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参考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意:在49楼有此信息的word版本和部分文章对应的图片。需要下载的研友可到49楼下载。===豆棚瓜架 2009.5.24

东北振兴的区域经济路径


(杨开忠: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首先,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引领振兴东北战略。巩固和提升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重要林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机械工业和医药工业基地地位和功能,是振兴东北地区的关键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这些基地产业均面临来自国内其他地区或跨国公司的日益强烈竞争。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能够在全球化竞争中建立起竞争优势。国际经验表明,一个产业竞争优势决定于其所在地区的区情,而在众多区情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配套条件以及企业战略行为、组织和同业竞争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所构成的“钻石体系”。传递并丰富“钻石体系”力量,培育区域竞争力,是建立起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一直在采取措施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发展,但总体上来讲过去主要是就工业论工业。因此,振兴东北地区必须跳出就工业论工业、就产业论产业的思想,借鉴国际经验,从丰富和传递东北地区“钻石体系”力量高度,去建立产业竞争优势,从而巩固和提升东北地区经济地位和功能,实现东北振兴。这就是说,要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引领振兴东北地区战略。

    东北地区能源、矿产和土地资源富裕,国有计划经济条件优越,利用这种资源和条件具有相对高的比较利益。由于这种比较利益的存在,使得转向依靠知识、技术和发展非公经济的转换成本很大。因此,振兴东北地区战略关键在于降低转换成本。要鼓励民间自主创业,通过民间创业推进产业和城市转型。建议调整国家资金投入方式和方向,实施国家东北地区创业专项支持计划,通过各种形式的创业特别补贴,大力鼓励和支持东北民间创业或国内外创业者与东北民间的联合创业活动。要进一步从强调项目投资、技术改造和脱困向强调企业改制的思路转变,把最大限度降低转换成本、增加转换收益作为国企转制的基本原则之一,在特别财政政策的配套支持下,采取股份制改造、租赁、并购等多种途径,改制国有企业。

    要实施南向战略。为了最大限度地开拓腹地、利用区内外规模和集聚经济,东北地区必须实行南向发展战略。南向可以最充分地发挥本地规模经济和集群经济的作用。



调控区域经济差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科学地调控区域经济差异,必须妥善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1)均衡与非均衡问题。力求相对均衡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各地区均衡发展,进而使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人都能过上理想、富足的生活。但是,这种均衡发展的到来首先要以非均衡发展为基础。现阶段,我们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允许非均衡发展的存在,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充满活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2)效率与公平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因此,注重效率是我们走向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但是,单一追求效率又往往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增大,降低效率亦未必产生公平,而极力推行公平往往需要牺牲效率。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以使经济发展既有效率又有公平,使社会逐步走向和谐。
  (3)历史性与现实性问题。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但是,我们也应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要加快构筑新的增长机制的步伐,努力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4)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社会、文化差异问题。毋庸讳言,各地区存在着的不同社会、文化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也有助于区域社会、文化差异的缩小。有鉴于此,我们在调控区域经济差异时,应注意将区域社会、文化差异调控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使它们和谐互动,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1.理顺利益关系,明晰各级政府职能。建立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是扩大内需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客观需要,是区域投资集聚与扩散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建立协调的区域发展机制,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理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明晰各级政府职能。  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像企业一样形成完全的市场导向机制,其政绩不能在市场框架内合理评价,短期行为成为地方政府的通病,中央政府不得不通过行政手段不断干预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结果导致地方政府的合理经营机制也无法形成。不同级别的政府长期处于政策博弈的状态,难以形成共赢的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就是划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和财产边界。要进行制度改革,尤其是各级政府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形成责权利统一的区域经营主体。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行为(非市场),只能通过制度的改进来解决,因为在给定的制度框架下,各级政府天然具有追求辖区利益最大化的冲动和动力。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安排,中央政府尽管可以利用权威地位对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矫正,但成本会增加很多,效果却未必如其所愿。  
2.注重市场作用与政府推动的协调统一 。目前有关区域经济合作,比如“9+2”或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基本上都还是强调省与省之间的合作。这都是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理解为是省与省之间的行政或经济联系,或者是中央来调节的经济行为。而事实上,区域之间能否实现经济合作和怎样实现经济合作,从根本来说不是行政行为,而是经济行为。主要不是取决于政府之间的愿望,而是取决于产业之间的联系,取决于这种合作能否对两个或几个区域之间产生互补互利的共生关系,取决于资源、市场和生产要素能否在这些合作区域之间实现通畅的流动,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区域经济整合的基础是市场要素的整合。同时,区域经济整合也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干预,如果中国的区域整合没有政府必要的干预,那么区域经济的自发整合就会出现竞争越来越不公平的现象,就会出现地区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的现象。同时,没有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就难以打破行政分区的壁垒,区域经济合作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政府与企业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两只手,政府是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总设计师、总规划师,而企业是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力军、生力军。两者分工合作的好与坏,是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3.促进名牌战略实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一个地区商标数量的多少,特别是驰名、著名商标数量的多少,标志着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和经济实力,名牌战略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创建名牌为契机,集中发展驰名、著名商标的产品,发展名牌企业群体,形成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特色,进而使名牌企业群体发展成为一个地区的经济主体,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当然,打造名牌是企业的主要任务。但名牌战略也需要政府的推动,政府应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促进环境优化,扶持地方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为名牌经济的发展和名牌战略的实施创造环境。 
 4.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国外经验告诉我们,一国工业扩散化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与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要想让欠发达地区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其根本。因此,必须重视培育人力资源,形成各种人力资源发展措施。  同时分析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可看到,科技创新贯穿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始终,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继承性,随着经济成长阶段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有优势的发展已不能完全适应今天的发展,而必须充分发挥原有优势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产品和市场等先天之利,培植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科技创新的作用便在这一过程中显现出来。要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利用科技手段达致协调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  
5.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要有序推进。由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平衡性。从世界角度看,因自然环境的主导作用,区域经济分布的不平衡具有恒久性。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任何区域在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又走向未来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区域发展条件的不断变化,各个时期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而就存在着明显发展阶段,这种客观存在的不同阶段表明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演化规律。在特定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可以超越经济发展的阶段,但在一般情况下,那种“超常规、跳跃式”跨越经济发展阶段的战略是难以实现的。那种不从实际情况出发,不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规律,盲目地追求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可能还会导致宏观效益的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时,必须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演化规律,制订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战略,有序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外资与中国区域经济
一、对区域资本形成的影响
  目前,中国直接吸收的外商投资85%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外商投资分布的这种不平衡性特点,将会对各地区的资本形成,继而对地区经济增长、工业化进程、外向型经济发展以及地区就业和创新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中西部地区则不太明显。

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的GDP估计增长率差异,大约有90%是由外商投资分布的差异引起的。外商在华投资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是导致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

三、对区域工业化的影响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大体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其中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中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而西部地区至今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各地区工业化进程的这种差异性,除了历史因素、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外,外商直接投资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在东部沿海地区,外商投资的大规模进入有力地推动了地区工业化的进程,而中西部地区这种作用并不明显。

