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模拟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informationr 发表于 06-12-28 09:4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7年全国历史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历史学专业综合试卷[A]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已懂得人工取火D.掌握了磨制钻孔技术

  2、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9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3、隋唐时期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均田农民的身份是

  A.自耕农B.地主的佃农

  C.国家的佃农D.农奴

  4、澶渊之盟在客观上的重要作用是

  A.消除了民族矛盾B.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C.削弱了契丹势力D.维持了长期和平

  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废丞相,权归六部 B.设立厂卫

  C.设置军机处D.大兴文字狱

  6、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源于他的著作

  A.《明夷待访录》B.《日知录》

  C.《萍洲可谈》D.《詹曝杂记》

  7、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是

  A.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B.中国社会一半是半殖民地的,一半是半封建的

  C.独立主权部分丧失,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D.政治上半殖民地,经济上半封建

  8、“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是否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争

  B.南方、北方军阀之间的地盘之争

  C.国会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力之争

  D.美国、日本抢夺对华控制权之争

  9、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的是

  A.召开五届五中全会

  B.确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

  C.设立专门的防共委员会

  D.成立党政军一体化的国防委员会

  10、在全国基本上消灭了剥削和剥削阶级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全国大陆的解放

  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

  11、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组成第一等级婆罗门的是( )

  A.国王 B.武士 C.祭司 D.商人

  12、古代波斯大流士改革的内容有k^fB

  A. 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分为四等 B. 统一全国币制5~#

  C. 废除债务奴隶制 D. 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国家官职

  13、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I,I

  A. 查里曼 B. 克洛维 C.奥托一世 D.罗马教皇y

  14、日本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在_~&:

  A. 2世纪 B.3世纪 C.5世纪 D.645年>1

  15、下列航海家的远航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达·伽马到达印度 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③哥伦布到达美洲 ④麦哲伦环球航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16、“指导维也纳会议的原则有三个即正统主义、遏制和补偿”。其中“遏制”的对象主要是

  A.沙俄 B.法国 C.普鲁士 D.英国

  17、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准确的理解是

  A.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差距缩小

  B.列强推行武装干涉,殖民地国家完全失去独立

  C.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D.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

  18、巴黎和会上企图重建欧洲大陆霸权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 C.意大利D.美国

  19、二战中,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发生变化始于

  A.修改“中立法”B.发表大西洋宪章

  C.给予苏联军事、经济援助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0、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取得突破的领域是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C.遗传工程 D.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殷墟

  22、一条鞭法

  23、百日维新

  24、两个凡是

  25、伯里克利

  26、百年战争

  27、法西斯

  28、铁幕演说

  三、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公元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大英帝国向中国派出了马嘎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他名义是庆贺乾隆皇帝80寿辰,实际上是希望通过直接同中国皇帝谈判,要求开放通商口岸,扩大中英贸易。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当时对世界还是茫然的一无所知。乾隆断然拒绝了马嘎尔尼提出的全部要求。

  英国人在严密监视下离开北京起程回国。皇帝派出专使日夜兼程到各地传达他的命令:不准任何中国人接触英夷,违者严惩!

  马嘎尔尼在他的《纪实》中回顾了这段经历,他毫不留情地戳穿了“盛世”的神话,看出“盛世”背面的败亡之兆。他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转引自宁一、庞永三《中国人惹谁了?》一书

  (1)英国是在怎样背景下派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

  (2)乾隆皇帝又是在怎样背景下拒绝了马嘎尔尼提出的全部要求的?

  (3)你认为乾隆皇帝下令“不准任何中国人接触英夷。”是跟当时中国统治者奉行的哪些政策相一致?各举一例指出其在这些方面表现的具体历史事实。

  (4)这些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从今天看这段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0、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数字成为国际新闻热点。华尔街分析人士预测,中国很可能会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英国的麦迪森教授是国际权威的经济历史数据的考证专家,其学术成果是研究历史和经济学的重要依据。请根据下列《世界经济千年史》资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GDP数值及其占世界的比例(单位:1990年国际元)

  年份中国的GDP占世界的比例

  18202286亿32.9%

  19132413亿8.9%

  199838734亿11.5%

  材料二 1820年,中国的GDP数值位居世界首位,但与英国相比隐含着危机:从1700到1820年,英国的航运量占世界的比例从1/4增长到40%,并出现了蒸汽动力的船只。中国在造船技术的优势表现在郑和下西洋的航行中,在此之后就与世界隔绝了,技术优势也随之衰落了。英国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占63%,中国占1/4,英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增长了6倍,中国没有增长。

  材料三 西欧12国和美国的GDP占世界的比例

  1913年1950年1973年

  西欧12国31.1%24.1%22.8%

  美国19.1%27.3%22%

  回答:

  (1)据材料二,与同时期英国相比,中国主要差距表现在哪个方面?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根源。1820年中国GDP数值位居世界首位,反映出清朝时期怎样的历史特征?

  (2)有材料一显示,从1820年到1913年中国GDP数值有一定增长,但在世界的比例急剧下降,试从中外发展角度概括其历史原因有哪些?中国1998年的GDP较前提高了16倍,尤其最近20年发展迅速,你对此及对中国的发展前景怎样看法?

  (3)根据材料三中三个时期GDP峰值变化曲线,结合所学分析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简答题:31~3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

  31、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从西汉到隋唐的演变情况。

  32、比较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

  33、试比较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在宗教改革主张和思想上的异同。

  34、简述二战结束以来苏美关系的演变历程。
转自新浪网
沙发
zlmhly 发表于 06-12-28 10:19:08 | 只看该作者

好题

有没有带答案的历史试题呀
那样更好些
板凳
hantan042852 发表于 06-12-28 13:29:12 | 只看该作者

好人

[s:9]
地板
fahren 发表于 06-12-28 16:34:46 | 只看该作者
太像高考题了。
5#
国学 发表于 06-12-28 17:11:56 | 只看该作者
bacdc bcdbd
cbbcd bcbaa
两个凡是也敢考,出题的人怕是想掉脑袋了,学过历史的哪个不知道这是历史禁区,别忘记了,毛泽东诞辰会考这个


[ 本帖最后由 国学 于 2006-12-28 05:18 PM 编辑 ]
6#
国学 发表于 06-12-28 17:53:16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已懂得人工取火D.掌握了磨制钻孔技术

  2、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9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3、隋唐时期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均田农民的身份是

  A.自耕农B.地主的佃农

  C.国家的佃农D.农奴

  4、澶渊之盟在客观上的重要作用是

  A.消除了民族矛盾B.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C.削弱了契丹势力D.维持了长期和平

  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废丞相,权归六部 B.设立厂卫

  C.设置军机处D.大兴文字狱

  6、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源于他的著作

  A.《明夷待访录》B.《日知录》

  C.《萍洲可谈》D.《詹曝杂记》

  7、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是

  A.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B.中国社会一半是半殖民地的,一半是半封建的

  C.独立主权部分丧失,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D.政治上半殖民地,经济上半封建

  8、“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是否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争

