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出个实验设计大题给大家练练手~~(活动结束,公布获奖者) [打印本页]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14-9-22 16:26
标题: 出个实验设计大题给大家练练手~~(活动结束,公布获奖者)
(10月4日消息:活动已经结束。60楼的黄小小猪 同学的回帖被几位研究生一致推举为最佳回帖。请这位同学联系我,以获得一份物质奖励。)


从往年来看,凡是积极参与实验设计大题讨论的同学,绝大多数都考上了。实验设计大题不能光看、背,必须动手练习,否则你到了考场就无从下手。所以我出个题给大家练练手:

以下是某校专硕的一道30分大题:
   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请大家积极参与,像考试一样认真写。注意这个题考的主要是实验设计而不是心理咨询。
我会请研究生给回帖的同学提供专业的指点,保证每个认真参与的同学都有收获。





作者: 献给虚无的供物    时间: 14-9-22 20:23
本帖最后由 献给虚无的供物 于 14-9-24 00:25 编辑

用图片比较干净吧,笔版求指点

[attach]303237[/attach]

[attach]303238[/attach]


根据建议修改版:

1. 实验目的
探究A、B两种团体辅导方法在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上的差异和优劣
2. 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择25-35岁的公司员工90名,男女各半;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人,男女各半
2.2 仪器和材料
标准化幸福感问卷180份:用以得到员工的幸福指数;
2.3 实验设计
随机多组前测后测设计
自变量:3个组别(实验组A、实验组B、控制组);测量(前测、后测)
因变量:幸福感。操作定义:幸福感问卷的得分高低
额外变量:被试生活和工作经历;被试个人文化和家庭背景;被试近期情绪状态;安慰剂效应;霍桑效应。采用双盲实验控制
2.4 实验程序
2.4.1 让3个组分别受前测(问卷调查),O1、O3和O5分别是3组的前测成绩;
2.4.2 使3个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团体辅导方式两周后,再一次接受幸福感问卷调查,O1、O4和O6分别是3组的后测成绩;
2.4.3 计算前测后测的幸福观变化的差异D,进行统计分析。
组别前测实验处理后测前后侧成绩差
随机A组O1团体辅导AO2D1
随机B组O3团体辅导BO4D2
随机控制组O5不接受辅导O6D3
2.5 统计方法
两组以上实验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三组前后测成绩差异数据,设置α水平为0.05
假设:H_0:μ_1=μ_2=μ_3
          H_1:至少一组与其他组不同
MS_组间 = SS_组间/df_组间
MS_组内 = SS_组内/df_组内
F_obs = MS_组间/MS_组内
查F临界值表,与F_obs比较,F_obs>F临界值,得出结论。
拒绝H0,三个组别的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事后检验:进行两组间的差异检验
  HSD=q√(MS_组内/n)
计算组别间均值差并得出结论。
3. 结果
1)团体辅导A和团体辅导B存在显著差异(M_A - M_B>HSD)
2)团体辅导A和不接受辅导存在显著差异(M_A - M_C>HSD)
3)团体辅导B和不接受辅导不存在显著差异(M_B - M_C<HSD)
4. 结论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可知A、B两种团体辅导方法在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上的有显著差异,且团体辅导A更能提高员工幸福感。





作者: 献给虚无的供物    时间: 14-9-22 20:27
本来想一个实验组一个控制组然后相关样本T检验更简单方便一点,但弄得太简单总觉得诚意不足,考试时会扣分吧。。。
作者: 懒蓝蓝蓝    时间: 14-9-22 23:00
1.实验目的:探究A,B,C三种团体辅导方法对员工幸福度影响
作者: 懒蓝蓝蓝    时间: 14-9-22 23:51

1.实验目的:探究A,B,C三种团体辅导方法对员工幸福度影响
3.实验设计:(1)变量:自变量:.三种辅导方法;因变量:员工幸福感;额外变量:有无伴侣,职位等级等
                         (2)被试:随机选取北京某公司,按分层抽样抽取三个等级员工各10个,共30个
                           (3)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员工等级为区组变量。实验有3个实验处理(在试卷上画出设计图)
4.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1.df总=29。df组间=2。df组内=27。df区组=2。df误差=25。
                                                     2.ss等列出公式
                                                       3.最后画出方差分析表
作者: xingdeweixiao    时间: 14-9-23 09:38
本帖最后由 xingdeweixiao 于 14-10-2 23:56 编辑

经大神指点后修改版:

实验题目: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1、假设:①A种团体辅导类型能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②B种团体辅导类型能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③C种团体辅导类型能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2、实验设计:
①变量:自变量:一个因素(A种团体辅导类型、B种团体辅导类型、C种团体辅导类型、不进行团体辅导)
              因变量:员工幸福感      操作定义:幸福感量表分数
              控制变量:被试特点(性别、工作经历、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岗位性质、职务级别);
                               安慰剂效应,霍桑效应。采用双盲实验控制
                               团体辅导人员的经验。
             实验为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②被试选择与分组:选择某企业中层员工600名,在不告知实验目的的前提下,进行幸福感量表的测量,并在量表后填写5个幸福的原因,5个不幸福的原因。根据员工测试的成绩,选取幸福感较低的被试200名,根据这些被试填写的不幸福的原因进行因素分析。最后筛选出3个因子,并对被试进行分组,A组、B组、C组为实验组,D组为控制组,记录前测成绩X1-a,X1-b,X1-c,X1-d。

3、实验过程:
①根据被试分组的3个因子,聘请经过训练的团体辅导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A组员工进行A种团体辅导方法,B组员工进行B种团体辅导方法,C组员工进行C种团体辅导方法,D组员工不进行团体辅导)在这一过程中,辅导人员和被试均不知道本实验的实验目的。
②进行为期2周的团体辅导训练。之后再次让被试填写幸福感量表,记录被试的成绩X2-a,X2-b,X2-c,X2-d。

4、统计检验:
①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做出方差分析表,查表看结果是否显著。
②若结果显著,则进行事后检验,对A、B、C、D四组进行两两比较。

5、实验结果:
①A团体辅导、B团体辅导、C团体辅导存在显著差异。
②A团体辅导和不接受辅导存在显著差异。
③B团体辅导和不接受辅导不存在显著差异。
④C团体辅导和不接受辅导不存在显著差异。

6、实验结论:
对于幸福感较低的员工,使用A种团体辅导能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14-9-23 09:46
献给虚无的供物 发表于 14-9-22 20:27
本来想一个实验组一个控制组然后相关样本T检验更简单方便一点,但弄得太简单总觉得诚意不足,考试时会扣分 ...

一个实验组一个控制组,这个肯定不行。题目问的是“如何团体辅导才能……”,所以至少要有两种辅导的方法,所以至少要有两个实验组。

作者: 小四爷    时间: 14-9-23 11:55
本帖最后由 小四爷 于 14-10-3 16:08 编辑

1实验目的
探究团体辅导类型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2方法
2.1实验材料
荣格人格内外向性格量表。
员工幸福感调查问卷。
2.2实验设计
此实验设计为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自变量:1团体辅导类型,有两个水平:团体发展性辅导,团体训练性辅导。
2被试人格倾向:外向,内向。因变量:工作绩效(客观指标),是否有幸福感。(主观指标)。
2.3预实验:
对某大型公司员工进行荣格人格内外向性格测验,用调查问卷调查员工幸福感的原始状态。
2.4随机选取该大型公司员工具有内外向人格特征的被试各90名,内外向被试各随机分配为三组,内向A,内向B,内向C ,外向D,外向E,外向F。年龄24-27岁,工作态度良好,有进取心。
2.5实验过程:
1 AD两组接受发展性辅导,BE两组接受训练性辅导。CF两组接受只有辅导形式没有具体内容的辅导,充当安慰剂组。
2 一周以后,接受工作绩效测验,填写员工幸福感调查问卷。
2.6实验控制:
1接受团体辅导的时间统一为一周,每天上午8点到10点两个小时。
2给予辅导的主试是同一个人。
3接受辅导的房间格式一样,安静,卫生,隔音效果好。
4在接受辅导的一周内,所有被试保证在同样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的外界刺激。
3结果
3.1收集数据并进行方差分析:
3.1.1收集工作绩效数据,进行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3.1.2收集员工幸福感调查问卷数据,用多重列联表分析差异。
3.1.3用协方差分析处理所有被试的原始状态。
3.2结论:
团体发展性辅导有利于提高具有内向性人格特征的员工的幸福感。
团体训练性辅导有利用于提高具有外向性人格特征的员工的幸福感。



请诸位大神指教










首先对诸位大神表示感谢,不过我对于我这个实验已经无从下手改了,立意有问题,所以我决定弃了,又写了一个,很心虚的说,感觉写的也不怎么地,但是这个新写的大概,改动的空间会比较大,所以放上来了,哪位大神有时间帮忙瞅两眼。好纠结,老是写的乱七八糟的。。。