四、对区域对外贸易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张主要是依靠外商投资企业来推动的。由于外商在华投资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因此,外商投资的大规模进入有力地促进了东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较小。在东部沿海地区,外商投资已经成为推动进出口增长的最重要力量,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这种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五、投资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将通过多种直接和间接的途径,促进所在区域的科技和制度创新。从直接影响来看,外资企业将通过技术进出口、新产品开发以及采用新的营销和管理方法,刺激区域的创新。从间接影响来看,外资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制度变革,将会通过人员流动、正式和非正式交流、示范效应、模仿和学习等途径传递扩散到周围的其他企业。事实上,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进入已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十分相似。2002年,广东、江苏、上海、天津、福建、北京、辽宁、浙江和山东等9个沿海省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的97.3%。这些省市也是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跨国公司分布高度集中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企业 FDl 区位分布的现状
  使资源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 , 可以进一步扩大我国引进和利用外资的规模 , 带动我国产业调整和结构优化 , 促进出口等等。 企业投资区位的选择对企业能否获得FDI所带来的好处有重大影响。
  从总体上看 , 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区位分布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 但多集中于港澳地区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仅在港澳地区进行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总数的1/3, 其余的主要分布在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欧洲、北美等地。从具体的国家和地区来看 , 除港澳地区外 , 日本、泰国、 新加坡、阿联酋、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分布较多。
  我国企业目前这种投资区位的分布状况与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中国企业FDI尚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 这就使我国企业在FDI地域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地理位置临近 , 人文条件相近的国家。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投资的风险 , 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企业发挥其自身的比较优势。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是中国企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所进行的投资。通过向发达国家进行渗透以及相应的转移机制 , 将在发达国家获得的大量技术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国 内 , 这有助于国内企业及时了解世界前沿技术动态和国际市场行情 , 从而优化国内企业的各 种经营活动 , 并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二、影响我国企业 FDI 区位选择的因素
  企业进行FDI区位选择的决策时 , 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两类。
  制度因素主要包括政局的稳定性、政策的连续性、贸易制度和法律的完备程度等。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法律制度和经济政策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 因而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 是不同的。对企业来说 , 这类因素既具有必须服从的强制性 , 又具有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 , 因此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应重点探讨制度因素的作用。
  环境因素又分为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 , 人口状况和收 入水平等。由于经济环境对企业跨国投资的影响最直接 , 因而在考察国外投资环境时 , 各国 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应当作为研究的主要问题 ;自然环境是指东道国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 如果企业进行跨国投资的目的与东道国资源的富裕程度密切相关 , 那么对自然环 境的调查分析也将是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区位决策的重要内容。

  三、现阶段我国企业 FDI 区位选择的策略
  一般认为 , 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时 , 应充分分析东道国的区位优势 , 并按照产业的发展水平 , 向与本国产业发展存在梯度的国家进行投资 , 投资的结果应是使企业在产品的生产上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 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已趋于成熟 , 在我国市场上出现了饱和和过剩现象 , 因而这些行业适于向 外进行投资。那么现阶段我国企业应如何进行FDI区位选择的决策呢 ?
  从投资东道国的类型看 ,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投资应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而发展中国家 , 特别是东南亚国家 , 由于与我国存在地缘上的邻近性和产业上的互补性 , 考虑到在邻近国家 投资的风险性比较小 , 因而东南亚国家应该是我国企业目前投资的重点。我国企业在这些国 家和地区的投资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 , 不仅经济技术相近 , 有着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互补 关系 , 而且在地理、人文环境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 便于我国企业开发其市场。
  发达国家市场基础条件优越 , 人均GDP高 , 市场容量巨大 , 其市场开放程度比较高 , 管理和运作规范 , 因而发达国家的市场潜力非常大。由于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的落后状况 , 使我们的产品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具有相对劣势 , 因而我们现阶段不宜在这些难以发挥企业优势的市场上进行大规模投资。
  从适合进行投资的行业看 , 我国目前对外投资的行业应将小型制造业、资源开发业和轻工业作为重点。而这些行业的技术比较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要 , 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 , 对于我国一些拥有大量成熟的适用技术和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制造业 , 应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 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大量廉价劳动力 , 降低产品成本 , 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国内产业一般处于我国产业的下游梯度 , 有利于我国企业发挥潜在的比较优势。
  从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看 , 在进行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时 , 应注重寻求产业群集 , 以获取区域创新优势。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选择区位时 , 应有意识地将业务设在靠相关公司群集的地点 , 因为群集集中了资源和能力 , 如要求苛刻严格的买方、专门化的供方、高级人力资源、金融机构和发展完善的支持机构等等。处于群集中的企业很容易获得研究开发、 人力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外溢效应 , 从而获得相关技术 ;同时 , 完善而集中的产业体系更强化了对相关产业领域的研究力度以及对新技术等创新资源获取的便捷性 , 使企业的创新更具有优势。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 可先着重于邻国或与我国有长期外交关系的发展中国家 , 而后再向其它地方发展。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对外投资的低级阶段 , 因而更需要集中经营资源和实力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国外经营基地。现阶段 , 保持这种相对集中的地区分布是有现实意义的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区位优势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劲的地区之一,目前被列入“长三角”都市圈的共有16座城市,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无论在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上,长三角区域已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典范,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

在三大都市圈中,长三角所属的江浙沪发展潜力最大,该区域不仅有上海这一龙头城市,而且周边地区的发展成熟度高,协作配套能力强。由于外资逐步向长三角区域集聚,与江浙沪的完备产业体系相结合,长三角、江浙沪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和动力。

长三角区域是中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在占全国土地面积1%的土地上集中了全国7.25%的城市(地级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及所管辖的70个县(市)与上海经济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各个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内的产业分工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有助于上海增长极的经济扩散。

以上海为核心的该区域发展目标指向是成为世界性的市场和服务中心之一,并成为全球制造业高地。其发展的主要抓是以金融市场和航运市场的建设和完善为手段,加快资金、资本和货物流转,在这基础上提升上海服务业的层次,特别是促进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同时,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大规模吸引外资,在这一区域奠定世界性重化工业、特别是装备产业的发展基础,成为推进和提升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产业布点区域。

长三角都市圈:以市场服务业中心及制造业高地为其发展目标,主要功能定位于提升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尤其是提升工业化基础――装备业水平。其产业发展将经历由“重(重化工业)、套(成套设备)、全(产业链)”转向“轻(高端部门及产业服务)”的较长过程。在科技发展方面,主要瞄准产业发展的系列技术创新突破为主。在市场服务业方面,主要建设和发展以金融和航运(资金流和物流)为主体的市场服务体系。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在进一步增强协作联动、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必须考虑如何营造具有全国性、全球性的区域突出优势和功能。

长三角应成为吸引世界制造业转移的领头羊,成为中国的产业高地和经济中心。并逐渐把产业的控制部门和高端部门留在中心城市,而把协作配套业务向周边地区及全国扩散,并借此延伸长三角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服务业辐射半径和影响区域,把产业做大增强作为服务业扩张的基础和依托。长三角都市圈的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装备产业、信息产业、造船产业、能源设备产业等,将在全国做成一流水平。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中经济实力最强的龙头城市,经济扩散中心和产业布局重心,已经确立了自己未来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目标。在这过程中,上海必须实行“双辐射”战略。

所谓的“双辐射”战略是:我国主要以大市场的优势和充分供给的高素质劳动力优势接受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和充裕资本的辐射。这种互补快速有效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各方面水准,其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主要瞄准发达国家市场,而我国不断增长的制造能力,则主要是瞄准其他发展中国家,实施以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技术和资本辐射其他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广阔市场和低成本劳动力实行互补;我国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本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在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本在沿海地区的集聚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沿海发达地区也将产生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互补。总的态势将是:就国家间的经济协作来说,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辐射和互补,另一方面是中国制造业对周边及全球发展中国家的辐射和互补;就国内来说,一方面是我国沿海地区接受跨国公司的辐射和互补,另一方面是沿海地区在接受的技术和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后,将大规模地展开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互补。在这进程中,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都市圈无疑是处于“双辐射”的枢纽转换地位。