  B.南方、北方军阀之间的地盘之争

  C.国会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力之争

  D.美国、日本抢夺对华控制权之争

  9、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的是

  A.召开五届五中全会

  B.确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

  C.设立专门的防共委员会

  D.成立党政军一体化的国防委员会

  10、在全国基本上消灭了剥削和剥削阶级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全国大陆的解放

  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

  11、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组成第一等级婆罗门的是( )

  A.国王 B.武士 C.祭司 D.商人

  12、古代波斯大流士改革的内容有k^fB

  A. 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分为四等 B. 统一全国币制5~#  

  C. 废除债务奴隶制 D. 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国家官职

  13、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I,I

  A. 查里曼 B. 克洛维 C.奥托一世 D.罗马教皇y

  14、日本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在:

  A. 2世纪 B.3世纪 C.5世纪 D.645年

  15、下列航海家的远航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达·伽马到达印度 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③哥伦布到达美洲 ④麦哲伦环球航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16、“指导维也纳会议的原则有三个即正统主义、遏制和补偿”。其中“遏制”的对象主要是

  A.沙俄 B.法国 C.普鲁士 D.英国

  17、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准确的理解是

  A.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差距缩小

  B.列强推行武装干涉,殖民地国家完全失去独立

  C.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D.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

  18、巴黎和会上企图重建欧洲大陆霸权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 C.意大利D.美国

  19、二战中,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发生变化始于

  A.修改“中立法”B.发表大西洋宪章

  C.给予苏联军事、经济援助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0、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取得突破的领域是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C.遗传工程 D.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殷墟  超纲题目,大纲范围为夏朝遗址

  22、一条鞭法  重点,古代经济史重要过程,一般不会名词解释

  23、百日维新 重点,近代政治变革,百日维新只是维新变法其中一点

  24、两个凡是 绝对不考,历史考试一般不涉及历史禁区

  25、伯里克利 应该是改革更重要

  26、百年战争 分三个阶段的话,很难记忆

  27、法西斯 太广,可以从罗马说起

  28、铁幕演说 太细,一般无话可说

  三、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公元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大英帝国向中国派出了马嘎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他名义是庆贺乾隆皇帝80寿辰,实际上是希望通过直接同中国皇帝谈判,要求开放通商口岸,扩大中英贸易。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当时对世界还是茫然的一无所知。乾隆断然拒绝了马嘎尔尼提出的全部要求。

  英国人在严密监视下离开北京起程回国。皇帝派出专使日夜兼程到各地传达他的命令:不准任何中国人接触英夷,违者严惩!

  马嘎尔尼在他的《纪实》中回顾了这段经历,他毫不留情地戳穿了“盛世”的神话,看出“盛世”背面的败亡之兆。他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转引自宁一、庞永三《中国人惹谁了?》一书

  (1)英国是在怎样背景下派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

  (2)乾隆皇帝又是在怎样背景下拒绝了马嘎尔尼提出的全部要求的?

  (3)你认为乾隆皇帝下令“不准任何中国人接触英夷。”是跟当时中国统治者奉行的哪些政策相一致?各举一例指出其在这些方面表现的具体历史事实。

  (4)这些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从今天看这段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进行期间,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一步加强.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英国很早就有打开中国门户的愿望.(3分)
(2)中国仍然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当时清朝表面上还能保持繁荣强盛的局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乾隆为首的清朝统治者看不到对外贸易带来的利益.(3分)
(3)清朝政府实行严格的闭关政策和文化禁锢政策.经济上,中国商人的出海贸易受到严格的限制,洋船来华贸易被限定在指定的港口收购.思想文化上,驱赶西洋人,断绝与西方的科学文化交往.(3分)
(4)后果:闭关自守政策限制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当西欧近代自然科学正在兴起,启蒙思想家十分活跃的时候,文化禁锢政策使得中国的学者还埋头在故纸堆里.终于埋下了衰败的种子,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可避免的拉开了.(3分)
启示:①在世界历史发生转折性变化的时候,能否跟上近代化的步伐,是决定国家前途的关键问题.(1分)②必须坚持对外开放.(1分)(如答出其它启示,只要正确,也给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30、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数字成为国际新闻热点。华尔街分析人士预测,中国很可能会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英国的麦迪森教授是国际权威的经济历史数据的考证专家,其学术成果是研究历史和经济学的重要依据。请根据下列《世界经济千年史》资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GDP数值及其占世界的比例(单位:1990年国际元)

  年份中国的GDP占世界的比例

  18202286亿32.9%

  19132413亿8.9%

  199838734亿11.5%

  材料二 1820年,中国的GDP数值位居世界首位,但与英国相比隐含着危机:从1700到1820年,英国的航运量占世界的比例从1/4增长到40%,并出现了蒸汽动力的船只。中国在造船技术的优势表现在郑和下西洋的航行中,在此之后就与世界隔绝了,技术优势也随之衰落了。英国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占63%,中国占1/4,英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增长了6倍,中国没有增长。

  材料三 西欧12国和美国的GDP占世界的比例

  1913年1950年1973年

  西欧12国31.1%24.1%22.8%

  美国19.1%27.3%22%

  回答:

  (1)据材料二,与同时期英国相比,中国主要差距表现在哪个方面?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根源。1820年中国GDP数值位居世界首位,反映出清朝时期怎样的历史特征?  

  (2)有材料一显示,从1820年到1913年中国GDP数值有一定增长,但在世界的比例急剧下降,试从中外发展角度概括其历史原因有哪些?中国1998年的GDP较前提高了16倍,尤其最近20年发展迅速,你对此及对中国的发展前景怎样看法?  

  (3)根据材料三中三个时期GDP峰值变化曲线,结合所学分析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1)差距:①英国开始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国仍处于农业文明.②中国在科技方面落后于工业革命开始后的英国.③英国开拓世界贸易,中国闭关自守.(6分)根源:英国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一百多年,中国依然处于落后的封建制度下.(3分)
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答出康乾盛世等亦给分)(3分)
(2)原因:由于列强的侵略和长期战乱,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虽然产生了近代工业,但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下,很难得到充分发展.(4分)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迅速发展,中国与之差距越来越大.(3分)
看法: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有所提高.但占世界的比例增长有限,发展潜力巨大.(4分)
(3)影响:①20世纪初,西欧的经济远高于美国,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3分)②二战后,美国凭借着经济上的优势,称霸资本主义世界.(3分)③1973年,西欧经济开始赶上和超过美国,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3分)
  四、简答题:31~3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

  31、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从西汉到隋唐的演变情况。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江苏/尹圣久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1. 王位世袭制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 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3.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4. 科举制

第一,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隋朝兴起: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明显区别是选拔官吏不再以家族名望而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选官的权力不在地方而是收归中央。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的一大进步:它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实质上反映了隋唐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需要指出的是,科举制虽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但它仍然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

第二,宋朝科举制的发展。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也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统治基础,还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第三,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变化。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解释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不能随意发挥。八股取士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制度,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清末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科举制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32、比较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

国民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①性质相同: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后果相同:都获得巨大功绩,前者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后者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最终都失败了。

③失败原因相同:被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镇压。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②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革命是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的。

③革命成果不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国民革命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统治。

④群众基础不同:辛亥革命只靠革命党的力量,国民革命中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

⑤革命纲领方面:从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明确反帝反封建。

⑥革命武装方面:由没有自己的军队,发展到建立黄埔军校,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⑦群众觉悟程度不同:人民觉悟提高,国民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愿望。

⑧斗争方式不同:辛亥革命是直接通过武装起义方式进行,主要依靠新军和革命党人的力量,国民革命采取工农运动和革命战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依靠军队力量,又依靠工农力量 .