1实验目的和假设:
1.1目的:探究不同团体辅导方式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1.2假设:A/B/C中团体辅导方式最能提高员工幸福感。
         员工原先幸福水平与团体辅导方式没有交互作用。
2方法
2.1实验材料
一套测量员工幸福感分数的标准测验量表。
2.2被试
选取某大型公司作为被试选择来源,用某套标准测验量表测量所有员工幸福感,获得幸福分数,根据幸福分数分为高中低三个幸福员工组,从这三个组中各随机选取30名员工作为被试,一共90名被试,构成3个被试区组,分别是高幸福员工小组,中幸福员工小组,低幸福员工小组。各小组男女比例为1:1.
2.3实验设计
此实验为完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团体辅导方式,有ABC三个水平。因变量为员工幸福感,因变量的操作定义为:某套幸福测验量表的分数。
2.4实验过程
2.4.1每个区组都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在每个区组内,10人接受团体辅导方式A,另10人接受团体辅导方式B,剩下10人接受团体辅导方式C。区组内单个员工接受何种辅导方式是随机的。
2.4.2辅导持续一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辅导结束后,所有被试进行幸福感分数测验。
2.5实验控制
2.5.1被试性别男女比例相同。
2.5.2所有被试接受辅导前半个小时,一起听一曲缓慢悠扬的纯音乐,保持相对平和一致的心情。
2.5.3告知员工,此次团体辅导只是例行公事,与工资奖金无关,要求员工平常对待。以避免员工因各种猜测产生过高或过低的参与动机,造成被试差异。
2.5.4接受培训的时间安排,如培训总时间,培训中间休息时间,培训次数等完全一致。
2.5.5培训者经过严格训练,规范指导语,尽量避免对员工产生暗示。
2.5.6培训地点,房间环境摆设,空间大小,相似,房间隔音效果好。
2.6结果
2.6.1收集数据:求得各组水平原幸福分数的平均数作为原始值;实验处理后所得到的测验分数。

组别                 原始幸福感水平平均值                团体培训方式        后测             两次幸福感水平的差值
高幸福感组a        Oa                                    a1            A                    O1            d1
                                                                a2            B                        O2             d2
                                                                a3            C                        O3             d3
中幸福感组b        Ob                                        b1            A                   O4                d1
                                                                b2            B                   O5                d2
                                                                b3            C                        O6                d3
低幸福感组c        Oc                                        c1            A                        O7                d4
                                                                c2            B                   O8                d5
                                                                c3            C                   O9                d6



组别/处理              A        B        C
高                     d1        d2        d3        n=10,愁人,我辛辛苦苦整的表格一复制都没了,大家凑合看吧
中                     d4        d5        d6
低                     d7        d8        d9
2.6.2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对先后两次幸福分数差值进行随机完全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差值即为实验处理后的测验分数与该区组平均原幸福分数的差值。公式省略。
方差分析效果显著则进行事后检验。
2.6.3结论:A/B/C种团体培训方式最能提高员工幸福感。








作者: 小四爷    时间: 14-9-23 11:57
明矾的设计
实验研究: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幸福感
(一)实验目的:探究怎样团体辅导才能提升员工幸福感
(二)实验设计:
1,自变量:团体辅导的种类
    操作定义:参加某团体辅导之后是否写感恩日记
2,因变量:幸福感(即在中国人幸福感量表上所得成绩);
3,被试选择
    随机选择某企业中等层次员工40名(男女各半);随机分成AB两组(A实验组,B控制组)男女各半
4,实验材料
    《中国人幸福感量表》;
5,额外变量及相应控制:
    ①员工收入水平(恒定法:被试选择某企业中等层次员工,不存在相互比较问题);
    ②霍桑效应,即由于知道自己在进行某项实验,而产生异常心态,影响了实验结果(控制方法:单盲实验);
(三)实验程序
1,让AB两组被试做《中国人幸福感量表》,记录其成绩;
2,让两组被试进行某需要彼此合作互相帮助才能完成的团体辅导游戏;
3,团体辅导游戏结束后,让A组被试写感恩日记,B组写普通日记,两组被试均写完需要朗读;
4,让AB两组被试再做《中国人幸福感量表》,记录其成绩;
(四)结果分析
1,实验组幸福感实验前后得分组内比较,相关样本T检验;
2,控制组幸福感实验前后得分组内比较,相关样本T检验;
3,实验组、控制组实验后得分组间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被试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得出结论:有相互感谢、彼此夸奖环节的团体辅导比没有这种环节的团体辅导更能提升员工幸福感
(五)误差分析:
1,实验采用自评法对因变量进行测量,被试的填写可能并不可观,造成结果不够客观;
2,实验结果是短期内测得的,这种团体辅导方式所获得的幸福感不一定具有长期效应;

作者: weiwei1992    时间: 14-9-23 12:46
懒蓝蓝蓝 发表于 14-9-22 23:51
1.实验目的:探究A,B,C三种团体辅导方法对员工幸福度影响
3.实验设计:(1)变量:自变量:.三种辅导方 ...

弱弱问句, 随机区组设计可能性不大吧~~~
作者: 献给虚无的供物    时间: 14-9-23 15:07
献给虚无的供物 发表于 14-9-22 20:27
本来想一个实验组一个控制组然后相关样本T检验更简单方便一点,但弄得太简单总觉得诚意不足,考试时会扣分 ...

明白!之后还麻烦笔版能指点一二了,感谢
作者: sherlockholmes    时间: 14-9-23 15:37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3 11:55
1实验目的
探究团体辅导类型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2方法

你好,我比较好奇你的假设是怎么来的?
作者: Walrus623    时间: 14-9-23 16:34
1.假设:团体辅导方法1更能增加员工幸福感(假设已知提供了AB两种团体辅导法)
2.变量:两个自变量:组别(实验组A,实验组B,安慰剂组,控制组),变量(前侧,后侧)
            因变量:幸福感(通过幸福感测量量表测验:假设量表信度效度都良好)
3.被试:随机选定某大型企业,随机选取其中360名员工进行幸福感量表测验,依据所得分数,讲员工分为1(幸福感高),2(幸福感低),3(得分中等)人数一样的三组,每组120人。再将每大组均分为四小组:1大组为:A1,B1,C1,D1;2大组为A2.B2,C2,D2;3大组为:A3,B3,C3,D3。
4.实验方法:A1A2A3分别用团体辅导A方法,B1B2B3分别用团体辅导B方法,C1C2C3观看视频影片(除消极影片),D1D2D3不做任何处理。结束后再对其进行幸福感测量。
5.统计:将前后两次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如果A方法下的差异最为显著则假设成立(可设α=0.05)
作者: 小四爷    时间: 14-9-23 19:37
sherlockholmes 发表于 14-9-23 15:37
你好,我比较好奇你的假设是怎么来的?

哦你好,我自己想的,我想发展型辅导的人培养的是自身发展,应该对关注自身的内向性格的人影响比较大吧。而训练型辅导培养的是人际关系啥的,应该是对外向型的人,喜欢关注外部世界的人的帮助比较大吧。。。如有不对请指正
作者: minilwl    时间: 14-9-23 19:41
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一)实验目的:探究团体辅导类型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二)实验设计
   1 自变量: 接受团体辅导类型,分为两个水平,结构式团体辅导和非结构式团体辅导
   2 因变量:回忆积极和消极词汇的反应时,《总体幸福感量表》的测验情况
   3被试选择:从某市各类行业的民营企业中分层抽取100个被试,匹配被试的年龄,职位,工作性质,收入情况,受教育程度,家庭情况等,分成两个等组,分别为组A,组B。
   4.实验设计:
4.1对两组被试同时实施《总体幸福感量表》测试,控制测试条件  标准化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计算机分析。记录结果并保留资料。
4.2对组A所有被试进行结构式团体辅导,在辅导中辅导者按照之前设计的活动程序和目标引导被试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组B被试进行非结构式团体辅导,没有指定的活动程序,讨论素材为被试自发互动的此时此地引发的涉及对生活工作家庭的满意程度以及改善策略的讨论。辅导者对讨论过程不做干涉由被试自发完成。
4.3辅导结束后,对所有被试分别进行记忆测试,具体步骤如下:
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20个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共呈现20s,提前告诉被试接下来会进行回忆测试,测试中当屏幕出现红点则回忆积极词汇,出现蓝点则回忆消极词汇。词汇呈现完毕后,计算机屏幕随机出现红点或蓝点,被试开始回忆,直到回忆出第一个相关词汇,记录被试的反应时。每个被试需进行两次测试,分别为积极词汇回忆和消极词汇回忆。
   4.4对所有被试再次同时实施《总体幸福感量表》测试,控制测试条件标准化测试,测试结果计算机分析。
   5数据统计和分析
比较两组被试回忆积极词汇的反应时的差异显著性,以及回忆消极词汇反应时的差异显著性。用t 检验来检验。
或者将各个被试回忆积极词汇的反应时与回忆消极词汇反应时作差,然后比较两组被试的反应时之差的差异显著性,用t检验来检验。计算过程省略
结合测验所反映出的各项指标,对比实验前后所有被试的测验结果的变化情况
6实验结论


作者: alexwang    时间: 14-9-23 20:07
献给虚无的供物 发表于 14-9-22 20:23
用图片比较干净吧,笔版求指点

不足:实验目的应该重新表述一下,做具体的研究,目的也要具体,例如团体辅导A\B是否有效,二者是否存在差异。
优点:没有只用一个实验组,体现了实际操作中的可选择性。
作者: alexwang    时间: 14-9-23 20:14
懒蓝蓝蓝 发表于 14-9-22 23:51
1.实验目的:探究A,B,C三种团体辅导方法对员工幸福度影响
3.实验设计:(1)变量:自变量:.三种辅导方 ...