只有在产业和能力集聚到一定程度,其辐射能力才能体现和实施。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都市圈应该有意识的加快“双辐射”模式的运作:如以上海深水港为核心对周边地区港口资源的整合;以上海资本市场为核心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拓展和整合;以上海汽车产业为核心对周边地区汽车产业的整合及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以上海宝钢为核心对周边地区及全国钢铁产业的整合;以上海石化产业为核心对国内石化产业的整合等。在这方面,特别重要的是以上海及长三角的制造业能力、金融实力、相对技术优势的组合,形成综合性的开发能力,对我国中西部地区进行辐射和互补,并积极开拓对发展中国家及全球市场的辐射和互补。

以此为目标,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是以上海为龙头、以苏浙两翼的产业现代化和配套能力为支撑,而江苏和浙江的发展应该以做大、做强上海综合经济实力为其长远发展的依托和动力。长三角都市圈内的各城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我国经济格局的演变为视野,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及协作联动,加快长三角都市圈内部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融合,培育和突出区域经济特色和优势。

长三角都市圈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区的加工工业具有较强的开发设计能力、综合配套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对国外新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及相当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这同时,长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较快调整,以上海金融、航运中心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金融保险、通讯、信息和房地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正趋向高度化,向生产者服务业方向提升。这样的产业发展态势为长三角区域、为全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产业的系统支撑。

长三角区域历史上的经济联系纽带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联系和经济纽带。珠三角是在一个行政区划内的经济布局和产业联系,从全国层面来看,加快长三角都市圈建设的目标是要在全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中起到整合性、龙头性的作用。目前三个都市圈,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同时,需要有一种功能上的组合,从而形成更为合理有效、更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国民经济整体框架。由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圈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如果长三角都市圈的功能定位能够进一步明确和突出,区域协作联系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将对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起到整合和带动作用。21世纪中国经济将可能形成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中心、珠三角都市圈和京津冀北圈为南北两翼的发展态势。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新进展  

首先,推进一体化的理念、机制不断深化和完善。主要体现在:长三角的最高层次协调会开展专题研究,有共识地进入规划阶段,规划制定后就马上落实具体项目的实施;首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入会规程(建议稿)》出台;在交通、人才开发、信息等领域的一体化协商机制初步确立;国家发改委决定制定长三角区域规划。

其次,具体领域的一体化有实质性举措:交通方面、市场和工商监管方面、人力资源方面、信息方面、金融方面、企业互动方面;同时,在科技、统计、对外宣传、文化产业、旅游业等领域的一体化均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趋势长三角未来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区域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深化。长三角的竞争优势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长三角内部的产业一体化程度较高。各城市的产业联系较密切,垂直分工、水平分工紧密,在长三角区域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其次,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其他城市与上海接轨、联动发展的意识也较强。这都有利于长三角的整合和协调发展。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增强。长三角产业基础、产业结构、科技竞争力都优于珠三角,随着区域发展更加趋于协调,经济高速增长势头仍将持续,综合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领军地位必将进一步巩固。