  33、试比较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在宗教改革主张和思想上的异同。

南京大学1998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五、简述路德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马丁·路德改革的背景
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发生在德意志呢?结合教材的内容,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德意志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二是教皇利用德意志的分裂和软弱,加强了对德意志的掠夺。这一时期德意志的白银产量很高,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货币单位),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每年税收额的20倍。德意志也成了被教会榨取最严重的地区,素有“教皇的乳牛”之称。这种搜刮,既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也不利于封建统治的财政收入,更恶化了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德意志和罗马教廷的矛盾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而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就成了宗教改革的导火线。1517年,为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路德明确断言《圣经》的权威至上,否认教皇权威;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每个信徒都可以直接与上帝相通,无需神甫作中介。即“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他还提出了简化宗教仪式,驱逐大主教会势力的主张。1520年,路德公开发起宗教改革,建议组织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马丁·路德所领导的宗教改革,客观上有反封建的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的要求。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首先打破了西欧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具有开拓性。路德的主张奠定了新教的理论基础。改革之后引起社会风气的一系列变化,减少了宗教节日,禁止朝拜圣像,废除神职人员独身等。这些加快了新教的传播。不久,法国人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两者的相同之处是,都否定了教皇的权威。加尔文的主张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的基础上。它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特别对法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34、简述二战结束以来苏美关系的演变历程。

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的演变(C)

黄安年文发表:《世界现代史史教学与研究》(2)/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编/1982年9月;学术交流网/美国论著研究/2005年5月16日网上首发

上接B篇

从1959年到1979年的二十年间,美苏在争夺和勾结中举行了八次政府首脑会谈。每次会谈的重要议题都有所谓核裁军。肯尼迪总统1961年1月20日就职演说时承认“双方都对致命的核力量的持续扩张感到应有的惊恐,但双方又都在争先恐后地改变这种制止人类发动最后战争的不稳定方面的恐怖均势。”

爱德华·特勒在《技术力量的不均衡》一文中评论说:“原子弹的存在意味着,大洋已不再是重要的屏障了。洲际进攻可以变成现实,而且迅速、可怕。最重要的事实是,战争的行动可以大大加速。美国历来在时间和距离上处于有利地位,现在这种有利地位已不复存在。”(彼·杜依格南、阿·拉布什卡:《八十年代的美国》第12l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中译本)

二十年美苏首脑会议的结果,不是核裁军而是核扩军。苏联的核军备已经接近并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如果将美苏战略力量作一粗略对比,潜舰弹道导弹1963年美国224枚,苏联104枚,1968年美国656枚,苏联12l枚。1978年美国仍为656枚夕苏联增加到1015枚。洲际弹道导弹1963年美国424枚,苏联只有90枚多苏联是858枚,1979美国仍为1054枚,苏联1400枚。在战术飞机和水平战舰方面,1968年美国占优势1978年苏联超过了美国。坦克数量l 9 6 8年美国8500辆,苏联32400辆。武装部队数量美国l 966 年350万人多苏联为340万人,而1979年美国减为232万人,苏联增加为440万人(1978年数字)。军费开支1979年苏联656亿美元,比美国高出二分之一。目前美国在核弹头方面尚占优势,1968年美国4300枚,苏联1300枚,1978年美国土1000枚,苏联4500枚。在中欧,从1973年以来裁军会议开了九年多,苏联的驻捷部队增加了一倍多,在东欧的坦克和装甲部队增加了三分之一,武器装备更新了一半,使裁军会议实际上变成了扩军会议。

由此可见,美苏天天讲“和平”实际上天天在备战,这是一种备战气氛时紧时松的“和平”。美苏天天叫裁军,实际上越裁越多。美苏核会谈和争夺结果使美国丧失了核优势。

在整个七十年代,美苏的争夺和勾结是交织在一起的。尼克松1973年2月3日,在致国会的信中所说:“在核时代中,害怕战争与希望和平这两种心理始终环绕着我们同苏联的关系旋转。我们两国日益增长的核武库多半是针锋相对的。单单我们一国,就有能力横越星球给予灾难性的危害。我们的意识形态是互相冲突的两国都有全球利益,这就引起了不少摩擦夕我们各自统率一个同盟,双方的盟国彼此敌对。因而夕我们两国关系一般总是敌对的。”“基本格局是全球紧张地夺取战术优势。”“在这种持续的竞争中,不会有永久的胜者”。他认为1972年美苏限制战略武器协定的签订和美苏关系原则的发表使美苏两国“都摆脱长久的对抗状态。我们已经从对抗走向谈判,接着又走向范围不断扩大的各种领域。”作为美国鼓吹缓和的产物,1973年7月召开了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1975年3月正式签署了《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最后文件》。苏联企图利用欧安会分化西欧,排挤美国在西欧的势力,使西方承认目前欧洲国家的边界,巩固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而美国则企图以“缓和”来“安抚”苏联,巩固美国在西欧的地位,并通过东西方人员,思想“自由交流”向苏联东欧集团渗透。因此,欧安会实际上是欧危会,是西方慕尼黑思想的产物。毛泽东同志在1970年11月说过:“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这两个超级大国互相勾结、互相争夺,妄图瓜分世界。”1976年2日,毛泽东同志又说:“美国在世界上有利益要保护,苏联要扩张,这个没法子改变。”这个论述为事实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七十年代一来,绥靖思潮在美国有了发展。它的典型代表是索南费尔特主义。1975年12月索南费尔特在伦敦美国驻欧洲各国大使会议上发表了美国对苏联和东欧政策的演说。他认为美国“无法阻止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出现。我们所做的是对发展和使用这个力量的方式施加影响。”“我们不仅能在一般意义上和它保持均势,而且能够影响它的缓和的全部意义就在这里。”他指出:“我们的政策必须是争取发生演变,使东欧人和苏联的关系成为有机的联系”,主张对苏联实行“贸易优惠”,“需要用它们来使苏联对西方进行种种依赖,与西方保持各种关系。”接着他于1976年4月16月又在海军学院发表了《核时代的美国和苏联》的演说,认为“苏联是一个永远竞争者,有时也是一个伙伴”,“美国必须能够同苏联合作,如果这种合作会促进共同利益的话。美国必须准备同苏联对抗,如果我们不得不这样做的话”,他主张“平衡将鼓励我们采取克制态度。”这些人们通称为索南费尔特主义反映了在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美国企图以牺牲中小国家的利益同苏联在欧洲划分势力范围以求得暂时的‘缓和’假想。美国当代问题研究所在《论美国在缓和后世界中的新作用》一书中评论索南费尔特主义时说,这种不要报酬的慷慨行为,正是慕尼黑协定遇到耻辱的命运后‘绥靖’一词所包含的意义。 (1980年中译本第16页)