优点:提到了额外变量
缺点:并没有提到如何控制额外变量或者如何在统计中处理额外变量;分层抽样的依据不明确,为什么要分层抽样呢;人数太少,方差分析对被试人数有限制的;没有提到事后检验,这个很重要,是比较那种方式更有效的。
作者: alexwang    时间: 14-9-23 20:22
xingdeweixiao 发表于 14-9-23 09:38
1.假设:经过团体辅导能显著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2.被试选取:(1)实验前随机选取同一企业员工600名,进行 ...

问题是如何,你答的是能否,是否有偏题之嫌。
优点:这个是非常大的优点,你写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寻找影响幸福感的因素,虽然可能筛选的过程不那么完美,但是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优点,表明你的思考全面,而且有延展性;另外,你的团体辅导持续两周,这也是个比较合理的地方;
缺点:你由专业人士辅导,我预估你的辅导人员会成为额外变量、干扰因素。
作者: 献给虚无的供物    时间: 14-9-23 21:25
alexwang 发表于 14-9-23 20:07
不足:实验目的应该重新表述一下,做具体的研究,目的也要具体,例如团体辅导A\B是否有效,二者是否存在 ...

十分感谢前辈的指点,我晚些时候会根据您的建议稍作修改
作者: 献给虚无的供物    时间: 14-9-23 22:37
本帖最后由 献给虚无的供物 于 14-9-24 00:19 编辑
alexwang 发表于 14-9-23 20:07
不足:实验目的应该重新表述一下,做具体的研究,目的也要具体,例如团体辅导A\B是否有效,二者是否存在 ...

已调整了实验目的,增加了额外变量以及事后检验的结果和结论。不过总体似乎仍旧没有很大的亮点,如果学长觉得还存在什么问题或可添加什么点睛之笔的内容望指出,十分感谢!


1. 实验目的
探究A、B两种团体辅导方法在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上的差异和优劣
2. 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择25-35岁的公司员工90名,男女各半;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人,男女各半
2.2 仪器和材料
标准化幸福感问卷180份:用以得到员工的幸福指数;
2.3 实验设计
随机多组前测后测设计
自变量:3个组别(实验组A、实验组B、控制组);测量(前测、后测)
因变量:幸福感。操作定义:幸福感问卷的得分高低
额外变量:被试生活和工作经历;被试个人文化和家庭背景;被试近期情绪状态;安慰剂效应;霍桑效应                  采用双盲实验控制
2.4 实验程序
2.4.1 让3个组分别受前测(问卷调查),O1、O3和O5分别是3组的前测成绩;
2.4.2 使3个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团体辅导方式两周后,再一次接受幸福感问卷调查,O1、O4和O6分别是3组的后测成绩;
2.4.3 计算前测后测的幸福观变化的差异D,进行统计分析。
组别 前测 实验处理 后测 前后侧成绩差
随机 A组 O1 团体辅导A O2 D1
随机 B组 O3 团体辅导B O4 D2
随机 控制组 O5 不接受辅导 O6 D3

2.5 统计方法
两组以上实验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前后测成绩差异数据,设置α水平0.05
假设:H_0:μ_1=μ_2=μ_3
          H_1:至少一组与其他组不同
MS_组间 = SS_组间/df_组间
MS_组内 = SS_组内/df_组内
F_obs = MS_组间/MS_组内
查F临界值表,与F_obs比较,F_obs>F临界值,得出结论。
拒绝H0,三个组别的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事后检验:进行两组间的差异检验
  HSD=q√(MS_组内/n)
计算组别间均值差并得出结论。
3. 结果
1)团体辅导A和团体辅导B存在显著差异(M_A-M_B>HSD)
2)团体辅导A和不接受辅导存在显著差异(M_A-M_C>HSD)
3)团体辅导B和不接受辅导不存在显著差异(M_B-M_C<HSD)
4. 结论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可知A、B两种团体辅导方法在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上的有显著差异,且团体辅导A更能提高员工幸福感。




作者: sherlockholmes    时间: 14-9-23 22:41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3 19:37
哦你好,我自己想的,我想发展型辅导的人培养的是自身发展,应该对关注自身的内向性格的人影响比较大吧。 ...

主要是在你的设计里没有对你所用的两种辅导方法和你的这种假设做任何的说明,让人看不太懂,研究中肯定不能这样。不过考试里我个人推荐你没有必要弄这些,只要把是实验设计和逻辑理清,该控制的都控制好就可以。
作者: 小四爷    时间: 14-9-23 22:43
sherlockholmes 发表于 14-9-23 22:41
主要是在你的设计里没有对你所用的两种辅导方法和你的这种假设做任何的说明,让人看不太懂,研究中肯定不 ...

恩恩那个是百度出来的。。。我以为是默认的,大家都知道呢,回头改改
作者: sherlockholmes    时间: 14-9-23 23:26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3 11:57
明矾的设计
实验研究: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幸福感
(一)实验目的:探究怎样团体辅导才能提升员工 ...

看了一下你的实验设计,感觉还是值得商榷,前测后测的时间间隔过短,很难说明幸福感提升究竟是因为团体辅导还是因为被试在感恩日记任务中激发了正效价情绪而短暂的提升了幸福感。再一个,团体辅导的种类的操作定义无论如何都不能叫“参加某团体辅导之后是否写感恩日记”,而且根据是否写感恩日记就区分两种团体辅导方式也不合适。还有结果分析部分,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的分析方法也不用这种分析方法。
作者: 明矾waitac    时间: 14-9-23 23:52
sherlockholmes 发表于 14-9-23 23:26
看了一下你的实验设计,感觉还是值得商榷,前测后测的时间间隔过短,很难说明幸福感提升究竟是因为团体辅 ...

嗯嗯…这个实验设计的时候我也是胆战心惊…总觉得哪里差了点…嗯嗯…谢谢您的指点,我回头重新仔细修改( . )
作者: 苍州越    时间: 14-9-23 23:59
团体辅导方式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方向
1.1被试
将某公司员工按照工龄分为0-5年、5-15年、15—25年、25年以上四层,随机从每个工龄层抽取10名员工,组成一组。依相同方法抽取三组,每组40人,共120人。年龄平均数Χ,标注差Χ。其中男女对半,社会适应良好,均无心理健康问题。
1.2材料
选用总体幸福量表,笔
1.3实验设计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
1.4实验程序
实验进行前测,使用总体幸福量表测得被试团体辅导前的总体幸福分数。实验采用三种团体辅导方式即讲座、团体活动、讲座和团体活动
随机选取每组要接受的团体辅导方式,辅导时间为1个月。辅导结束后再次使总体幸福量表测量被试,并记录结果
1.5结果
方差分析,看三种辅导方式是否有差异。若差异显著,进行事后检验


想做一个辅导方式跟工龄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出来,看看是否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制定不同的团体辅导方式。但是由于自己这方面知识基本为零,不知选何种方式。实验写的简单,还有一个疑问就是要不要设置控制组的问题,我认为如果有安慰剂效应的话,三组都有。题目只让的出那种方式,所以我就没设控制组,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希望能够多多指导。万分感谢。
作者: 苍州越    时间: 14-9-24 00:01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3 11:57
明矾的设计
实验研究: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幸福感
(一)实验目的:探究怎样团体辅导才能提升员工 ...

觉得你在控制误差这方面 考虑的相当仔细。
作者: 苍州越    时间: 14-9-24 00:06
minilwl 发表于 14-9-23 19:41
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一)实验目的:探究团体辅导类型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二)实验 ...

你做了一个内隐联想测验的目的是啥
作者: xingdeweixiao    时间: 14-9-24 07:43
alexwang 发表于 14-9-23 20:22
问题是如何,你答的是能否,是否有偏题之嫌。
优点:这个是非常大的优点,你写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

谢谢前辈的指点。我当时写的时候觉得挺对的,听您一说发现是偏题了,额外变量里我会把辅导人员加进去。
假设改为:A、B、C三种团体辅导能提高相应员工的幸福感。
作者: xingdeweixiao    时间: 14-9-24 07:48
alexwang 发表于 14-9-23 20:22
问题是如何,你答的是能否,是否有偏题之嫌。
优点:这个是非常大的优点,你写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

对应的结果和结论我一会也改一下 ,,太感谢前辈了!
作者: alexwang    时间: 14-9-24 09:27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3 11:55
1实验目的
探究团体辅导类型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2方法

你的问题依旧啊,铺陈的很大,希望面面俱到,不过依然架不起大网,加油吧,希望你在年底能够写出漂亮的设计。
问题:内外向人格的幸福感有啥关系,为何按照内外向人格分组;为何突然出现发展性和训练性辅导,二者区别何在;有辅导形式无辅导内容是怎么做;团体辅导为一人,怎么同时给三个组辅导。
我建议你在提出一些大家没有共识或者跟题目相关性不高而是你自己的创意的时候能够在开始前对这些东西略作解释,或者说对你自己的思路进行一个讲解。
作者: alexwang    时间: 14-9-24 09:36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3 11:57
明矾的设计
实验研究: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幸福感
(一)实验目的:探究怎样团体辅导才能提升员工 ...