经济增长动力继续由内资带动向内外资并举转变。

[ 本帖最后由 豆棚瓜架 于 2009-5-25 00:26 编辑 ]
沙发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5:58 | 只看该作者
FDI的区位选择:中国FDI的时空异置与西部劣势
1、从区域分布看,FDI明显呈“东高西低”的基本格局:从地区分布看,在全国累计FDI中地位最重要的省、市,几乎全部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2、从省际差异来看,FDI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沿海发达省份,广东、江苏、福建、上海三省一市集中了全国总投资的50%以上,
3、从变动速度看,各地区FDI的增长率差异较为明显,且波动幅度差别较大。
  1990年以后,中部地区FDI增长率高于东部,而西部FDI增长率却表现出很强的波动性。1997年以后,东部和中部FDI均出现下滑,而西部地区继续保持增长势头。2000年各地区的FDI增长速度均有所恢复。从总体看,由于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基础较差,FDI对优惠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变动表现得十分敏感,其升降幅度显著超过东部和中部地区。
4、从相对规模看,各地区差异更为明显。2000年,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超过平均水平的只有9个,广东最高。中西部地区18个省份低于平均数
 我国FDI区域差异显著,不仅在外资规模的绝对差距上,更表现为增长速度、相对规模等诸多方面。  
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梯度差异性,呈东高西低的特征。东部地区FDI对地区经济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FDI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具有波动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2、FDI的效率对中国区城经济的影响:投资效率在地区之间的差距十分显著,它也是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继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1995年以后,国内投资数量和FDI数量的贡献度均出现下降的趋势;同时,投资效率差距的贡献度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FDI和国内投资的效率差距所起的作用持续增加。投资效率因素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
3、FDI与区域经济制度变迁的相关性分析:区域制度变迁与FDI有较强的相关性;地区企业非国有化程度、政府行政效率、经济外向化程度与地区FDI之间具有良性的互动效应,地区资本要素市场化程度越高,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越大。
  可见,FDI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是导致中国区域制度变迁失衡的重要因素,而区域制度变迁的非均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FDI在区位分布上的非均衡态势。中国区域制度的变迁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状态,非国有化程度、要素市场化程度、区域经济的外向化程度和政府有效干预度均是由东到西梯度递减,表明中西部地区体制改革进程缓慢,体制变迁严重滞后。
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1、中国的对外开放是率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的
  东部沿海地区因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和经济技术基础较好,吸引了进入中国的绝大部分FDI;形成一种区域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为促进外商投资逐步西进,今后除继续搞好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外,更重要的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和产业配套条件。
2、投资效率代替投资数量成为形成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
  国内投资还是FDI,数量差距在形成区域经济差距中的贡献度正在逐步缩小,而效率差距的贡献度却呈不断上升趋势。因此,发展区域经济必须转向提高引入资本的质量,增加国内外投资的投入产出效率。在西部开发中应更多地依靠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使资金在寻求效益最大化的条件下得到合理配置。第一,加快西部地区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投资的市场化程度,这是增强投资效率、提高投资质量的根本出路;第二,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西部落后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单位资本投入的总体回报率;第三,提高引入资本的技术含量,促使外部投资充分发挥拉动本地经济增长的作用;第四,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提高资本要素的综合产出效率。
3、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影响FDI区位选择偏好的重要因素,制度创新源于并服务于FDI的流入:东部地区制度环境的完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政府行政效率的改善,形成了FDI与制度变迁相互推进、相互支持的良性循环。西部地区在经济基础、制度环境、区位条件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当前,西部地区应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通过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来吸引FDI,并以FDI的流入带动西部地区的制度变迁,力求形成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吸引FDI→加速制度创新的良性循环,促进区域制度变迁的协调发展。
4、调整投资的空间分布,处理好国内投资和FDI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板凳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6:14 | 只看该作者
对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分析
1.城市群的概念
所谓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①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①高密度的聚落;②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③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④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目前,一般认为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分别是:①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城市群;②美国五大湖大城市群;③日本东海岸大城市群;④英国大城市群;⑤欧洲西北部大城市群。其中,以美国东北部的“波士华”城市群和日本东海岸城市群最为典型。
2. 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优势分析
①具有面向海洋、依托长江、倚靠内陆发达交通联系世界各地的区位优势。长江三角洲地区临靠东海、黄海和长江,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身,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为两条轴线的“T”字形开发模式受到国家的重视,成为我国国土开发纲要的重要指导思想,而长江三角洲正处于这一交接点的核心位置。因此,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高度和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趋势来看,作为沟通长江流域腹地和海外国际市场的长江三角洲都具有良好的区位,这为本区域内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②经济实力雄厚。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文化、科技最发达的地区,其经济实力已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有“金三角”之称。各城市依托上海已形成了经济实力强、社会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群体,区内城市工业技术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配套齐全,资源加工能力强,人口密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且大多数城市具有一定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其中汽车、钢铁、石化、电气、信息等一系列产品以及提供的金融、保险、商贸、航运、电信等服务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③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84年国务院确立的沿海开放城市,本地区就有3个,1990年,国务院又提出开放开发浦东的宏伟计划。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具有一定基础的交通通讯设施网络而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近年来,大量外资从珠江三角洲转向长江三角洲,反映了外商普遍看好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前景。同时一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和相当数量地方性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更是增强了城市综合实力与国际贸易的外向度,为本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④交通网络发达。长江三角洲地区既有沿江城市,又有京杭大运河流过,已建成通车的沪宁、沪杭、宁杭、苏嘉杭高速公路,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加上已有的南京长江大桥、沪宁铁路,正在施工中的沪湖高速、润扬长江大桥、沿江高速、苏通长江大桥、新长铁路,已经列入规划待建的还有贯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京沪高速公路、沪杭高速铁路、宁启铁路、南京长江三桥以及连接上海与崇明岛、南通之间的跨江隧道和跨越杭州湾大桥。港口方面,上海港和宁波港的货物吞吐量已进入我国沿海港口的前五位,南京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同时,在建的大小洋山的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将通过越江隧道和跨海大桥,把北仑、舟山、乍浦以及南通、苏州等港口连接起来,形成专业分工、快速发达的集疏运体系。航空方面,除浦东、南京禄口、杭州、宁波、南通等机场外,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也正在进行。正是这些发达的交通网络,在长江三角洲内以至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⑤ 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龙头城市。所谓“龙头”,就是引导、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或发展极。中心城市对其腹地发挥龙头作用,是指中心城市为其腹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综合服务,以其巨大的技术经济能量向其腹地进行辐射和扩散,从而带动其腹地的区域经济更快发展。上海之所以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一是有区位优势,二是有实力。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国际航线上,从上海到东京、汉城、香港、曼谷等城市的航程几乎相等,使得上海成为亚太地区的交通枢纽。同时上海又是中国东部海岸带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点,海陆交通十分方便,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广阔的经济腹地。上海城市的辐射功能也很强。目前,世界许多跨国公司都把驻华总部放在了上海,如飞利浦、通用,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如春兰、杉杉等也把公司总部迁到了上海。昆山、太仓、绍兴、宁波等地区的进步都依托了上海的发展,无论是人才、技术、资金,还是引资开发工作,以及改革的方案设计,都密切观察上海发展的动向,以此作为自己城市发展战略的思考点。上海大小洋山深水港的建成,将更加强化上海的对外开放地位,使其龙头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  
⑥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的迅速发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在长江三角洲市场化进程中出现了一大批消费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工业品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群。第一,批发市场群的建设大大加快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化进程,而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进程加快也有利于其市场群的发育与完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第二,世界上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实践说明由批发业和零售业所组成的商品流通产业的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份额将逐步上升。由于长江三角洲批发市场领域具有高弹性劳动力就业,因而成为农业劳动力转化的重要吸纳容器,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第三,各种专业批发市场集聚了重要的原材料和各种名优、土特产品,然后再向外扩散,使区域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的辐射能力和商品、生产要素的输出量迅速增长,扩大了利润,增加了积累,从而扩展了城镇的辐射与集聚功能,推动了城市群的发展。如绍兴柯桥轻纺城,其主导产品布匹的辐射能力可达全国除台湾、西藏以外所有省区的主要城市。第四,各专业市场的蓬勃发展增强了市场信息对企业生产的引导作用,对于带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长江三角洲构建城市群的问题与劣势分析
①核心城市上海与国际大都市标准尚有差距;
②行政区划分割导致各城市各自为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滞后;