七十年代,在美国以妥协退让求苟安一时的是大有人在的。过去对苏联采取强硬立场的尼克松、凯南是这类人物,基辛格也是这类人物,他在1975年12月伦敦使节会议上,主张“提供最优厚的奖励来促使苏联遵循一种温和的方针。”1977年凯南在《当前美国对外政治的现实——危险的阴云》一书中说:“今天,苏联和美国不会想,也不会希望牺牲对方来取得什么东西,它们之间也没有什么政治或思想分歧值得冒军事冲突的风险和牺牲。”并说:“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苏联在加强其政治军事力量方面发生了变化”,因而西方要“加强战略威慑力量”。他还认为,“有人担心当前有苏联突然袭击西欧北约国家的危险,这种担心近乎于一种想入非非,令人难以置信,”他呼吁西方人士“不要对军事的重要性着迷”。

在经济界,美国主张对苏联绥靖的势力也很强。19641975年上半年,苏联从西方借贷总额达到163亿美元,其中80%以上是七十年代借来的。近年来,苏联从美国进口了几千万吨粮食。美国的物资、技术和资金援助,成了苏联六十年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因素。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战争、革命与和平研究所》研究员安东尼·萨顿1976年在《悄悄的自杀——美国对莫斯科的军事援助》一书中引用了美国政府大量的解密文件、国会证词和苏联资料来证明,“今天苏联百分之九十的工艺技术来自西方”,“在始于赫鲁晓夫,后来由国务卿基辛格和党魁勃列日涅夫推向全盛时期的缓和阶段,我们用自己的工艺技术武装了一个敌人,它今天正在以其强大的武装来反对我们。”“我们不仅帮助他们建设,促成我们的灭亡,而且还用我们自己纳税人的钱作为贷款去资助他们。”

近年来,在美国和西方反对一味缓和,力主增强美国的防卫力量,警惕苏联扩张势头的呼声越来越高。强调要特别注视苏联在政治飞经济、军事、社会各个领域的扩张。前不久,英国保卫党参议员小温斯顿·丘吉尔在1982年2月6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著文分析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的演变,认为“缓和的十年”实际上是“绥靖的十年”,“按照克里姆林宫的观点,缓和根本不是一时减缓世界紧张局势的过程,只不过是一种伪装得很巧妙的苏联外交攻势”,“相当长时间内一直在军事核力量方面居于最高地位的美国已经肯定无疑地被苏联超过了。甚至在常规力量方面,就在不久前美国在兵力方面还与苏联旗鼓相当,现在它的兵力还不及苏联的一半。一度曾是强大的美国海军,到1980年时所拥有的军舰竞只有越南战争时期的一半了。”对于美国和西方某些人士的绥靖主义思潮,1977年11月1日我人民日报编辑部关于三个世界理论文章进行了中肯的评述,“西方有人正在对苏联采取绥靖主义政策。他们当中,有的人力图找出在苏联扩张和威胁面前妥协退让的‘理想’方案,抛出什么‘索南费尔特主义’一类主张,幻想以此满足侵略者欲望,至少苟安一时,有的人想用大宗贷款、大量贸易、共同开发、技术交流等来建立所谓和平合作,避免战争的‘物质基础’多有的人还想把苏联这股祸水引向东方,用牺牲别国的安全来摆脱自身危险。但是所有这些妙计,难道不都是过去战争历史上实行过并且彻底破产的方案的再版吗?”

在七十年代,不论是美苏争夺还是缓和,美苏双方都以对方为主要对手,但是苏联越来越处于有利地位。尼克松在1980年出版的《真正的战争》一书说:“对苏联来说,凡是妨害他们实现最高统治权——他们的霸权——的人,都是敌人。苏联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最后目标是它的主要对手美国。”“中国共产党人指责苏联谋求霸权,用霸权二字来形容苏联的目的,是十分贴切的。”他还说:“美国和苏联都成为全球性强国,在任何地方影响我们之间的力量对比的任何东西,也影响我们之间在每一个地方的力量对比,苏联人认识这一点,我们也必须认识这一点。”“苏联到1985年将拥有绝对的核优势,在地面部队方面拥有压倒优势,在海上力量方面至少均等。”“一言以蔽之:苏联将是头等强国,美国将成为二等强国。” (新华社出版1980年中译本第28、26、等页)英国史学家伊思·格雷在《斯大林一一历史人物》一书中也认为俄国人“最根本的政治目标是要美国承认苏联与美国地位相等一一从最广的政治和军事意义以及战略意义上说要地位相等,结束苏联在同美国的关系中所处的劣势地位。”(新华出版社1981年中译版第7页)实际上苏联的初步目标是和美国保持力量均衡,它的进一步目标要远远超过并最终击败美国。

美国的注意力一直倾注在美苏关系上。1972年2月9日,尼克松在向美国国会提出的
对外政策报告中提出:“核时代开始及来,世界对大决战的担心和对确立稳定的和平所抱的希望都是以美苏之间的关系为转移的”,“我们同苏联人的关系为一种不停顿的和危险的竞争所支配”,他说美苏“是意识形态上的敌手,今后仍将如此,”“我们是政治和军事上的竞争者,我们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不会对于对方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的进展漠然置之。”“我们各自站在一批国家的前列”,“我们各自拥有可怕的核力量,建立这种力量是为了对付对方力量中孕育着的威胁”,“我们都实行全球政策。”布热津斯基在1973年所写的《美苏关系》论文中认为“在当前世界形势下,总的来说,美苏争夺是不会终止的。”“苏联现领导利用越南战争在美国造成的恶果,利用一切使美国外交政策走向消极的倾向,企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建立的国际体系中的重要国家大挖美国的墙脚。”他认为美苏“两大国的争夺将贯穿整个七十年代,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过去更激烈、更复杂、范围更广大。”无论是争夺还是缓和,是美方进逼还是苏方反击,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一直是国家关系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线索。

1979年底,苏联乘美国忙于应付伊朗人质危机之隙,大举入侵阿富汗,这是苏联蓄谋已久的全球战略部署的重大措施,它使苏美争霸从“边缘地区”发展到“要害地带”,从而使美苏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美国当局开始改变了七十年代及来一味妥协的做法,显示了某些强硬姿态,作出了一些带战略性的重要调整。1980年1月21日,卡特在国情咨文中宣布了卡特主义,改变了“区域性冲突”中避免卷入的态度,他表示,“美国面临历史上最严重的挑战,波斯湾海湾地区如受威胁,美国将使用任何手段包括武力在内。”他在咨文中明确提出西欧、中东、波斯湾、西亚和远东三位一体而以波斯湾为核心,对于其中任何一个地区的威胁将影响其他两个地区的利益。”卡特更加强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对手,美苏竞争和对抗是时代的主要特点,从而结束了七十年代“缓和”的“蜜月时期”,开始了一定程度上杜鲁门主义的新的冷战对抗时期。