Good news:你想尽办法去扣住题目:如何,很好!
Bad news  :你的实验操作似乎变成了日记的差别,这个不是团辅吧?至多是团辅的一部分,但是你的表述还把这部分排除在外了,建议你重新表述。
优点:明晰的操作定义;清晰的被试选择;明确的额外变量控制;量表的选择也非常好;最后还有结论分析,更好。
缺点:你还是没有注意被试人数的问题,请问t检验要求被试数量是多少?!

总的来说,这个实验设计是目前最好的,可以打70%的分。
作者: 苍州越    时间: 14-9-24 09:37
alexwang 发表于 14-9-24 09:27
你的问题依旧啊,铺陈的很大,希望面面俱到,不过依然架不起大网,加油吧,希望你在年底能够写出漂亮的设 ...

版主 帮我的也瞅瞅吧 我的在25楼 呜呜呜
作者: alexwang    时间: 14-9-24 09:42
Walrus623 发表于 14-9-23 16:34
1.假设:团体辅导方法1更能增加员工幸福感(假设已知提供了AB两种团体辅导法)
2.变量:两个自变量:组别 ...

不足:你的前提的一些东西如果要假设,希望你写在前面,不要以括号形式呈现,不清晰;以员工人数分组是个糟糕的方法,这个我建议你好好看看测量里面如何确定高低组;当你测量了幸福感后,在分数依然出来的情况下,已经不能再进行随机分组了;你的处理3——看影片很奇怪,为什么是看影片,你如何确定看影片不影响幸福感;统计写得太简单。
作者: alexwang    时间: 14-9-24 09:52
minilwl 发表于 14-9-23 19:41
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一)实验目的:探究团体辅导类型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二)实验 ...

作为实验来看,整体结构还是不错的。有些细节需要再思考思考。
不足:反应时的东西是短时间的结果,而幸福感是较长时间的感觉,你同时测量两个不同方向的变量目的是什么;分层抽取是什么意思,我记得统计上的分层不是这么弄得,你仔细思考一下你的分层要怎么分,是否可行;匹配是个累活,当然不能说就做不了;最后的数据统计分析有待研究,你的统计思路还不是很清晰,而这个是在实验设计阶段就必须要清楚的。
作者: 明矾waitac    时间: 14-9-24 09:56
alexwang 发表于 14-9-24 09:36
Good news:你想尽办法去扣住题目:如何,很好!
Bad news  :你的实验操作似乎变成了日记的差别,这个 ...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神您的夸奖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啊之前在自己设计的时候一度有相死的冲动…感觉考试这个题目,重点应该就在操作定义这里,所以就没有设置为团体辅导A,团体辅导B,团体辅导C,感觉这样如果这样设置,应该就忽略了老师想考察的…思来想去(真的是想尽办法啊T.T…大神要不要看的这么准)弄成现在的的日记差别,总感觉有些不妥,嗯嗯,现在看来,确实是团辅的一部分。后来的t检验忽略了人数的要求…蠢死…
过后我会把重新修改的发上来~谢谢大神的指点~~

作者: alexwang    时间: 14-9-24 10:00
苍州越 发表于 14-9-23 23:59
团体辅导方式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方向
1.1被试

你的实验设计太简单,简单到基本啥都没说,就是放了几个关键词。另外你的被试选择道理何在,你缺乏一个基本的解释。你的取样这么复杂的情况下你的统计写得又非常简单。
作者: coldmaple    时间: 14-9-24 11:12
实验:
提出问题: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提出假设:假设采用A方法的团体辅导能够提高员工幸福感。

实验设计
①设置变量:
自变量:A方法团体辅导、B方法团体辅导、不进行团体辅导
因变量:员工幸福感
额外变量:员工新晋或新降职
测试方法:主观幸福感量表
②被试选择:在某公司选取稳定的中层员工90名,不选择新晋员工或新降职员工(通过人事部门即可筛选被试,无需进行额外调查)。
③被试分组:将90名员工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记为A、B、C组。
④实验顺序:前测→实验→后测→统计检验
⑤预期结果:接受A方法团体辅导的员工相对接受B方法团体辅导和无团体辅导的员工会产生更高的幸福感。

实验过程
①前测:对被试员工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试,获得的幸福感成绩按组别分别记为A1、B1、C1.
②实验:前测结束后,对A组员工进行A方法团体辅导,对B组员工进行B方法团体辅导,对C组员工不进行团体辅导,辅导时间持续一个月。
③后测:一个月的辅导结束后立即进行后测,对被试员工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试,获得的幸福感成绩分别记为A2、B2、C2。

统计检验:
①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出方差分析表。
②查表得到显著性水平。
③对比A、B、C组两两之间的显著性水平差异,得出结论是否与预期结果相符。

误差及反思:
①影响幸福感的误差变量有很多,无法全部考虑并在被试选择及实验过程中控制。
②团体辅导的类型可能影响辅导生效的时间,一个月的时间不一定能保证实验中的团体辅导可以有足够的生效时间,延长团体辅导时间则后测有可能受到员工人事调动的影响。




翻滚,求大大指点。
作者: xingdeweixiao    时间: 14-9-24 11:18
alexwang 发表于 14-9-24 10:00
你的实验设计太简单,简单到基本啥都没说,就是放了几个关键词。另外你的被试选择道理何在,你缺乏一个基 ...

大神,看看我的实验设计吧,我改了一点,您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我的实验设计在6楼。
作者: 明矾waitac    时间: 14-9-24 11:58
alexwang 发表于 14-9-24 09:27
你的问题依旧啊,铺陈的很大,希望面面俱到,不过依然架不起大网,加油吧,希望你在年底能够写出漂亮的设 ...

大神…我要承认…第一次你给我和小四修改实验的时候,犯把问题面铺的太大,想面面俱到,自己又没能hold的错误的是我(明矾),不是小四…orz…小四一定是中了我的毒…
作者: Walrus623    时间: 14-9-24 17:09
本帖最后由 Walrus623 于 14-9-24 17:19 编辑
alexwang 发表于 14-9-24 09:42
不足:你的前提的一些东西如果要假设,希望你写在前面,不要以括号形式呈现,不清晰;以员工人数分组是个 ...


谢谢指点,根据您的建议我又改了下


1.实验目的:低幸福感员工更适合依靠团体辅导A提升幸福感
2.实验假设:
2.1自变量:一个为团体辅导方法A和B,一个为幸福感不同的员工,低幸福感员工和中等幸福感员工。两个实验组一个控制组,故为2*3多因素实验设计
2.2因变量:某幸福感测验量表所测得分数,该量表信度效度皆良好
2.3被试选择:随机选取某国内大型企业中的500名男女各半的中国员工为被试
2.4额外变量控制:1)选取的员工皆为基层员工,2)选取的员工工资收入比较集中,3)为避免社会赞许性,可增加一份Sd社会赞许性量表
3.实验步骤:
1)对500名员工进行幸福感量表测验,分数按高到低进行排列,所得分数高者为幸福感高,低则相反。
2)取前27%划为幸福感高组0号,后27%为幸福感低组1号,从中间取27%为幸福感中等组2号。经计算每大组人数分别为135人,此实验中只采用1号和2号组为被试参与实验。
3)将每大组分别均分为3个小组,每组为45人。分别编号为abc
        组别         前测        处理                 后测        前后变化
实验组1        1a        Y1a        接受辅导方法A        Y’1a        d1a=Y’1a-Y1a
                1b        Y1b        接受辅导方法B        Y’1b        d1b=Y’1b-Y1b
控制组1        1c        Y1c        不作处理                Y’1c        d1c=Y’1c-Y1c
实验组2        2a        Y2a        接受辅导方法A        Y’2a        d2a=Y’2a-Y2a
                2b        Y2b        接受辅导方法B        Y’2b        d2b=Y’2b-Y2b
控制组2        2c        Y2c        不作处理           Y’2c        d2c=Y’2c-Y2c
理由说明:d1a代表幸福感低员工接受团体辅导法A后前后幸福感变化
          d1b代表幸福感低员工接受团体辅导法B后前后幸福感变化
          d1c代表幸福感低员工不接受任何团体辅导法的前后幸福感变化
d2a代表幸福感中等员工接受团体辅导法A后前后幸福感变化
          d2b代表幸福感中等员工接受团体辅导法B后前后幸福感变化
          d2c代表幸福感中等员工不接受任何团体辅导法的前后幸福感变化
d1c-d1a代表是否低幸福感员工接受团体辅导法A引起的幸福感变化即产品有效性
d1c-d1b代表是否低幸福感员工接受团体辅导法B引起的幸福感变化即产品有效性
d2c-d2a代表是否中等幸福感员工接受团体辅导法A引起的幸福感变化即产品有效性
d2c-d2b代表是否中等幸福感员工接受团体辅导法B引起的幸福感变化即产品有效性
4.统计分析:
实验组1和实验组2前后测相关样本t检验,控制组1、2前后测相关样本t检验,后测的实验组控制组独立t检验。匹配设计要用相关t检验。t检验公式t=(****)。(平均那个符号我打不出就没有打这个公式)
相关样本:标准误=√((S_d^2)/(n-1)),df=n-1
独立样本: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如一致,则标准误=√(((n1-1)S1²+(n2-1)S2²)/(n1+n2-2)*[(n1+n2)/(n1*n2)]);如不一致,则标准误=√(S1²/n1+S2²/n2)
5.实验结果:
取α=0.05时,低幸福感使用团体辅导A的员工比使用B方法差异更显著,所以低幸福感更能通过A方法提升幸福感。中等幸福感员工使用B方法和使用A方法差不多显著,所以对于中等幸福感员工两种方法有效性差不多。

作者: 小四爷    时间: 14-9-24 18:18
明矾waitac 发表于 14-9-24 11:58
大神…我要承认…第一次你给我和小四修改实验的时候,犯把问题面铺的太大,想面面俱到,自己又没能 ...