③区域内各主要城市除与上海加强合作外,而与其他城市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
④城市内部市区与市辖市(县)之间矛盾尖锐;
⑤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较弱,且城市间分工不明确;
⑥城市建设用地较为紧张,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⑦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二、对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若干建议
1、以申办世博会为契机,把龙头城市—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
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为上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既要以现代化世界级城市标准来建设上海,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又要不断强化上海对外的辐射功能,因此未来上海发展应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一主线。除了充分发挥已有的自身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管理水平、开放环境等优势,还要不断强化创新和服务功能,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三个中心”。第一,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现代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第二,在政策上推动国内知名企业将总部、销售中心、研发中心迁至上海,利用上海信息、资金和人才聚集的优势,优先发展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技术产业,使上海真正进入世界级城市行列。第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与监管,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步伐,促使银行机制与素质尽快达到同国际大银行竞争的水平,并积极吸引大量外资银行进入参与竞争。第四,积极推进信息港工程建设,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市场培育,大力发展信息咨询、信息加工业。第五,加大市区内各项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整治城市环境。
2、各地加强合作,构建统一、开放、规范的市场体系,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上文提到各城市之间的分工,我们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单靠一个城市将显得力不从心,合作则可以取得双赢和多赢,倘若各城市能加大合作力度,发挥城市群的集合能量的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这种联系将更为密切。而目前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之间的合作还是停留在低水平上的。一是缺乏跨区域组织以协调长江三角洲经济环境的发展,二是缺乏跨区域的大型企业合作,通过资产重组形成大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对于前者,我们认为应该设立一个跨行政区域的管理机构。成立一个权威性较强,且高于各个城市等级的专门机构来专门就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关发展问题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政策与利益。例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管理委员会,委员会隶属国务院,各城市主管市长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参加,由国务委员担任负责人。委员会应具备规划、组织与协调的职能,做到权和责相统一,委员会仅就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事务进行管理,对于区域内发展事务具有决定权
3、加强重点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
基础设施是发展经济的硬件,应该在充分发挥长江内河航道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管道运输,建成合理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发展创造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运输条件。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开发长江深水航道和深水港。大家都知道,长江口有几处水位比较浅,其航道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港口发展的需要,沿江港口的潜力未得到发挥,与国际大港口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要大力发展深水港,在建的有上海大小洋山深水港、宁波深水港。
第二,加强一系列高速公路、铁路和大桥的建设。上海和杭州应联合实施杭州湾建设,打通上海与宁波北仑港以至浙江台州、温州、丽水地区的通道。实施上海至南通长江口越江工程的建设。苏州、南通应合作进行苏通长江大桥的建设,以打通到欧亚大陆桥桥头堡——连云港的陆路铁道,扩大对苏北地区的影响力。另外还有宁启沿江铁路、南京长江三桥、苏州至上海的第二条高速公路、浦东机场第二期工程建设等等。通过各种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任何两个地级市之间畅通无阻,发展4小时都市圈。在这当中,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协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应加强统一规划、合理分工协调有方,避免和制止目前在港口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竞相抢建码头泊位、乱占岸线的状况。应整合长江三角洲港口资源,共同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浙江和江苏为两翼的组合港,以形成一体化的巨型港口系统。
4、强化产业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群落
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在全球层面即世界经济一体化上看待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整合。要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禀赋特征,深化产业分工,分工和专业化的增进是现代生产方式变革的主要特征。经济区域要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有一个服务功能齐全的核心城市,形成分工明确、层次清晰的产业群。例如,美国波士华城市群中,纽约是经济中心,费城主要是重工业中心,波士顿是教育科研、高技术产业中心,华盛顿是世界各国中少有的仅以政府行政职能为主的政治中心。长江三角洲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区内既有上海这样以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为发展目标的城市,又有江浙两省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相互之间在产业上有很大的互补和合作空间。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在发挥苏浙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重塑各地区的分工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落。上海应重点发展金融、贸易、航运、信息服务等服务业,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综合服务中心,苏中南地区是我国工业总产值最高的地区,以轻纺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为主,其中纺织、石化、家用电器具有比较优势,如波司登羽绒服、春兰空调、小天鹅洗衣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名列全国前茅。此外,丝绸、陶瓷、工艺品为地方特色工业。未来几年内苏中南地区仍将以上述工业为主体。浙北工业部门结构与苏中南相似。第三产业应以旅游业和专业批发市场为发展重点,可形成以古城古迹为主的宁镇扬旅游区、环太湖的苏锡常嘉湖五市应共同做大做强的太湖旅游区,而单兵突进或双向的局部合作则难以使各自的旅游业强大起来。宁波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海岸线资源,非常有利于港口海运业和临港型工业的发展,如炼油、石化。另外,长江三角洲地区还需要通过改革和重组,使钢铁、石化、汽车、家电和信息等产业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效益。以汽车工业为例,世界上汽车制造业的单厂经济规模是年产100万辆。而本地区内的一些厂家,如上海大众、南京跃进,与国际标准相比,远远未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规模,必须进行整合,改变“小而全”的落后发展模式。
5、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利益来发展经济的方式,走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道路。具体做法有:
第一,产业整合应同环境保护与整治相结合。
第二,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制定长江三角洲区域统一环保规划,加大环境治理和环保执法力度。
第三,以水资源治理为重点,控制沿江钢铁、石化、建材等重污染企业的规模和布局,实现“三废”达标排放。
第四,采用低能耗的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城市能耗效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城市应提倡液化气汽车,电动助力车而代替摩托车。
6、积极推进政府职能改革,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我们认为政府职能改革是诸多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上述建议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放在最后一点讲。
首先,政府应弱化经济功能,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地方政府主要职责是创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发展环境越好的地方,经济发展就越迅速,这也是许多外资企业进入各类开发区投资办厂的直接原因。
其次要转变政府的行为方式。中国加入WTO后,政府行为方式更应与国际接轨。政府行为必须与现代化、市场化和提高效率的要求相适应。第一,增强政府行为的公益性,坚决杜绝“寻租”、“造租”等腐败现象的发生。政府应该提供所有民间团体和个人都能进行公平竞争的均等机会,实行普惠和非歧视原则。
第二,增强政府行为的科学性和透明性,对于重大决策应该广泛听取群众和专家意见,形成民间团体和个人掌握了解政府有关政策和方便向政府提供意见的机制。实践证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成为扫除经济发展障碍的主要环节。
地板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6:22 | 只看该作者
竞争力提升
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1.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环境决定的区位优势;
2.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决定的制度供给优势。政府和行业协会积极推动区域营销和区域文化建设、区域品牌建设。加大对不法商业行为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通过财政收支、经济政策等对区域经济产生重要作用。建立有效的区域内部协调机制,制定区域空间布局规划、区域内部发展战略;整合区域内部资源,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
3.企业和相关产业集群决定的聚集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区域内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的竞争力。创立区域品牌,即在某个区域范围内所形成的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具有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或产品的地理标志。而新型产业区域品牌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北京中关村等象征企业的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的塑造能力,决定了区域内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积累水平,不仅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形象,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性质还深刻地改变着区域内的产业结构。
4.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决定的产业结构优势: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经济竞争实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等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同。如果地区各产业各生产部门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并形成合理比例,则地区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地区的经济实力就越强,竞争力也越强。
5.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优势。信用与创新是区域文化的重要内容。只有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彼此信任、开放的、共同认可的行业规范与社会文化,才可以激励经济主体的长期合作,加速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的流动,赋予产业集群的生机与活力,进而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融合发展。
6.科学技术与劳动力:科学技术和知识资源影响地区产业结构,地区科技水平和科技综合实力是产业整体素质的技术基础;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能够吸引域外的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入,形成地区内产业、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要素的流动必将带动其他要素的流动,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地区的全面开放。劳动力的构成影响地区产业结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集聚可能成为高新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区,利于吸引外部投资,资金、技术、管理及知识大量流入该区域,带动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