里根上台后,提出了要在国际上重振国威加强军备的主张,他说:“对于自由的敌人” (指苏联)“我们要提醒他们,我们将为和平进行谈判,将为和平牺牲多但是我们决不会为和平而投降,无论是现在或是将来永远郊不会这样做。”“为了取胜,如果必要,我们将维持足够的力量。”他宣布美国准备 “在任何有关美国切身利益的地方,打任何规模,任河样式的战争”,有人称为“新遏制政策”。但是,八十年代美国的“遏制”已非四十年代末期美国的遏制实力所能比拟,目前苏联的实力远比斯大林执政时期要强大,美国的绥靖思潮仍在不时影响着美国政府的决策。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l 9 8 0年编辑出版的《八十年代的美国》一书反映了美国国内主张对苏采取强硬措施的观点。该书的导言说:“八十年代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苏联的意图和战略作出估计”,“我们必须向苏联清楚地表明我们决心要保卫我们自己,我们的利益和我们盟国。”“必须作出巨大努力以遏制苏联的扩张
主义”。该书认为苏联的政策并未因为缓和而变得温和,因而我们必须对苏联进行一场政治经济战以约制它的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书中主张“美国对苏联的关系要达到两个主要目标:一是阻止苏联对美国采取直接的战争行动;二是阻止苏联可能采取的其他违背美国利益的行动,包括对美国及盟国使用战争威胁以获得政治上的让步。”

综上所述,战后三十年来,美苏关系不管是冷战还是缓和或者两者兼备,都是国家关系的主要矛盾,都对世界政局发生全局性影响,冷战或缓和只不过是美苏矛盾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美苏关系的发展对于八十年代世界政局仍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7#
adamdou 发表于 06-12-28 17:56:3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国学你的答案考试根本就不行啊,太多了,太复杂了
8#
国学 发表于 06-12-28 17:57:49 | 只看该作者
黄安年 [世界现代史史教学与研究]

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的演变(A)

黄安年文发表:《世界现代史史教学与研究》(2)/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编/1982年9月;学术交流网/美国论著研究/2005年5月16日网上首发


[学术交流网2005年5月16日说明:本文发表在23年前,说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到20世纪80年代前的美苏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7年来,美苏关系是国家关系的主要线索,也是一个主要矛盾。它贯穿于战后世界历史的始终,并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它影响着世界的全局,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看作为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主线。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极为复杂,我们综观战后国际政局的变迁不难发现,美苏关系是国家关系的主线。对于这一点一般说来学术界分歧意见并不很多,但是它是否贯穿于战后历史的始终,看法却不大相同,问题主要都集中在战后初期国家关系主要矛盾是美苏矛盾更尖锐还是英美牙矛盾超过了美苏矛盾。

一种意见认为战后初期国家关系的主要矛盾是美英矛盾。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有人认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比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为剧烈”,“这些同志错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在实际上是比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更加剧烈”。(《斯大林文选》第596、598页)苏联不少史学家都持这一观点,如列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美矛盾》一书中就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斗争和矛盾目前比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剧烈。”(世界知识社1956年中译本第9页)1947年初陆定一在《关于战后国际形势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解释》中已经提出“美苏之间的矛盾,虽然是世界的基本矛盾之一,却不是紧迫的矛盾,即不是当前政治形势中的主要矛盾。”他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的实际政治中的主要矛盾”,“不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也不是在苏美之间”。认为“美苏矛盾是主要的,英美矛盾和中美矛盾是次要的”是“中外反动派蛇武断宣传”。(1947年1月4、5日《解放日报》)。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史表明,尽管英美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有激烈的争夺,但是当时英美关系的主要趋势是联合反苏。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杜鲁门的亲自陪同下,跑到密苏里富尔敦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铁幕演说就是有力的证明。在这篇演说中,他呼吁“以英联邦与英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建立特殊的关系”,以反对苏联的扩张。1951年丘吉尔执政时更明确提出“三环外交”,其中以保持英美特殊关系为主要的一环。战后初期英美在全球范围冲突的广度和深度都没有超过美苏矛盾。

另一种意见认为战后初期国家关系的主要线索和主要矛盾是美苏矛盾而不是英美矛盾。美苏矛盾不仅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美英矛盾而且以冷战对抗的形式尖锐地表现出来,这种冷战对抗并不是在英美之间而是在美苏之间,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不过,当时美苏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区域性特点。就是说在欧洲主要是美苏矛盾而不是美英矛盾或苏英矛盾。在亚洲主要是美国和当时苏联支持下中国的矛盾而不是美英矛盾。但在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美苏冲突尚不明显。

在战后初期,美苏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被美国的霸权主义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霸权主义的矛盾所掩盖。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不仅同苏联发生了尖锐的冲突而且处于全世界革命人民的对立面。美国《幸福》、《生活》和《时代》杂志主编亨利·卢斯在1941年就提出了“美国世纪”的纲领。他说:“1919年,我们本来拥有史无前例的实现世界领导权的绝妙机会,正如俗话所说的装在银盘里奉献给我们的绝妙机会。我们当时不懂得这种机会。威尔逊没有抓住。我们把它丢掉了。,这种机会继续存在。我们在二十年代错过了这个机会,而在三十年代的混乱里我们又破坏了这个机会。.......罗斯福应当作到威尔逊所没有作到的。让我们看看十二世纪吧。这是我们的世纪。说它是我们的,不仅是指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纪;说它是我们的,还因为这是美国成为世界统治力量的第一个世纪。”杜鲁门在继任美国总统后不久,告诉一位来访者说;“俄国人不久会被放到他们应坐的座位上去的,然后美国将领导世界,按照确当的方式去管理世界。”(威廉·斯《美国外交的悲剧》第168页)

美国统治者在战后初期不止一次地表示了称霸世界的野心。1945年在波茨坦,国务卿贝尔纳斯对H·H.阿诺德将军吐露:“现在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不是要设法有一个能保证民主制度安全的世界,倒是要有一个能保证美国安全的世界。”同年12月2 9月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说:“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次年4月6日,他在芝加哥发表演说时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来,“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经济的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战后初期,苏联处于代表世界各国人民反事利益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为首地位。尽管美苏争夺格局实际上在战后初期已经初步奠定,我们在谈到早期美苏矛盾时不应同六十年代以来的美苏争霸在性质上相混淆。

有一种看法以为肯定美苏矛盾是战后初期的主要矛盾这就是为帝国主义制造的战争“烟幕”所迷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美苏矛盾当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冷战对抗而不是诉诸热战。我们肯定美苏矛盾是主要矛盾并不是断言美苏战争马上爆发,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并不要求在国际关系上一定诉诸战争,国际战争也不必然首先表现在两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就开始于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之间,大战间苏联和美英也建立了联合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战后历史也说明美苏矛盾时而冷战对抗时而缓和争夺,但维系了一个三十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还没有爆发战争,但是一直是主要矛盾。