不要帮我抗罪名,分明有我
作者: 小四爷    时间: 14-9-24 18:20
alexwang 发表于 14-9-24 09:27
你的问题依旧啊,铺陈的很大,希望面面俱到,不过依然架不起大网,加油吧,希望你在年底能够写出漂亮的设 ...

感谢大神。。。您说的对,我稍后改改,明天发上来,请大神再度指正。。。。
作者: 然然他爸    时间: 14-9-24 18:26
看了整个帖子,觉得挺有收获,但也有很多疑问,希望有同学能帮我解决解决。
额外变量难道只要写在额外变量的“冒号”之后就可以吗,难道不应该在设计中体现出来吗?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教育程度、进行测试的时间(一天之内人的幸福感就会有所波动,比如饿着肚子时跟吃饱了之后)等肯定都会与自变量产生交互作用吧?该怎么控制?我只想到这几个,但肯定还有好多别的。
虽然书上说样本一般不低于30,但这样一个实验只选取几十名被试真的能说明问题?
前测与后测间隔时间太长的话,肯定会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干扰吧,毕竟被试是人啊,不是小白鼠。
随机选取被试可行吗?如果实验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那被试们恐怕都会不高兴吧;如果利用工作的时间,热爱工作和讨厌工作的又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这些都会影响幸福感吧?更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硬的关系,去哪找这些被试啊?
还有被试的报酬问题。不给钱吧,人家肯定不乐意,给钱吧,多少又是个问题。给少了还是不乐意,给多了那幸福感提升的来源可能就不是来自团体培训了。而且这部分钱究竟谁出啊?莫非研究经费很容易申请?
还有控制组的问题,控制组应该让他们干什么去,才能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控制组”?
应该还有别的问题,但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我不是来抬杠啊,我只是觉得我所学的心理学跟我所想象的心理学差得越来越远了。我对这类实验设计非常感兴趣,但我主要关注的不是这个实验是否严谨,而是它有没有可行性,因为我明年打算办个家教机构,很可能会需要类似的知识,比如,哪种学习方法对学生的效果更好?到时候,毫不客气地说,光是看到“随机选取”这四个字就足以让我把一个方案否定了,因为太不切实际了。
我没有太多的全日制本科的学习经验,更完全没做过心理学实验,如果问的问题太幼稚了,还请见谅。
作者: bujianxin    时间: 14-9-24 20:52
然然他爸 发表于 14-9-24 18:26
看了整个帖子,觉得挺有收获,但也有很多疑问,希望有同学能帮我解决解决。
额外变量难道只要写在额外变量 ...

这只是写在纸上的实验思路,告诉我们在进行研究某个问题的时候应该用什么用的思路思考,然后用什么样合理的方法来处理,研究这个问题。
额外变量这个玩意是很多的,写出来是我们觉得重要的,很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的额外变量,这些需要进行精密的控制,以保证实验的效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额外变量不重要,不需要控制,能控制的当然要尽力去控制,但是毕竟人力有限。更何况这个实验是一个团辅,人与人之间交流放放点点都有影响,真写能写一页纸哎~
至于实验之外的如何让这个实验得以实施,这自然是有办法的..实在做不了到时候再pass掉嘛..
考虑这么多是好的吧~我完全没想这么多.实验确实是需要严谨对待的,不过太过较真,感觉连实验的起步都很难呢~
嘛~~以上就是我的想法
作者: sherlockholmes    时间: 14-9-24 21:08
然然他爸 发表于 14-9-24 18:26
看了整个帖子,觉得挺有收获,但也有很多疑问,希望有同学能帮我解决解决。
额外变量难道只要写在额外变量 ...

先说说你不理解的随机选取,你可能还没太理解现实中随机选取的意思,其实随机选取在现实中就是刻意选取的对立面,意思就是只要不引入明显误差因素,那么选谁来做实验都是可以。一般不是像书上说要怎么抽签怎么样的,当然有些实验对被试是有严格要求的,那么另当别论。其实这种方法在现实中倒是最可行的,那些复杂的抽样几乎没有人去用(除非不得不用)。
额外变量因为太多,所以一般只能写下最可能出现,影响可能最大的额外变量,单独列出来是为了老师打分比较方便,你写在一起他很可能压根看不见;样本大小的问题一般都有共识,所以不必纠结;前测后测间隔时间长了当然有影响,所以就要控制额外变量,所以这里就要看你控制的好不好了,考的就是这个;控制组一般也有任务,肯定不是呆那啥都不干;诸如“谁来出钱”的问题,考试中是不会涉及的,所以这里也就都没有讨论的必要。
七七八八回答了一些你的问题,我想说虽然你的一些担心在现实研究中很有必要,但是考试中一般并不涉及,所以你现在不用过于纠结。考试是有其范围和规律的,超出其范围考虑问题或者不按其规律做题都不太利于最后的成绩。
不过看你文章中的意思似乎你自己并不打算考研,如果是这样,那么你要明白考试中的实验设计和现实中的实验设计是两个概念,现实中的设计要复杂、严密、细致的多。还是那句话,大家在这里讨论的最终目的是成绩。
作者: 然然他爸    时间: 14-9-24 22:28
sherlockholmes 发表于 14-9-24 21:08
先说说你不理解的随机选取,你可能还没太理解现实中随机选取的意思,其实随机选取在现实中就是刻意选取的 ...

我要考研的啊,但我不想仅仅得到为了应付考试的功利性的知识,我还想得到一些实用性的,可以指导我创业的知识,但就这个实验设计来看,我觉得很难付诸于实践。我现在挺矛盾的,感觉选择考研是条错路,但都这时候了,也没法回头了。
作者: 明矾waitac    时间: 14-9-24 22:42
(修改版1.1)修改的部分都用蓝笔加粗了@alexwang…大神…我觉得我这个设计改过之后依然是研究的是团辅的一部分…是不是我这个实验要动个大手术彻底改动一下(例如放弃感恩日记什么的,重新想个假设来研究)才能治愈…还是您有什么别的建议…求点醒
实验研究: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幸福感
(一)实验目的:探究怎样团体辅导才能提升员工幸福感
(二)实验设计:
1,自变量:团体辅导的种类
    操作定义:团体辅导中是否包含写感恩日记环节:在两种团体辅导中前面环节全部相同,只是在最后一个环节上,要求A组被试写感恩日记,B组被试写普通日记,由此形成了两种团体辅导类型(包含写感恩日记环节的团辅,不包含写感恩日记的团辅);
2,因变量:幸福感(即在中国人幸福感量表上所得成绩);
3,被试选择
    随机选择某企业中等层次员工80名(男女各半);随机分成AB两组(A实验组,B控制组)男女各半
4,实验材料
    《中国人幸福感量表》;
5,额外变量及相应控制:
    ①员工收入水平(恒定法:被试选择某企业中等层次员工,不存在相互比较问题);
    ②霍桑效应,即由于知道自己在进行某项实验,而产生异常心态,影响了实验结果(控制方法:单盲实验);
(三)实验程序
1,让AB两组被试做《中国人幸福感量表》,记录其成绩;
2,让两组被试进行某需要彼此合作互相帮助才能完成的团体辅导游戏;
3,团体辅导游戏结束后,让A组被试写感恩日记,B组写普通日记,两组被试均写完需要朗读;
4,让AB两组被试再做《中国人幸福感量表》,记录其成绩;
(四)结果分析
1,实验组幸福感实验前后得分组内比较,相关样本T检验;
2,控制组幸福感实验前后得分组内比较,相关样本T检验;
3,实验组、控制组实验后得分组间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被试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得出结论:有相互感谢、彼此夸奖环节的团体辅导比没有这种环节的团体辅导更能提升员工幸福感
(五)误差分析:
1,实验采用自评法对因变量进行测量,被试的填写可能并不可观,造成结果不够客观;
2,实验结果是短期内测得的,这种团体辅导方式所获得的幸福感不一定具有长期效应;