7.优良的环境;国民素质竞争力
8.经济综合竞争力:经济综合实力越强,说明地区产业结构越合理,应变能力也越强,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对外开放的层次也越高,地区的竞争实力就越强。
9.基础设施竞争力:先进的基础设施,使地区与区域外交流、交往快速便捷,从而为全方位开放和交流创造了条件;能吸引高质量人才向该地区集中,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
10.构建完善而又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是提升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逐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有关政策法规,形成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研究院所为依托的原始创新体系;以促进知识、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政府宏观管理调控体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社会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
11.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通过吸收和引进知识、技术、技能、制度、文化和管理,企业可以进行创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开放可以创造资源,培养新优势,不仅可以扩大原有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而且可发展高新技术的创新产业,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中企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是直接影响因素,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状况和政府作用则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通过作用于三个直接因素对区域竞争力产生影响.通常区域竞争力可分解为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开放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和政府竞争力;区域内的产业聚集优势和产业结构优势为重中之重,而这两个因素,又必须建立在企业创新、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5#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6:34 | 只看该作者
知识经济发展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及走向
1 知识经济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
1.1知识经济促成区域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区域乃至全球的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潮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即人口、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是人类发展史上始终要面对的基本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高科技产业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将成为主导[]。知识成为区域的一种资源甚至是第一资源后,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会发生根本变化,而且高速信息网的建立以及信息量的极大丰富,使区域经济的调控将建立在及时、准确、快速、科学的基础上,从而使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持续性”转变  
可持续发展是地理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对象的经济地理学更涉及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内容。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大增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也为经济地理学工作者提出了大量的新课题。例如,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而可持续发展指标是动态变化的,即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便客观反映区域间的差异,为制定区域发展政策与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逐步建立、完善和实施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核算体系,要对区域的生态资产进行价值核算,对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失进行价值估算,以量化的指标确定为实现代际间的公平而应支付的补偿费用。
1.2知识经济对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提出新要求
1.2.1 知识经济的发展,将导致对人地关系的重新认识。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资本投入为动力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受资源、环境及市场容量限制,不可能长期高速增长。而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以具有非磨损性、可共享性、无限增殖特性的知识为生产要素后,使得产品相对价格在不断下降,这种低消耗、高性能、低价格的良性循环使人类经济特征由“收益递减”逐步转变为“收益递增”,知识经济不再象传统工业经济那样以资源和资金为依托,以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从而大大缓和“人地关系”的矛盾,并向和谐共生方向发展。
1.2.2 区域创新体系日趋重要。区域创新体系是促进自然、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体系,是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结合的复合载体。创造出新的时空观、资源观、价值观,会使传统地理空间意义上的区位概念发生极大的变化。同时,网络意义上的虚拟信息空间区位也将成为一重要影响因素。传统经济时代的投入是以资金、设备为主,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而知识经济时代则逐步代之以知识、智力、信息、管理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区域的高素质人才,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的管理,技术创新能力,区域的信息渠道和数量,现代化的网络系统等都将成为重要影响因子。
1.2.3 知识经济带来了新的区域竞争方式。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共存,经济一体化趋势与分散化趋势并存,将成为区域间经济关系的重要特征。区域竞争从传统的资源竞争、市场竞争转化为知识竞争、技术竞争和信息竞争。未来的区域差异将被知识、信息、智业、人才等代替。高速信息网的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多区域合作将有利于各自区域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亦将导致对区域差异的新认识。区域间的最大差异将是智业、信息拥有量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资金的差异将退居次要地位。区域教育科研机构的数量、质量、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对新知识的反映灵敏程度以及知识和经济的结合程度等方面所形成的优势将远远大于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多种资源的组合所形成的优势
1.2.4 知识经济呼唤新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和体系。知识经济将导致区域产业中新的结构、组合以及新的合作形态。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使原材料、能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等影响经济布局的因素逐步弱化,而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因素将对经济布局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产业布局将出现聚集化与分散化同时并存的特点,高技术产业布局将呈现不同功能的积聚化趋势,企业规模将出现小型化与巨型化同时并存。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阶段都有自己的布局规律一样,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布局也有自己的条件、背景、因素、原则和模式,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已显端倪的知识经济实践研究来总结其布局规律,并与相对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是经济地理学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课题。
此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区域文化内蕴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有长期、持续的影响,经济地理学在评价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时,区域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特征、道德准则、宗教信仰等因素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1.2.6 知识经济对未来区域、城市规划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知识消费、闲暇、娱乐业是未来城市的基本功能,成为区域、城市良性发展的必需和未来区域和城市第三产业乃至整个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相关的区域、城市规划方面必须符合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其中多元化、知识化、个性化与社会化之间的互融,以及信息化、网络化与全球化将成为未来规划的基本原则,同时对各级政府决策部门的相关规划也提出了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化的要求。
2 知识经济时代的区域新特征
2.1创新系统的区域层次性
创新系统在空间尺度上可以划分为地区的、国家的、洲际的乃至全球的尺度。目前大多侧重从国家的尺度研究创新系统,这主要是考虑国家在创新体制建设、创新活动组织及影响国际知识和技术交流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强[]。但侧重国家尺度并不排斥其他尺度的研究,因此,区域尺度创新系统的研究是对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重要补充和基本单元。对区域创新系统和创新能力的研究有助于区域的发展。
2.2 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发展的四大驱动力
2.2.1 科技生产力成为区域发展主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应用可以有效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开拓新的可利用的资源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区域规划设计水平,提供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提高企业实体的管理质量。从普遍意义而言,我们认为科技生产力将可能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第一动力。
2.2.2生态生产力成为区域发展力的构成因素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即生态生产力,这种认识已经为众多学者所接受。从区域发展能力角度来看,生态生产力是区域发展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身心健康的劳动者,提供丰富的资源,提供增进产业功能的条件和机会,还能够发展具有生态特色的产业,使区域发展表现出独特的生命活力。
2.2.3信息生产力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动力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核心和国家战略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日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生产、分配、消费的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信息流,整个经济呈现数字化、信息化。信息的生产与利用转化为生产力即构成了信息生产力,并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因子。因特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基本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和获取信息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使开展区域发展研究可获得的信息大量增加,有利于在应用层次上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高为社会直接服务的能力。
2.2.4文化生产力成为区域发展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世纪之交,经济和文化出现一体化的趋势,文化力日趋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对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一个地方要发展,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是重要条件,文化环境是更为重要的条件。因为,文化可以改善和提高区域投资环境质量,提升区域投资环境的形象力。增大产品科技文化含量,走特色竞争之路,创立独具特色的品牌产品,是现代市场经济适应科技创新越来越快、文化个性突出为重要趋势的必然要求。注重文化力的提高,也符合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 经济地理学创新方向
3.1 积极向应用领域拓展
传统上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业,现在非农业应用领域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开始向城市建设、旅游业、采矿业、交通运输、环境评价、经济开发区、人体健康和地方病等领域开拓,其研究内容也更多样化,如区域旅游规划、工程评价规划、优化设计、地理预报等。