(二)

紧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呈现了四种发展的可能:维系战时的联盟关系,诉诸战争;冷战对抗,缓和绥靖。随着美英苏联合先后战胜德、日法西斯,美苏战时联盟关系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当时苏联的国力受到很大削弱,而美国的国内、国际条件并不具备发动对苏战争的条件。在美苏力量悬殊情况下,虽然苏联有意对美国采取缓和政策,但是美国咄咄逼人连连进攻,要建立美苏缓和和绥靖关系也很困难,因此,冷战对抗局面是战后初期美苏关系史的必然产物,它不是某一国主观意愿的产物。

美国有一派历史学家把发动美苏冷故的责任归于苏联和斯大林,认为由于苏联扩张迫使美国作出了反应。而另一派史学则认为冷战是美国杜鲁门政府对内对外政策的需要,如果罗斯福不去世,兴许不会发生冷战。

诚然,挑起冷战的是美国政府,被迫作出反应的是苏联。不过冷战起源不在战后而在战事临近结束时。还在1945年1月6日,罗斯福总统在谈到联合国家时就说过:“我们愈快要把敌人消灭,胜利者彼此的分歧便愈要显著。”(贝尔纳斯《当代美苏外交记实》1946年独立出版社中译本第67页)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结束时曾说:“在作战时期,每人都明白共同打倒敌人底目的,能团结一致。困难问题是在战争以后,各种不同的利害盟国的团结分裂。”(同上,第5l一一52页)贝尔纳斯在回忆录中断定外界传可把说美苏关系恶化发生在罗斯福死后是“完全不可靠”的。他说1945年初罗斯福已得出结论“要想找一个方法来和苏联相处很不容易”。1945年4月6日即在罗斯福逝世前夕,罗斯福在给丘吉尔的电报中就丘吉尔提出对俄国人“采取坚定和不客气的立场”的劝说,表示强烈支持;认为“我们决不让别人产生一种错误印象,以为我们是胆怯怕事”

杜鲁门总统上任后才24小时,就密告国务卿说:“我们要顶住俄国人”。(斯退丁纽斯文件,《个人日历记事》,1945年4月13日),1945年4月23日莫洛托夫到旧金山参加
联合国成立大会,杜鲁门当面向他表示,“由于苏联在波兰政府的性质上未能贯彻执行在雅尔塔达成的协议,美国对此是不愉快的。”在旧金山会议上美苏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程序、波兰、阿根廷代表权问题上发生了尖锐的争吵。5月8日美国突然停止执行“租借法案”以致运往苏联的货船折回美国,7月底美苏在波茨坦会议上又有一系列交锋,这些都说明美苏关系还在战争结束前已开始恶化。贝尔纳斯认为1945年“苏联向外扩展的迹象日形显著”,他提到苏联要求的关于干岛群岛、库页岛、大连及旅顺港的雅尔塔协定。在波茨坦夕苏联要求给予波兰以德国东部之大部分,以补偿苏联拿去的寇松线以东的波兰领土以对哥尼斯堡的要求,对共管鲁尔区的要求多及管制达达尼尔的要求。她决计控制巴尔干各国的野心已极显然”《当代美苏外交纪实》第96-97页)他以认为“国内各界没有象总统和我在波茨坦得到的对苏联野心的明确概念”,“波茨坦以后我们相戒公开表示我们的关切”,“决计不再让步”。(同上第110页)。

就在美国第二颗原子弹扔在长崎那一天,杜鲁门就宣布“东欧国家不是任何一个大国的势力范围”。1945年9月11日,即将退休的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就控制原子弹的行动向杜鲁门总统递交了一份备忘录,提出已经结为伙伴的英美“除非在合作和信任的基础上自动地邀请苏联参与这一伙伴地位,我们势将继续保持一个拥有这种武装的盎格鲁撒克逊集团联合反对苏联的局面,”(戴维·霍罗威茨:《美国冷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中译本第239页)据杜鲁门女儿玛格丽特·杜鲁门在回忆录中披露的1945年12月底,杜鲁门给贝尔纳斯的亲笔信说:“我厌倦于迁就苏联人。”1945年底到1946年初,美苏在伊朗进行激烈争夺。杜鲁门表示,“我们也许要跟俄国人在伊朗问题上要发生战争”这些都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大国的战时合作关系已经开始破裂,美苏间已经成为彼此对抗的冷战关系。

1946年初,美国参议员巴鲁克在演说时提出“美国正处在冷战方酣之中”,“冷战”一词第一次公开出现,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按美国政府的要求向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八千字的电报,电报对战后苏联对外政策及美国的应策提出了意见,他主张美国应采用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复,局部武装干涉和持续政治冷战的办法来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1947年7月他在《外交季刊》上化名X发表了《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系统地论述了对俄国扩张倾向力口以遏制的政策,文章主张美国要大大增强苏联在执行政策时受到的压力,迫使苏联“促进某种趋势夕这一种趋势最终必导致苏维埃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软化。”1947年政治家李普曼出版了《冷战: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一书,冷战作为政治术语遂被普遍采用,李普曼在文章中认为X署名文章,“是说明美国外交政策的来源,至少是美国外交政策中所谓杜鲁门主义那一部分所根据的设想、估计和结论。”他并不同意凯南的遏制政策,因为,“要是执行这个政策,只能靠招募、津贴和支持一支由卫星国、附庸、仆从和傀儡所组成的杂牌军”,而要这样做,“不可避免地意味着不断干涉所有那些号称在‘遏制’苏联的国家”,他主张用脱离接触政策代替遏制政策,

如前所述。美苏冷战还在战后处理遗留问题时已经孕育了,但是,冷战的全面发展还是1947年以后的事,在丘吉尔铁幕演说后不到十天。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在同《真
理报》记者话时说:“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他正在敲起警钟,诉诸武力”,他在谈话中强调苏联和东欧国家建立“睦邻关系”的重要,他说:“德国人侵入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德国人所以能经过这些国家侵入苏联夕是因为在这些国家中,当时存在着敌视苏联的政府,”“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善意态度的政府,”(《斯大林文选》第462、464-465页)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致国会两院的咨文中宣称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营垒,“极权主义”涸“危害着咨美国的安全,要美国承担责任,通过经济和财政援助的途径,“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行的征服活动”,他还宣布要“立即采用果断的行动”,作为“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不论什么地方,不断直接或间接侵略夕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这篇咨文被人们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是一个称霸世界的宣言,标志着美苏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美苏冷战的全面铺开。

杜鲁门主义发表前夕艾奇逊曾告诉过奥本海默:“我们正进入和苏联对峙的关系之中”。苏联为了抵制销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于1947年9月22-27日,在波兰西里西亚的一个小温泉场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通,过了和杜鲁门主义相对立的《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宣言说:“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形成了:一方面是苏联和其他民主国家底政策,目的在于摧毁帝国主义和巩固民主:另一方面是美国和英国底政策,目的在于加强帝国主义和绞杀民主。”“这样,两个阵营形成了: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宣言还指出:“杜鲁门——马歇尔计划,不过是美国在世界各地执行的全球扩张政策的总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这个总计划中的欧洲一章而已。”(《共产党情报局会议文件集》,第5-8页)这样,美苏对抗的政治局面由杜鲁门主义和情报局宣言而确定下来,只是美国以西方代表身份出现,苏联以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代表身份出现。