作者: 懒蓝蓝蓝    时间: 14-9-24 23:08
自变量 团体辅导方法 A B
因变量 主观幸福感   
被试 某公司员工 40人
1.从某公司随机抽取员工40人,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前测。
2.将40名员工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人,A组接受团体辅导方法A,B组接受团体辅导方法B。选取四个环境相同、大小适当的房间,每个房间可容纳10人进行团体辅导。选择恰当的时间,在同一时间分别对AB两组进行团体辅导。每次辅导时间相同,辅导总次数相同。
3.辅导全部结束后,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对AB组员工进行后测。
4.用t检验分别对AB两组各自的前、后测数据进行假设检验。
5.分别计算AB组各自前后测得分之差,用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假设检验。
结果:
(1)若A组的前后测差异显著,则说明团体辅导法A能有效提高员工的主观幸福感;反之,则说明A方法效果不显著。若B组的前后测差异显著,则说明团体辅导法B能有效提高员工的主观幸福感;反之,则说明B方法效果不显著。
(2)若AB两种方法均效果显著,则进行前后测得分之差的t检验。若差异显著,则说明A法好于B法(或者B法好于A法)
作者: 献给虚无的供物    时间: 14-9-24 23:30
然然他爸 发表于 14-9-24 22:28
我要考研的啊,但我不想仅仅得到为了应付考试的功利性的知识,我还想得到一些实用性的,可以指导我创业的 ...

那或许是你对心理学的理解一开始就错了,该学科进行的研究本来就是建立在理论和假设上的,而不是大众理解的读心术

如果看了我们的设计觉得难以实践,那为何不自己尝试设计呢?将自己觉得所有可以控制的都写出来,就算现在不写,考上了导师也是让你做这样的工作,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学科
作者: 小四爷    时间: 14-9-25 08:23
alexwang 发表于 14-9-24 09:27
你的问题依旧啊,铺陈的很大,希望面面俱到,不过依然架不起大网,加油吧,希望你在年底能够写出漂亮的设 ...

问题1和问题2:可以一起回答,据我百度的情况,发展性团体辅导是针对自身发展水平的辅导,训练性团体辅导是针对人际关系的辅导,而我以为,这都是默认的情况,就像专业术语一样,所以没有解释,直接做出假设,认为外向性的人更适合后者,内向性更适合前者。这个问题,我下面会有所改进。
问题3:有辅导形式无辅导内容怎么做的问题,大神我不得不说你实在太牛了,事实上我就是想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做,才来了这么一句“神来之笔”,被您一眼戳穿有木有。。。
问题4:写实验控制的时候我把前头忘了,所以矛盾了,
下面是改进的实验,请大神再度批阅
1实验目的
探究团体辅导类型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2方法
2.1实验材料
荣格人格内外向性格量表。
员工幸福感调查问卷。
2.2实验设计
此实验设计为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自变量:1团体辅导类型,有两个水平:团体发展性辅导,团体训练性辅导。
2被试人格倾向:外向,内向。因变量:工作绩效(客观指标),是否有幸福感。(主观指标)。
假设:团体发展性辅导有助于提高外向型人格的员工幸福感。团体训练性辅导有助于提高内向性人格的员工幸福感。
2.3预实验:
对某大型公司员工进行荣格人格内外向性格测验,用调查问卷调查员工幸福感的原始状态。
2.4随机选取该大型公司员工具有内外向人格特征的被试各90名,内外向被试各随机分配为三组,内向A,内向B,内向C ,外向D,外向E,外向F。年龄24-27岁,工作态度良好,有进取心。
2.5实验过程:
1 AD两组接受发展性辅导,即主要是针对提高自身发展水平的辅导。BE两组接受训练性辅导,即主要是针对提高人际交往,社交能力的辅导。CF两组接受只有辅导形式没有具体内容的辅导,即告诉被试是接受辅导,实际上只是在实验室中看些无关的风景图片,充当安慰剂组。
2 一周以后,接受工作绩效测验,填写员工幸福感调查问卷。
2.6实验控制:
1接受团体辅导的时间统一为一周,每天上午8点到10点两个小时。
2接受辅导的房间格式一样,安静,卫生,隔音效果好。
3在接受辅导的一周内,所有被试保证在同样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的外界刺激。
3结果
3.1收集数据并进行方差分析:
3.1.1收集工作绩效数据,进行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3.1.2收集员工幸福感调查问卷数据,用多重列联表分析差异。
3.1.3用协方差分析处理所有被试的原始状态。
3.2结论:
团体发展性辅导有利于提高具有内向性人格特征的员工的幸福感。
团体训练性辅导有利用于提高具有外向性人格特征的员工的幸福感。

不知道这样还有木有问题

作者: coldmaple    时间: 14-9-25 10:09
然然他爸 发表于 14-9-24 22:28
我要考研的啊,但我不想仅仅得到为了应付考试的功利性的知识,我还想得到一些实用性的,可以指导我创业的 ...

考研毕竟还是一门看分数的考试,短短三个小时里面不可能将一个实验写得面面俱到。我是跨考的,本科学的工业工程。拿工业工程来举例,核心概念就是优化,考研的过程中只会提出理想状态下的生产线环境让你进行优化设计,这种理想情况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不可能直接照搬到现实生产中去。但是如果考试的时候将一个完全真实的生产线环境给你,光是测量考虑各种声光热环境和厂区布置,再加上优化计算,就够你写个一两小时的了,剩下的东西都没法考了。放到这道题里同理,如果所有变量都要写出来加以控制的话,那三个小时太紧了。
作者: 然然他爸    时间: 14-9-25 11:03
coldmaple 发表于 14-9-25 10:09
考研毕竟还是一门看分数的考试,短短三个小时里面不可能将一个实验写得面面俱到。我是跨考的,本科学的工 ...

哎,这道理我倒是明白。只不过一直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一个我不愿意去面对的问题被这道题给揪了出来,就是——假如我考上了研究生的话,我还要去上2-3年学,再加上准备的一年半(我是二战),一共就是4年多的时间,这4年多的努力万一对我真正想干的事情一点帮助也没有,那真是“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作者: 懒蓝蓝蓝    时间: 14-9-25 11:59
alexwang 发表于 14-9-23 20:14
优点:提到了额外变量
缺点:并没有提到如何控制额外变量或者如何在统计中处理额外变量;分层抽样的依据 ...

谢谢司马紫衣前辈的指点
1.有关额外变量控制:.随机区组设计,目的是为了控制额外变量(员工等级)。
2.分层抽样是因为员工等级之间人数差别大,比如经理层十几个,员工层可能几百个

前辈看看我解释的对吗?
作者: 懒蓝蓝蓝    时间: 14-9-25 12:34
weiwei1992 发表于 14-9-23 12:46
弱弱问句, 随机区组设计可能性不大吧~~~

不是自己随便设计吗?这个也要求?
作者: minilwl    时间: 14-9-25 15:09
alexwang 发表于 14-9-24 09:52
作为实验来看,整体结构还是不错的。有些细节需要再思考思考。
不足:反应时的东西是短时间的结果,而幸 ...

谢大神指点,首先两个因变量我思考的是可以互相验证,当然可能只有量表也可以,我看文献有通过对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回忆反应时测量幸福感,所以借用了一下,希望得出的数据更加直观些,两个因变量得出的结果可以互相参考共同验证结论,我是这么想的。  分层抽取因为是首先是从某市的民营企业中随机抽取一些企业,再从这些企业的各个部门中随机抽取一些部门,然后再从抽取的部门里随机抽取一些人,这个比例依据企业规模来定,这个是分层抽取吧,我记得。的确最后的统计分析思路不太清楚,批评的很对,在统计和实验的结合上还有很多问题。另外额外变量的控制上没有明确提出来,存在这个问题。之前匹配抽取的被试就是希望组间差异尽可能小,毕竟抽取的被试可能存在年龄,收入,职位,家庭等很多差异因素,现在想想可以做个区组,把抽得的被试依照这些影响因素分成几个区组,再做随机区组设计就比较合理了。大神觉得怎么样??
作者: 苏杭dalala    时间: 14-9-25 21:32
想问一下 题目是如何 那么要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的团体辅导的方法都写上来做试验来比较吗  
作者: Walrus623    时间: 14-9-25 22:05
然然他爸 发表于 14-9-25 11:03
哎,这道理我倒是明白。只不过一直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一个我不愿意去面对的问题被这道题给揪了出来,就是 ...

那你得想好你考心理学的目的了,有人是真喜欢,有人是想搞学术,有人是想做心理咨询师,从我从学长学姐那了解到的情况看,心理学不仅不好考还不好就业,如果不是真心喜欢可以选条更好的路
作者: 苍州越    时间: 14-9-26 07:45
alexwang 发表于 14-9-24 10:00
你的实验设计太简单,简单到基本啥都没说,就是放了几个关键词。另外你的被试选择道理何在,你缺乏一个基 ...

