期的一半了。”对于美国和西方某些人士的绥靖主义思潮,1977年11月1日我人民日报编辑部关于三个世界理论文章进行了中肯的评述,“西方有人正在对苏联采取绥靖主义政策。他们当中,有的人力图找出在苏联扩张和威胁面前妥协退让的‘理想’方案,抛出什么‘索南费尔特主义’一类主张,幻想以此满足侵略者欲望,至少苟安一时,有的人想用大宗贷款、大量贸易、共同开发、技术交流等来建立所谓和平合作,避免战争的‘物质基础’多有的人还想把苏联这股祸水引向东方,用牺牲别国的安全来摆脱自身危险。但是所有这些妙计,难道不都是过去战争历史上实行过并且彻底破产的方案的再版吗?”
在七十年代,不论是美苏争夺还是缓和,美苏双方都以对方为主要对手,但是苏联越来越处于有利地位。尼克松在1980年出版的《真正的战争》一书说:“对苏联来说,凡是妨害他们实现最高统治权——他们的霸权——的人,都是敌人。苏联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最后目标是它的主要对手美国。”“中国共产党人指责苏联谋求霸权,用霸权二字来形容苏联的目的,是十分贴切的。”他还说:“美国和苏联都成为全球性强国,在任何地方影响我们之间的力量对比的任何东西,也影响我们之间在每一个地方的力量对比,苏联人认识这一点,我们也必须认识这一点。”“苏联到1985年将拥有绝对的核优势,在地面部队方面拥有压倒优势,在海上力量方面至少均等。”“一言以蔽之:苏联将是头等强国,美国将成为二等强国。” (新华社出版1980年中译本第28、26、等页)英国史学家伊思·格雷在《斯大林一一历史人物》一书中也认为俄国人“最根本的政治目标是要美国承认苏联与美国地位相等一一从最广的政治和军事意义以及战略意义上说要地位相等,结束苏联在同美国的关系中所处的劣势地位。”(新华出版社1981年中译版第7页)实际上苏联的初步目标是和美国保持力量均衡,它的进一步目标要远远超过并最终击败美国。
美国的注意力一直倾注在美苏关系上。1972年2月9日,尼克松在向美国国会提出的
对外政策报告中提出:“核时代开始及来,世界对大决战的担心和对确立稳定的和平所抱的希望都是以美苏之间的关系为转移的”,“我们同苏联人的关系为一种不停顿的和危险的竞争所支配”,他说美苏“是意识形态上的敌手,今后仍将如此,”“我们是政治和军事上的竞争者,我们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不会对于对方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的进展漠然置之。”“我们各自站在一批国家的前列”,“我们各自拥有可怕的核力量,建立这种力量是为了对付对方力量中孕育着的威胁”,“我们都实行全球政策。”布热津斯基在1973年所写的《美苏关系》论文中认为“在当前世界形势下,总的来说,美苏争夺是不会终止的。”“苏联现领导利用越南战争在美国造成的恶果,利用一切使美国外交政策走向消极的倾向,企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建立的国际体系中的重要国家大挖美国的墙脚。”他认为美苏“两大国的争夺将贯穿整个七十年代,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过去更激烈、更复杂、范围更广大。”无论是争夺还是缓和,是美方进逼还是苏方反击,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一直是国家关系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线索。
1979年底,苏联乘美国忙于应付伊朗人质危机之隙,大举入侵阿富汗,这是苏联蓄谋已久的全球战略部署的重大措施,它使苏美争霸从“边缘地区”发展到“要害地带”,从而使美苏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美国当局开始改变了七十年代及来一味妥协的做法,显示了某些强硬姿态,作出了一些带战略性的重要调整。1980年1月21日,卡特在国情咨文中宣布了卡特主义,改变了“区域性冲突”中避免卷入的态度,他表示,“美国面临历史上最严重的挑战,波斯湾海湾地区如受威胁,美国将使用任何手段包括武力在内。”他在咨文中明确提出西欧、中东、波斯湾、西亚和远东三位一体而以波斯湾为核心,对于其中任何一个地区的威胁将影响其他两个地区的利益。”卡特更加强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对手,美苏竞争和对抗是时代的主要特点,从而结束了七十年代“缓和”的“蜜月时期”,开始了一定程度上杜鲁门主义的新的冷战对抗时期。
里根上台后,提出了要在国际上重振国威加强军备的主张,他说:“对于自由的敌人” (指苏联)“我们要提醒他们,我们将为和平进行谈判,将为和平牺牲多但是我们决不会为和平而投降,无论是现在或是将来永远郊不会这样做。”“为了取胜,如果必要,我们将维持足够的力量。”他宣布美国准备 “在任何有关美国切身利益的地方,打任何规模,任河样式的战争”,有人称为“新遏制政策”。但是,八十年代美国的“遏制”已非四十年代末期美国的遏制实力所能比拟,目前苏联的实力远比斯大林执政时期要强大,美国的绥靖思潮仍在不时影响着美国政府的决策。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l 9 8 0年编辑出版的《八十年代的美国》一书反映了美国国内主张对苏采取强硬措施的观点。该书的导言说:“八十年代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苏联的意图和战略作出估计”,“我们必须向苏联清楚地表明我们决心要保卫我们自己,我们的利益和我们盟国。”“必须作出巨大努力以遏制苏联的扩张
主义”。该书认为苏联的政策并未因为缓和而变得温和,因而我们必须对苏联进行一场政治经济战以约制它的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书中主张“美国对苏联的关系要达到两个主要目标:一是阻止苏联对美国采取直接的战争行动;二是阻止苏联可能采取的其他违背美国利益的行动,包括对美国及盟国使用战争威胁以获得政治上的让步。”
综上所述,战后三十年来,美苏关系不管是冷战还是缓和或者两者兼备,都是国家关系的主要矛盾,都对世界政局发生全局性影响,冷战或缓和只不过是美苏矛盾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美苏关系的发展对于八十年代世界政局仍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