发挥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分析优势,善于“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过去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信息源不足,从整体上考虑问题时缺乏系统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较弱。例如以往的区域发展研究,大多只注重研究战略层次的问题,政策与对策研究则明显不够成熟,政府决策部门难以直接参考应用,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和提高在战略层次上的研究优势,还要大胆向应用层次进军,尽快在思维方法上有较大调整。
中国是一个多山靠海的国家,随着“谁来养活中国”问题的提出,中国的人口、粮食、经济发展与资源问题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也促使了我们对自己的资源尤其是过去受到忽视的海洋和山地资源进行新一轮的审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跨世纪的水土资源开发战略应是依托平原,向山区和海洋迈进,即实施“立足平原、上山下海”的跨世纪国土开发战略[4]。这对于我国国情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也是经济地理学应该深入研究的两个领域。
此外,当前经济地理学其他的理论前沿,如经济全球化的空间影响、新型的劳动地域分工、区域发展策划、区域形象设计与建设、投资环境、市场营销环境、区域知识空间扩散规律以及区域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等将为经济地理学提供新的研究领域。
3.2 加强系统创新研究
面对21世纪可持续发展复杂的综合课题,应从传统的综合发展为现代的系统综合,将经济地理学推向新的更高水平。地理学是复杂的科学体系,学科划分愈来愈细。学科分化是深入研究的必然,分支学科进展显著,奠定了综合研究的扎实基础。分科愈细,综合愈重要,其难度也就愈大。
以地域为单元来探讨资源、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揭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更应当加强经济地理学内部的交叉与综合。无论从地理学发展史、地理思维和社会实践看,统一的或综合的地理学是客观存在的。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地理学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创新系统的研究作出贡献:(1)区域创新机制和体系建设研究;(2)知识生产、扩散和积聚的空间过程;(3)区域发展系统策划。
3.3 经济地理学研究技术创新
随着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研究技术方法也不断完善。除了传统的综合考察法、实地勘查、描述、归纳、演绎和类比外,广泛应用了计量方法、计算机技术、遥感分析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手段。使经济地理学研究视野扩大,周期缩短,科学性提高,更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拓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并取得显著进展。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已有可能对地理综合体、地理过程以及不同区域获得多层次、多时相的各种信息与数据,通过试验对地理现象和过程进行测试与模拟,以便科学地揭示经济地理学规律。从发展趋势看,微观研究的深化主要表现为由静态、类型和结构的研究,转变为动态、过程与机制的研究以及进一步的动态监测、优化调控和预测预报的研究。
3.4 区域形象创新
区域形象是在一定区域内同时受到自身因素和自然、经济、社会环境条件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形象特征。地方形象的特色是在当地综合条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事物发生质转化和质优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形象。
近年来,由于企业形象设计(CIS)在国内异常活跃,CIS文献非常丰富,启发了部分学者将之用于区域研究和旅游研究。从时间上来看,我国对区域形象设计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在新形势下,区域形象设计与建设可能将成为经济地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3.5 跨区域产业结构创新
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我国区域经济学界和经济地理学界致力于探索的一个核心问题。然而,由于受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部门总是试图或设想单纯通过计划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塑造一个合理的地域分工格局,从“七五”到“八五”计划,再到“九五”计划,虽然国家再三强调各地区要发挥优势、合理分工,建立各具特色的地区产业结构,但实际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各地重复引进、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区域间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要素市场的逐步完善和企业资本经营的兴起,通过企业破产,购并、联合和结构调整等途径形成的跨区域产业重组与改造,在消除和防范不合理的重复建设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经济地理学工作者,应该深入到当前的经济建设实践中,对跨区域产业重组的途径、模式、效果、存在问题以及政府政策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以便为国家宏观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6#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6:4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区域发展趋势十大预言
趋势一:地区差距在相当长时期内会继续存在并扩大,但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能够减缓差距扩大的速度
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一方面,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如要素条件、产业基础、区位和人文环境等)将继续存在;另一方面,抑制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的有利因素也正在形成:随着国家对地区差距扩大严重程度的日益关注,从发展战略和政策设计方面正在并将进一步出现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环境条件;中西部地区具有后发优势,可以总结并借鉴东部发达地区经过长期探索而形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在体制改革、机制设计、政策制定、模式选择、先进技术的使用等方面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东部地区的发展将更加需要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衔接与融合,特别是东部对能源等基础原材料、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等需求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部分产业的转移,都将为中西部带来新机遇。综合判断,未来20年中,地区发展差距仍将呈扩大之势,但是其扩大的速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随着新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要求的落实,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和中央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的加大,不同地区居民福利水平差距有可能缩小。
趋势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
1980~2002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4%提高到39.1%,提高近20个百分点。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城市化严重地滞后于工业化。未来我国的城市数量将迅速增加,城镇体系将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据估计,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
趋势三: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我国未来有不少城市群可望发展成为大城市圈,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城市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城市圈、京津唐地区的大城市圈、胶东半岛的大城市圈、沈(阳)大(连)大城市圈等。这些大城市圈将成为我国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它们的形成将有力促进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并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趋势四:企业日益成为市场主体,大企业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部署和履行入世承诺的要求,政府将进一步减少对国有企业施加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中央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努力和推进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力度的加大,使得地方保护将进一步受到限制,企业跨区域交流的障碍将进一步消除,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趋势五:网络型基础设施条件将进一步完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更为便利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与经济增长实现同步发展,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适度超前,网状的、高度系统化、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将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所形成的瓶颈将基本消除。
趋势六:产业转移的速度有所加快,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将逐步形成
我国沿海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在生产要素和部分产业由东向西、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的同时,包括高端劳动力、资本、部分产业、部分产业的高端环节(比如研发、营销和公司总部等)也将进一步由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积聚效应也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在近期也将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部分高耗能产业上。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将逐步增大。
趋势七: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有望形成新的格局
今后10年到20年,全国由南到北有望形成由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和大东北经济区构成的“四带一区”的经济协作基本格局。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同时,珠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泛长江三角地区和京津唐等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和合作也将进一步加速。区域合作的发展将对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以及跨行政区划的各类综合和专项规划提出强烈要求。
趋势八:国内统一市场建设正在加强,但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仍然相当严重
调查显示,目前地方保护主义仍然相当严重地存在着,最为严重的是:当地政府要求企业招工优先录用拥有本地户口的求职者;对外地职员子女在当地就学收取较高的费用;进行建筑工程招投标时,照顾本地企业;打击本地生产的假货不够严厉;限制技术人员特别是重要的技术人员流动,如要求调动人员缴纳巨额费用,扣押调动人员的档案、户口等等。另外,调查还显示,由于立法、仲裁和执法方面的原因,企业合法权益在外地受到各种侵害。如在外地企业起诉本地企业时,司法部门通常不予配合;在执行不利于本地企业的判决时,执法机构往往拖延执行。
趋势九:中央政府更加关注问题区域的发展,中西部地区有望加速发展,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可能产生投入少、见效快的效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显著改善了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但由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在短期内还难以从根本上改观,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优势仍难迅速启动,制约因素(包括客观环境、体制、市场、配套产业等)短期难以弱化,再加上我国低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能力将长期过剩,中西部地区在中短期内难以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对外资的吸引力也不会有很大的提高。
趋势十: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将日益加强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全方位对外开放是我国既定的长远战略。从空间上看,一个由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地区、省会城市直至内地各开发区所组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沿海和沿边的对外开放环带也粗具规模,向东、向北、向南和向西全面立体开放的总体趋势也基本明确。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的加强将为我国各地区进一步发挥地缘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7#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6:55 | 只看该作者
民工荒的原因分析