好的 谢谢 等修改后麻烦你再看一下
作者: 苍州越    时间: 14-9-26 07:47
然然他爸 发表于 14-9-24 18:26
看了整个帖子,觉得挺有收获,但也有很多疑问,希望有同学能帮我解决解决。
额外变量难道只要写在额外变量 ...

其实很多的随机取样 基本上都是便利抽样
作者: 黄小小猪    时间: 14-9-26 16:55
实验目的:探究团体辅导方式X和团体辅导方式Y,哪种更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1.自变量
(1)本实验采用2×3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2)自变量A:幸福感测量时间。分为两个水平:
              a1:团体辅导开始前
  a2:团体辅导结束后
自变量A采用被试内设计
(3)自变量B:团体辅导方式。分为三个水平:
              b1:团体辅导方式X
              b2:团体辅导方式Y
              b3:控制组,不采用任何团体辅导方式,只是进行简单的团体活动
            自变量B采用被试间设计
2.因变量
(1)由于幸福感是个抽象概念,不方便测量,所以将幸福感操作定义为:员工在《中国人幸福感测验》上的得分,即因变量为:员工《中国人幸福感测验》的分数。
(2)该实验采用前测后测的试验范式,则每名被试会有一个前测分数和一个后测分数,即每名被试分别对应两个因变量值。
3.被试选择与分组
(1)在北京市某大型私企里,年龄在25~29岁、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未婚员工群体中,随机抽取90名员工,其中男女各半。
(2)再将这90名员工随机分为三组,并保证每组中男女分别15人。
(3)随机将这三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B的三个水平,即分成团体辅导方式X组、团体辅导方式Y组、控制组。
4.控制变量
(1)将被试的年龄、收入、婚否等这些很可能会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因素控制在前述范围内,以此避免导入混淆变量影响实验的内部效度。
(2)为了防止霍桑效应的发生,本试验采取单盲设计:告诉员工这只是公司例行的团体活动。但出于心理实验的道德原则,试验结束后必须要告诉被试本次试验的真实目的。(由于团体辅导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实验,辅导者必须要知道辅导的目的才能进行辅导,所以本试验不能采用双盲范式,只能用单盲设计)
(3)由于三组被试的辅导者不同,所以辅导过程中,辅导者应使自己的言谈举止规范化,避免产生主试效应,进而影响实验信效度。
(4)控制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如:三组被试各阶段的辅导以及幸福感分数的测量应该在相同的时间进行,教室的环境应该基本相同等等,以此来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试验的信度和效度。
(5)后测测验距团体辅导结束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最好在最后一次团体辅导结束后一两天内进行测量,避免间隔时间过长新的生活事件对辅导效果的影响。同理,前测测验也应在团体辅导前一两天内才进行测量。
5.实验结果
(1)对试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技术进行处理。
(2)若团体辅导方式X的前测后测差异显著,且这种差异明显显著于团体辅导方式Y以及控制组,则可以证明团体辅导方式X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作者: 苏杭dalala    时间: 14-9-26 19:29

实验渣斗胆请各位指教~~

作者: 黄小小猪    时间: 14-9-28 06:36
alexwang 发表于 14-9-23 20:07
不足:实验目的应该重新表述一下,做具体的研究,目的也要具体,例如团体辅导A\B是否有效,二者是否存在 ...

版主,我的实验设计在60楼,麻烦帮我看看吧~谢谢~
作者: 黄小小猪    时间: 14-9-29 19:11
本帖最后由 黄小小猪 于 14-9-29 19:13 编辑
黄小小猪 发表于 14-9-26 16:55
实验目的:探究团体辅导方式X和团体辅导方式Y,哪种更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1.自变量
(1)本实验采用2 ...


非常感谢您的点评~我本科非心理学专业,能得到您的回复,我很开心~@Alexwang
作者: 小四爷    时间: 14-9-29 19:39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5 08:23
问题1和问题2:可以一起回答,据我百度的情况,发展性团体辅导是针对自身发展水平的辅导,训练性团体辅导 ...

我的想法是用两个因变量,一个工作绩效(客观定量测量),就是幸福感越高,工作绩效越好。一个是调查问卷,结果是幸福or不幸福(主观定性测量),因为第二个是次数分布,所以用的多列表分析。这样的想法是不可取还是我写的太乱?
另外协方差,我想用协方差处理所有被试的初始水平。。。心态,最初工作绩效什么的。。。
是不是写偏了,不然我在重新写一个好了?
作者: 苍州越    时间: 14-9-30 11:32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9 19:39
我的想法是用两个因变量,一个工作绩效(客观定量测量),就是幸福感越高,工作绩效越好。一个是调查问卷 ...

我已经不知道从哪改起了
作者: 小四爷    时间: 14-9-30 12:20
苍州越 发表于 14-9-30 11:32
我已经不知道从哪改起了

嗯嗯我也是
作者: xingdeweixiao    时间: 14-9-30 17:11
alexwang 发表于 14-9-23 20:22
问题是如何,你答的是能否,是否有偏题之嫌。
优点:这个是非常大的优点,你写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

修改啦,谢谢大神指点!!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14-10-2 13:29
黄小小猪 发表于 14-9-26 16:55
实验目的:探究团体辅导方式X和团体辅导方式Y,哪种更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1.自变量
(1)本实验采用2 ...

这个设计是很周全的。不过,如果在方差分析以后要说X方法比Y方法更好,就需要做事后检验。
你是考哪个学校的啊?

作者: layman    时间: 14-10-2 16:43
献给虚无的供物 发表于 14-9-22 20:23
用图片比较干净吧,笔版求指点

1. 为什么选择25-35岁。没说原因,反而招致非议;有原因,说出来也未必会让别人信服;
2. 统计分析:我感觉应该分2步,1)前测成绩,单因素方差分析,ABC是否有差异(结果应该无差异,表明三组被试是同质的)。2)后测-前测,单因素方差分析,然后用事后比较来检验三者是否两两显著。
作者: layman    时间: 14-10-2 16:47
xingdeweixiao 发表于 14-9-23 09:38
修改版:

1.假设:不同类型的员工通过不同的团体辅导方法能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我看到的优点是:选择了幸福感不高的那一群被试作为实验对象
但问题是:曲解了问题
作者: layman    时间: 14-10-2 16:56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3 11:55
1实验目的
探究团体辅导类型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2方法

1. 既然年龄不是主要的考察指标,为何限定在24-27
2.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对不对:题目是如何团体辅导才能提升员工幸福感,然后你变成了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类型的团体辅导?然后你想通过幸福感的变化来说,他们是适合还是不适合?
3. 既然工作绩效是一个指标,前测为何没有工作绩效测试;短期内,工作绩效跟幸福感会有必然联系吗?你这是在为幸福感找校标,但是显然这个题目并不需要校标
4. 统计方面:你确定要用多重列联表分析,你确定协方差分析能处理所有被试原始状态?

优点:控制组虽然没有接受辅导,但是有了同样的形式,这比什么也不做的“不接受辅导”进步很多
作者: layman    时间: 14-10-2 17:01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3 11:57
明矾的设计
实验研究: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幸福感
(一)实验目的:探究怎样团体辅导才能提升员工 ...

1. 写感恩日记?我凌乱了
2.《中国人幸福感量表》,如果你不知道有什么具体的名字,也别自己造一个啊。你可以说用到幸福感相关的量表。。
3. 反正是实验设计,又不用你自己做实验,你为什么这么吝惜地只用了每组20个被试
4. 考虑额外变量确实是很好的。希望尽可能完善地考虑,而不仅仅是这两个。比如:研究表明年龄、婚姻状况、生活事件和身体状况对幸福感本身就会有影响
5.分析方法请再考虑下
作者: layman    时间: 14-10-2 17:08
Walrus623 发表于 14-9-23 16:34
1.假设:团体辅导方法1更能增加员工幸福感(假设已知提供了AB两种团体辅导法)
2.变量:两个自变量:组别 ...

安慰剂组和控制组的用意是啥?一般来说,安慰剂组也是控制组,在医药实验中,安慰剂组和控制组同时出现才有意义。
在这种实验设计里面,你设置一个看影片的组,可以称之为控制组。
如果你设置了如你所述的两个:隐含的意思是,安慰剂组和控制组对幸福感的影响会不一样?
作者: layman    时间: 14-10-2 17:16
苍州越 发表于 14-9-23 23:59
团体辅导方式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
方向
1.1被试

实验设计的精髓:
1. 操纵变量(有操纵,无操纵)。 显然你都是有操纵
2. 额外变量的控制:你也没提到

----------------------------------------分割线
其他:
1. 实验设计,既然写了名字,就写全一点吧,最大亮点明明应该是前测和后测
2. 1个月的讲座或一个月的团体活动。。。 还是实际点吧
3, 如果你真想考虑年龄交互作用,人数肯定是不够的

作者: layman    时间: 14-10-2 17:19
coldmaple 发表于 14-9-24 11:12
实验:
提出问题: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提出假设:假设采用A方法的团体辅导能够提高员 ...