1947年6月5日,国务卿马歇尔选择了哈佛大学发表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宣布“任何愿意协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都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我们的援助。此外,任何为了政治或其它目的而企图延长人类痛苦的政府、政党和集团,都将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对”。1948年4月3日,杜鲁门正式签署了国会通过的欧洲复兴法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美苏冷战关系的经济表现。是“反苏的杜鲁门主义推进一步”。(英国普列特:《美国与战后世界》,1948年世界知识社中译本第86页)

为了“坚决反对马歇尔计划”,针对“美国和西欧其他某些国家在事实上一直抵制各人民民主国家及苏联的贸易关系”,1949年1月25日,苏联同保、罗、匈、波、捷六国缔结协定,决定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阿尔巴尼亚、东德随后相继加入。这样在欧洲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的对立实际上形成了两个平行的互相排斥的国际市场。
上接A篇

1948年7月开始,美国售加拿大同布鲁塞尔条约五国(英、法、比、荷、卢)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讨论缔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问题。到1949年3月,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巳先后决定加入北约组织。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十国外长在华盛顿国务院会议大厅,正式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明确规定:“对于欧洲北美之一个
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缔约国“可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行动”。1952年2月希腊、士耳其参加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4年10月23日,美
英法和西德签署了吸收西德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巴黎协定;允许西德建立一支五十万人的军队。该协定于1955年5月5日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当时是以苏联和民主进步力量为目标的侵略性军事集团,而它的主要攻击对象是苏联。

当时美国统治集团的言行一直以苏联为主要敌人。1949年底,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在一次美国众院军事委员会上演说时表示“俄国人在未来的若干年中是我们唯一可能的敌人。”(科里昂诺夫:《美帝国主义是各国人民底仇敌》,三联书店1952年中译本第125页)1950年2月16日艾寄逊在西弗吉吉亚州的惠林城(一周前麦卡锡参议员在这里指控国务院内暗藏着共产党人)发表演说,认为“我们从严峻的经验中发现,同苏联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建立实力地位。”(转自霍罗威茨:《美国冷战期间的外交政策》第87-88页)乔治·凯南1955年在他的《1900——1950年的美国外交》一书中认为:“只有以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以此来大大增强苏联在执行政策时受到的压力。”从1950——1954年间,美国同世界上49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实际上由美国控制的双边或多边共同防御条约,其矛头主要是针对苏联和中国的。有的历史学者评论说:“这样的‘军事条约’一个又一个,一环扣一环,成为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美国人在世界范围内维系其霸权,推行其冷战政策的主要战略部署”。(黄枝连:《美国二O三年》下卷第599页,香港中流出版公司,1980年版)

为了防范美国纠集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他成员国对苏联及其东欧盟国的侵略,苏联同波、捷、罗、保、匈、东德、阿尔巴尼亚八国于1955年5月11日-14日在华沙开会(欧洲国家保障欧洲和平和安全的第二次会议)正式缔结了八国友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条约规定“如缔约国遭到欧洲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武装进攻,各缔约国应以一切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给被进攻的国家以援助”,条约还规定设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统帅根据协议拨归其指挥各国武装部队。于是在欧洲出现了两个完全对立的军事集团。1975年在华沙条约期满间,华约与会决定条约继续生效,直到北约组织解散。


(三)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68年前后苏联演变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美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冷战。总的来说,在此期间美处战略进攻态势,但攻中有守。可以说美国制造的“共产主义威胁”的舆论是用以掩盖美苏矛盾,控制中间地带的烟幕,苏联宣传的英美矛盾大于美苏矛盾的舆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用以掩盖美苏矛盾的烟幕。

美苏各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争夺的重点一直在欧洲。这是因为在政治上,控制了欧洲就占有了超过对方的压倒优势,就不仅能称霸世界,而且能左右世界政局。在经济上,控制了欧洲就可以牵动全球经济,美苏两国最大经济利益都在欧洲。美国的传统市场、主要盟国、外贸、对外投资和对外援助都以欧洲尤其是以西欧为主。苏联则在东欧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要保护。在战略上,欧洲是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战场,也可能是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地源地。从美国的观点看,西欧是通向欧亚非大陆的门户和推进东欧的桥头堡。尼克松说:“美国离不开欧洲,就如离不开阿拉斯加一样”。从苏联的观点看,东欧是苏联的屏障,是苏联拼死争夺的要害地带。战后德国、匈牙利、波兰、捷克、南斯拉夫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证明东欧最敏感的地区。

在军事上,欧洲是两大军事集团直接对峙的地区。美国当代问题研究所评论说:“自从希特勒德国战败及来,西欧一直是苏美竞争的主要场所和争夺的主要目标。中东的所有对抗,非洲的各种危机,甚至亚洲的热战,都不通过外围战而已”。“只要西欧各国不在俄国控制之下,俄国势力在国外的扩张就不可能是完全巩固的,只要苏联的势力仍然威胁西欧的独立,那么西方文明能否幸存就成了问题。因此,自1945年以来,在运用一切政策手段(除战争以外)所进行的斗争中,欧洲一直属于绝对的中心地位。”美国研究冷战问题的史学戴维·霍罗威茨在评论美国的欧洲政策时说:“美国战后的遏制政策和创造实力地位的政策远不是被动作出反应的性质,也不是旨在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及结束欧洲的分裂和冷战,而是基本上在于要把当时存在的军事和经济上的相对优势转变为绝对优势,就是说要使其具有对苏联发号施令的能力”。在1963年8月5日美、英、苏三国签署禁止在大气层飞海底和外层空间进行核试验条约后一年,沃尔特·李普曼在分析美苏力量对比时说:“美国的优势还远远不足以树立美国的霸权,即不足以迫令苏联接受美国单方面提出的解决办法。”

在整个美苏冷战阶段并不排除美苏通过第三方在局部地区进行热战的间接较量。例如在亚洲的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场的抗美战争就是这样。某些学者认为“在一个意义上,朝鲜半岛是美苏两国在‘亚太’地区直接地、正面地争霸的第一个交锋的地区多它的情况近似东欧和中欧。在那里,双方壁垒森严,既要阻止对方越雷池一步,又要寻找时机,一举摧毁人家的立足地,取而代之,扶植自己喜欢的政权。”(黄枝连:《美国二O三年》下卷第579页)朝鲜战场是以美国为一方,苏联经济援助下中、朝为另一方的军事对抗,结果美国在军事上受挫,政治上失利,被迫放弃了对朝鲜北纬38度以北的扩张行动。越南战争是以美国,为一方,苏联、中国支持下越南为另一方的军事对抗,结果美国在军事、政治上惨败,被迫退出了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扩张行动,越南随后完全倒向了苏联。从而使印支形势发生了有利于苏联不利于美国的深刻变化。