1.从沿海地区内部的劳动力资源来看,新增劳动力大大减少。
2.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工人大部分都来自中西部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投资政策倾斜,中西部利用资源优势吸引投资,扩大了就业机会,收入水平提高,不少民工依靠多年积蓄进行小规模投资,独立经营工商业。
3.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农副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出现上涨,农业预期收益提高,中央政府对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视,使农民种粮种田的积极性上升,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减少。
4.改革开放以来虽沿海地区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工人的工资却没有相应增长。员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部分企业 用工行为不规范,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和任意克扣拖欠工资, 不签劳动合同或签订违法合同;生活生产条件差、劳动环境恶劣, ,不缴社会保险,拖欠民工工资,扣押身份证件等。员工维护合法权益的程序繁琐。
5.这些年来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东中西部三大地域之间的贫富悬殊尤为明显。本地居民与民工之间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及民工对未来生活改善的悲观预期,对民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心理平衡是沉重打击。
6.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开始向技术相对集中的产业转化,一些民工在文化素质、生活习惯等方面不能适应,
7.随着长三角产业圈的崛起,湖北、河南和安徽的民工开始转向在语言沟通、交通等方面更加便利的江苏、浙江等地区,也有到北京、山东等地区打工。
8.由于去年广东地区出现了SARS、禽流感等传染性较强的流行疾病,这在一定程度也对不了解具体情况的民工的南下造成了影响。
措施
1.根本出路就是改变低价格出口低附加值产品的状况。这就要企业转变增长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企业的新飞跃,开发自主核心技术,以技术带动产品的更新换代;发展自己的产业服务体系,包括工人培养、物流体系,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等等;创立品牌并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提升来塑造竞争力,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2.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和提高其社会地位,切实保障民工基本权益,制定出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福利标准;鼓励企业对民工进行培训,提高其生产技能,并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扩大企业规模,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技术进步不仅包括知识的积累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而且包括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率。
8#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7:09 | 只看该作者
全球化视野下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2006-12
顾朝林教授绍介了新自由主义地理学的产生背景、发展进程和主要内容;
杜德斌教授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透视了研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并从区位选择、空间组织和技术溢出三个方面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曾刚教授等则进一步探索了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东道国的技术区位;
宁越敏教授通过剖析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进程,探讨了全球生产系统对大都市功能转型的影响。学者们在交流中认为,开放对区域经济和人文地理过程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国家的作用在全球化条件下也将发生新的变化,深入探索这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发展研究始终是人文地理关注的重要命题。
李小建教授对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的总结引起了学者们对资本地域运动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讨论;
曹有挥教授等则以江苏省为例探讨了区域综合运输成本研究的方法;
陈雯研究员同样结合无锡的案例研究探索了制造业区位决策的影响机理与适宜性分区;
谷人旭教授则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分析强调了区域规划中建立合作协调机制的重要性;
金凤君教授进一步提出了从空间组织与效率视角深入研究经济地理问题的途径和意义。学者们在交流中尤其对区域研究的尺度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周尚意教授剖析了小区域研究在社会文化地理学中的应用方法与意义;
柴彦威教授认为单位制度变迁应当成为透视中国城市转型的重要视角;
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使城市化和城乡协调发展成为与会学者们讨论的重要问题。
陆大道院士深刻剖析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超前规划和资源浪费问题,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
以广泛涉猎英文国际期刊和积极参与海外学者交流为基础,沈建法教授回顾和总结了海外中国城市地理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而王士君教授等提出城市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存在学科融合趋势的观点则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激烈辩论。
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张小林教授分析了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实现机制;
李同升教授等以杨凌示范区为例探索了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扩散机制和模式;
甄峰博士则结合唐山和秦皇岛的乡村个案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发展的关系。
人才培养与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曾刚教授对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介绍以及保继刚教授对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生培养的思考;应当高度重视人文地理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和学术团队建设,注重积极鼓励研究生通过中外文文献和实地调研增强知识的累积,提高研究的能力、水平和质量。
从宋长青研究员在开幕式上提出人文地理学的中国学派建设命题开始,学派建设就成为此次沙龙中学者们热议的话题。何谓中国学派以及如何建设中国学派始终成为专家们思考和讨论的焦点。
刘卫东研究员在自由发言中提出,中国经济地理研究具有重视与自然地理研究相结合、积极参与区域规划和重视区域研究等三个方面的特点。
9#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7:20 | 只看该作者
泛珠三角经济圈其目的和意义何在
泛珠三角经济圈(“9+2”),即粤、闽、赣、湘、桂、琼、川、滇、黔9省(区)加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从经济规模聚合上看,内地9省(区)地域面积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总人口占全国三分之一;9省(区)2003年GDP总量加港、澳约占全国的47%;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50%以上。它包括了两个特别行政区,五个经济特区,七个沿海开放城市,和至少6至7个已经形成并发展强劲的区域经济带或产业带(包括福-厦沿海峡经济带、北部湾经济带、南昌-九江临长江经济带、成-渝工业经济带、长-株-衡湘中沿线工业带、滇-缅边贸经济带、大珠三角经济区等)。
1、“9+2”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9+2”各省区在地理、环境、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等方面差异较大,有很强的互补性。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兼具内外双向发展、西拓南进并举的优势;珠江三角洲面临发展空间和资源有限等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整合资源。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自身面积不大, 腹地狭小,外围山地环绕,基础设施延伸与发展空间拓展存在较大阻力,与周边省份的广泛协作尚未形成。要建立规范统一的人才市场、资金市场、物资市场、技术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流,同时要加强消费品市场的规范统一。
2、要充分借助粤港澳的经济辐射作用,拓展港澳发展空间,促进香港和澳门的繁荣和稳定。可大大扩展香港的经济腹地,在物流、投资、专业服务、旅游等方面,均有很积极的意义,利于更好实施“一国两制”方针。
3、提升“泛珠三角”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欠发达地区更快更好地发展。对内地省区整体上提高对外开放,提高整体竞争力,营造经济发展的多赢格局。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建立有利于各具特色的经济区的形成和区域内各省区经济社会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4、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将会扩大其经济腹地,有利于提升珠三角经济区的国际竞争力。泛珠三角区域将与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湾经济区一起构成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三大引擎;要充分发挥原珠三角的带动作用,形成泛珠三角经济圈的信息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从而把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及其辐射地区发展成为亚洲和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地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崛起必将对中国华东南经济发展,必将对中国经济、东南亚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必将使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进程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分量更加突出,形成欧洲、北美、南中国与东南亚三足鼎立之势。
  5、泛珠三角区域发展战略符合国家发展战略。“9+2”的积极意义是把中国东中西三部分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发展构想落到了实处。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符合中央十六大“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十六届三中全会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6、泛珠三角是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经济区域化有助于消除全球化负面作用,有助于增强民族和地区经济抗御全球化浪潮冲击的能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功能和特点:促进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加速集团成员的资本集中和垄断的发展;促进集团内部生产分工、专业化协作及国际合作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使经济较快增长;影响集团成员的部门结构,促进新工业部门的发展;改变经济格局,使经济领域的竞争日益发展为区域性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
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发展的战略重点:
其一,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推进战略。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支撑泛珠三角区域制造业的发展。西方国家产业集群理论较成体系;长三角的浦东、无锡、昆山、吴江、义乌、永嘉等地形成了高科技产业、IT产业以及日用、五金等产业集群。
其二,高科技与金融资本带动战略。泛珠三角发展的两个基本方向是提升经济竞争力,增强经济扩张力,因此,必须把高科技和金融资本带动作为重要战略。
其三,城市化和工业化双轮驱动战略。中国城市化率已接近40%,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泛珠三角区域城市化发展较快但很不平衡。工业化是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支柱。
其四,国际化战略。国际资本不断直接进来投资设厂,我们的产品不断输往国际市场,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国际化的两大特征。我国的经济特区大都集中在泛珠三角区域,在经济国际化方面可起到创新和带动作用。
10#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19 22:47:31 | 只看该作者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概况及对城市与区域的影响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很迅速。1988年首条沪嘉(上海浦桃工业区——嘉定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随后广佛(广州——佛山)、沈大(沈阳——大连)、西临(西安——临潼)、首都机场、京津塘(北京——天津塘沽区)、济青、海南环岛(海口——三亚)、广深(广州——深圳)、京石(北京——石家庄)、郑许(郑州——许昌)、长平(长春—四平)、太旧(太原——旧关)、沪宁、杭甬(杭州——宁波)、长潭(长沙——湘潭)、沪宁上海段、沪杭浙江段、沪杭上海段、厦樟(厦门——樟州)、成雅(成都——雅安)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到1996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位居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之后列世界第七。 1988年到1996年均建设高速路速度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到2000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6 000多km,居第三位。
2.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
根据交通部“十五”规划和 2015年远景规划,预计“十五”期间我国将新增高速公路超过2.5万公里,京沈、京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地区之间形成了一条公路快速运输大通道。根据公路主骨架国道主干线建设发展计划,用30年的时间建设“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系统,总长3.5万km。全国的重要城市、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对外口岸将由高等级的国道主干线连接,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它运输方式相协调的快速、安全的国家干线网络系统将形成。
高速公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速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近年来,公路交通所承担的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二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发展高速公路,完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的现代化公路网的建设。形成国际化高速公路交通干线网,大大增加了高速公路在运输中的作用,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在日本美国德国等,高速公路在整个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高速公路截至2000年末通车里程已超过16 000多公里,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2.高速公路与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将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随后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对生产要素的需要程度或密集程度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规模和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现代化程度,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实力。在世界各国公路发展经历传统建设——高速公路及主干线公路建设——高等级公路网完善的过程中,各国经济产业结构基本遵循了这一发展规律。
3.高速公路与土地升值。土地使用价值由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不同因而在价格上反映出很大差距,这一点尤其在城市或高速公路两侧一定区域内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从经济学角度而言,级差地租理论表明距离城市越近的土地地租越高,其使用价值越大。从自然角度而言,土地是不可移动的。但是如果从社会经济角度评价时,土地是可以“移动”的,即由于与社会经济客体相对位置改变而产生相对意义上的空间位移。高速公路的修建,使一块土地由远离交通线、枢纽线、空间可达性差而变得交通便利,空间可达性大大增强,新城市、工厂的建立,使附近土地产生空间位移,从而导致土地使用价值的大幅度提高。因此,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是与土地升值相对应的。
4.高速公路与经济空间结构合理化。所谓经济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在空间结构的各经济客体中,高速公路及通讯设施担负着空间产品的运输交流与信息交流,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合理运动起着润滑和枢纽作用。
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空间的促进作用一般表现为当其与社会经济客体达到最佳空间吻合时,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速公路的区域经济组织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而言,当两城市间修建某条高速公路时,在公路两个端点的城市,由于公路交通促进物资交流,必然加快城市经济空间内以城市为中心的迅速发展,即“点—圈”经济空间结构模式的产生。同时在高速公路两侧,由于受公路的影响,物资、信息流动速度的加快,必然产生带状的经济发展区域(即高速公路产业带),产生“点——轴”经济空间结构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建立及其运作效率与城市发展潜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都不同程度体现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有效形式和合理化发展趋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4 07:21 , Processed in 0.10699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