赫鲁晓夫执政后,随着苏联内政外交的深刻变化,美苏双方都加强了“和平”攻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美苏冷战注入了缓和因素,赫鲁晓夫积极鼓吹“和平共处”、“和平竞赛”,这是苏联当权集团在美苏力量对比不利于自己条件下,稳步发展苏联实力的一种战略。1957年12月,艾森豪威尔在北大西洋集团巴黎会议上指出了“用和平手段取得胜利的高尚战略”及促进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变化”。这是一种推进苏联“和平演变”
的狡猾策略。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美,在戴维营和艾森豪威尔举行了战后美苏首次首脑会谈,出现了美苏和缓趋势的“戴维营精神”。1961年肯尼迪执政后提出了“一手抓橄榄枝,一手抓箭”的和平战略。1961年1月29日,他在国情咨文中说:“我们面临的最
大挑战仍然是位于冷战彼方的世界,但是第一个大障碍仍然是我们同苏联和共产党中国的关系。”“为了对付这一系列的挑战,为了在世界舞台上责无旁贷地发挥我们的作用,我们必须重新检查和调整我们在军事、经济和政治方面所掌握的全部工具。”我们“决不可有所偏废。在总统的那个盾形微章上,美国之鹰的右爪抓一着一根橄榄枝,左爪则抓着一束箭。我们打算给两者以同样的重视。”(《扭转颓势》,三联书店1976年中泽本第23-24页)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美苏冷战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1962年10月美苏在加勒比海的古巴导弹事件的较量就是证明。10月22日下午,肯厄迪宣布了武装封锁古巴的电视演说,决定对苏联“运住古巴的一切进攻性的军事装备采取严密的隔离措施”,“从任何国家或港口驶往古巴的不论什么种类的一切船只如果发现载有进攻性武器,将迫使它们转回。”并且宣布“从古巴对西半球任何国家发射的任何核导弹”都被“看成是苏联对美国的进攻,需要对苏联作出充分报复性的反应。”10月23日,肯尼迪发布了关于禁止进攻性武器运往古巴的公告。规定“凡是可能前往古巴的舰船均得加以拦载”否则应予扣留。在美国战争威胁下,10月28日赫鲁晓夫答复肯尼迪,被迫宣布“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在停止设置武器用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11月20日,赫鲁晓夫又宣布苏联同意从古巴再撤走轰炸机和地面部队,美国他解除了对古巴的封锁。于是这场导弹危机以苏联屈服于美国的压力而告一段落。12月17日肯尼迪在关于古巴危机的广播演说中说:我的责任是“使赫鲁晓夫先生清楚了解我们意图,使他能够按照不威胁我们的安全,不引起战争那种方式行事。我们不必用战争手段保障我们的安全,但是赫鲁晓夫先生必须了解,美国有一些切身利益是我们一定要为之而战的。”“在古巴事件中,苏联和美国第一次直接彼此面面相对,并有着美国和苏联动用武力并可能发展为核战争的可能性。”


(四)
从1968年苏联侵略捷克事件到1979年底以来苏联略侵阿富汗,美苏关系进入了争霸和绥靖阶段。在这个阶段,美国由资本主义世界霸权顶峰开始走下坡路,苏联则走上了霸权主义的扩张道路。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各条战线上同美国全面对抗。列宁说过:“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目的不完全是直接为了自己,主要还是为了削弱敌方,摧毁敌方的霸权。”(《列宁全集》第22卷第26l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半个世纪里多虽然有过多次少数大国的争霸局面,但是这些矛盾同今天美苏争霸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美苏关系作为国家关系的主要矛盾已有37年的历史,本世纪英德、美英、法西斯和反法西斯的矛盾一度成为主要矛盾,但是就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来看都比不了苏美矛盾。

1968年以来,美苏争霸的基本趋势是美国逐渐处于守势,但守中有攻。苏联基本上处于攻势,但攻中有守。美苏争夺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结处,不仅战略地位极端重要,而且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石油宝库”。美国垄断资本控制了中东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西欧石油的五分之四,日本石油的十分之九都来自中东,约翰逊总统曾说过:“中东每一次边界纠纷所包藏的危险,不仅仅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发生战争的问题,而且是苏联同美国及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国之间一场最后的面对面的冲突。”美苏在第三、四次中东战争中的角逐,美国促成以埃协定的签订,苏联在阿富汗的得手、美国在伊朗的失利等都反映了美苏的矛盾。

海洋是联系世界各大陆的重要通道和屏障,他是构成第二次打击的重要力量。海洋航线是美苏霸权争夺的重要生命线。约翰·肯尼迪说过:“控制了海洋就能意味着和平,控制了海洋就能意味着胜利。美国如果保护自己的安全的话,就必须控制海洋。”福特也说过:美国海上力量,对美国的生存是“生死攸关的”。1976年,施莱辛格强调:如果我们要严肃地对待我们的战略概念”就“应当能够控制通往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道”,应能使人感到我们在地中海和印度洋的存在”。从六十年代以来,苏联的海军势力在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加勒比海和大西洋地区加紧与美国海洋霸权势力的争夺。在地中海,苏联的地中海分舰队与美国的第六舰队相对峙。在印度洋,苏联的印度洋分舰队和美国的第七舰队相抗衡。在太平洋,苏联的太平洋舰队与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相较量。基辛格把海洋控制权看成美苏“未来争夺的中心”。

美苏是世界上两个最强的核大国。当美国在1945年独家拥有原子武器的时候,美国盛气凌人多不可一世。杜鲁门在当年发表的《对外政策基本原则十二条》声称“我们把原子弹这一新破坏力量视为神圣的托付”,“决不允许同邪恶势力妥协”。美国的一位将军写道:“我们处在一种可及强硬和冷淡的地位”。(迪恩:《奇特的联盟》1947年伦敦版第268页)他们以为美国既己拥有苏联所没有的巨大威慑力量便可以为所欲为了。贝尔纳斯后来承认美国在拥有原子弹后策划先于俄国宣战前打败日本的计划,以避开斯大斯的对日参战条件。他说:“那时苏维埃政权和日本尚未处于交战地位,但是我们业已听说苏联有意参战,于是就想到斯大林是应该知道原子弹这件事的。”(《当代美苏外交纪实》第28l页)美国要趁苏联尚未掌握原子弹秘密,向斯大林勒索“更多的交换品”。(转引自沃尔特·拉弗贝:《1945-1975年美苏冷战史话》第32页1980年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46年9月,苏联宣布已经拥有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1952年苏联又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氢弹,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成功地绕地球飞行返回地球。美苏加剧了核霸权和宇宙空间的争夺。
9#
国学 发表于 06-12-28 18:08:49 | 只看该作者
答案仅供参考
10#
adamdou 发表于 06-12-28 18:26:59 | 只看该作者
吓我一跳,恩我觉得还是自己总结的最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7 22:17 , Processed in 0.17666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