基本符合需求。所以在写的很好的前提下,更应该注重额外变量的控制。
顺带说一句,未来如果真的上了研究生,额外变量的控制是重中之重。
作者: 小四爷    时间: 14-10-2 17:49
layman 发表于 14-10-2 16:56
1. 既然年龄不是主要的考察指标,为何限定在24-27
2.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对不对:题目是如何团体辅导才 ...

大神问的我冷汗涔涔,待我重写。。。。
作者: xingdeweixiao    时间: 14-10-2 19:06
layman 发表于 14-10-2 16:47
我看到的优点是:选择了幸福感不高的那一群被试作为实验对象
但问题是:曲解了问题

谢谢大神的指点!!我重新改,我理解上出差错了
作者: lemon360729    时间: 14-10-2 22:28
小四爷 发表于 14-9-23 19:37
哦你好,我自己想的,我想发展型辅导的人培养的是自身发展,应该对关注自身的内向性格的人影响比较大吧。 ...

提出任何实验假设都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不要臆想!
作者: 和悦行    时间: 14-10-3 17:22
本帖最后由 和悦行 于 14-10-11 21:14 编辑

感谢各位大神老师的指点,我又修改了设计:
1.被试选择工作性质同质不同车间的工厂员工
2.两次后测。培训结束时一次,12周之后再一次
3.用同一个培训师对3组培训
4.统计也变了
----------------------------------------------------------------------------------------------------------------------
一、实验目的: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二、实验假设:在A,B两种辅导方式中,A更能有效提升员工幸福感
三、实验设计:本实验为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1.自变量:辅导方式。设置三个水平:辅导方式A,辅导方式B,团体听培训师讲工厂历史。
2.因变量:幸福感量水平。操作定义:幸福感量表得分
3.控制变量:被试选择:在大型工厂同质工作的工人。并且来自A,B,C三个车间,防止互相交流培训内容
           实验者效应,要求特征等:双盲设计
           培训师影响:用同一个培训师
           环境因素:同一场所进行培训
4.被试选择:在某大型工厂某同种工作的A,B,C车间各随机抽取40人,其中男女各半,组成A,B,C三组。
5.实验过程
时间表如附图
注意事项:
(1)培训师在培训时统一着装,要求员工不要和其他车间人有交流。培训师和工厂员工只知道培训幸福感,并不知道要比较,达到双盲实验目的。
(2)记录每次测量得分。
(3)每次后侧前询问:在前测结束后有无发生重大生活事件?如有则删除数据。
四、统计方法
假设有w个有效数据。分别用即时后测与前测差值d1,12周后测量与前测差值d2进行两套方差分析
SS残差=SS总-SS处理间
df处理间=2
df残差=df总-df处理间=w-1-2=w-3
MS处理间=SS处理间/2
MS残差=SS残差/(w-3)
F=MS处理间/MS残差
五、可能的结果
F1处理间差异显著;事后检验d1A与d1C差值显著性水平更高
F2处理间差异显著;事后检验d2A与d2C差值显著性水平更高
六、可能的结论
A种辅导方式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优于B种辅导方式,能够更有效提升员工幸福感
------------------------------------------------------------------------------------------------------------
PS各位大神们,我太笨了,能不能帮我讲讲测量作为变量的意义?
因为看到手册里爬爬那个设计也是把测量作为变量,我弱弱的想可能是:可以看出交互作用,排除测量干扰,从而减小残差扩大显著性?
然后我把变量加进去写过双因素实验设计。。。。
但是因为方差分析的时候连残差也要分解十分狰狞,我就再去看看书上例题,发现书上双因素设计是有意义的:
比如A因素在b1与b2两个水平的显著性不同,有应用价值
但是假如把测量当做自变量,那么辅导方式在前测和后测有不同的显著水平是什么意义呢?
我太笨了,提个蠢问题,不好意思。。。非常感谢


作者: 雪卫    时间: 14-10-3 22:29
1.实验目的:探究那种辅导方法对于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更有效
2.方法
2.1被试:随机选择在职的300名被试,男女各半。
2.2材料仪器:测量幸福感的标准化量表
2.3实验设计
实验类型: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自变量:团体辅导方法(三水平,分别为A,B, C)
因变量:幸福感指数
额外变量:被试年龄,工作类型,所处职位等等(控制方法:随机化)
2.4实验程序
首先,采用随机的方法选取在职的被试300名,男女各半;
然后,将这300名被试随机分配到三个处理组中,分别接受A,B,C 三种团体辅导;
最后,在所有被试接受完辅导后,要求被试在实验者的指导下接受幸福感测验
3.统计处理
A辅导方法    B 辅导方法        C辅导方法
O11             O21                  O31
O12             O22                  O32
...                ...                      ...
...                ...                      ...
...                ...                      ...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
虚无假设:U1=U2=U3
备择假设:至少有一组与其他组不同
总变异:。。。  df=299
组间变异:。。。df=2
组内变异:。。。df=198
均方
MS组间=组间变异/2
MS组内=组内变异/198
F=MS组间/MS组内
查F(2,198)在0.5的临界值,与F值进行比较,若差异显著,则进行事后检验
4.结果
若F值大于F临界值则拒绝H0,说明三种辅导方法之间差异显著
若F值小于F临界值则接受H0;说明三种辅导方法之间差异不显著
5.结论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可知A,B,C 三种团体辅导方法都能有效的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其中B 更为有效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14-10-3 22:47
雪卫 发表于 14-10-3 22:29
1.实验目的:探究那种辅导方法对于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更有效
2.方法
2.1被试:随机选择在职的300名被试,男 ...

在方差分析发现三组差异显著以后,还不能得出“其中B 更为有效”的结论,需要做事后检验。


作者: 雪卫    时间: 14-10-3 22:50
笔为剑 发表于 14-10-3 22:47
在方差分析发现三组差异显著以后,还不能得出“其中B 更为有效”的结论,需要做事后检验。

我写错地方了,,,写在上一行,,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14-10-3 22:58
雪卫 发表于 14-10-3 22:50
我写错地方了,,,写在上一行,,

你看看60楼和79楼同学写的,是不是比你写的更周到?


作者: xingdeweixiao    时间: 14-10-3 23:29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3 17:22
题目: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1.实验目的:探究团体辅导A,B两种方式哪种对提升员工幸福感更 ...

你写的太完美了~~值得我学习
作者: 苍州越    时间: 14-10-3 23:59
layman 发表于 14-10-2 17:16
实验设计的精髓:
1. 操纵变量(有操纵,无操纵)。 显然你都是有操纵
2. 额外变量的控制:你也没提到
...

非常感谢指点 万分感谢
作者: paragraph    时间: 14-10-4 00:09
今天难得睡前刷刷微博,就看到笔为剑发的微博了,虽然我来的好像有点迟了,不过还是马上起立写了一个实验设计,求指导,找问题 [p:46][p:46]




作者: 和悦行    时间: 14-10-4 07:19
本帖最后由 和悦行 于 14-10-4 14:21 编辑
笔为剑 发表于 14-10-3 22:58
你看看60楼和79楼同学写的,是不是比你写的更周到?


笔版,是不是我眼拙?没看到给我的回复,呜呜呜呜。。。
请问
1结构要怎么完善?我写的实验讨论是不是多出来的?都用小写数字会不会显得乱?
2设计思路可以怎么改进?
3我自己的思考是不是不用写那么详细在实验设计里面,会不会显得太罗嗦了?
  控制变量要写到多详细?像其他同学把男女,职位,年龄等都写上会降低外部效度,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4请问匹配区组和事后再用协方差分析去除影响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吗?如果之前的不等组可以用协方差去除,那么费力气区组匹配的意义何在?
  是不是协方差分析之后可能变成不显著?这样想想,我好像觉得自己应该把前测分组变成自变量了。。这样会不会想多了?
5请问用测量作为变量的话,可以排除哪些干扰?
  感觉这里又秒又难理解。除了可以方差分析测量本身以及测量和辅导方式的交互作用,还有什么作用?
6统计要写到多详细?
  看到其他同学写的好赏心悦目,实验设计中的统计都需要这么详细吗?
感谢您!我自己不知道怎么解决,理解也不到位。。。
作者: 和悦行    时间: 14-10-4 07:28
xingdeweixiao 发表于 14-10-3 23:29
你写的太完美了~~值得我学习

谢谢你的鼓励
其实我自己还有些疑问不知道怎么解答,期待大神帮我提点。。。
可是都没大神看我帖子,呜呜
作者: 和悦行    时间: 14-10-4 09:14
本帖最后由 和悦行 于 14-10-4 13:53 编辑
黄小小猪 发表于 14-9-26 16:55
实验目的:探究团体辅导方式X和团体辅导方式Y,哪种更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1.自变量
(1)本实验采用2 ...


你好,好欣赏你的设计,非常感谢你对我的启发。
有些地方我没理解好,想请教你
1.把测量本身当做变量很新颖啊,我第一次见到,请问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我只能想到把测量当做自变量就可以在结果中排除测量带来的误差,还可以看出测量和团体辅导的交互作用。请问你是怎么想的?
能不能排除成熟等因素呀(不仅仅考虑这个实验)?我想了一下发现没学到家所以脑子转不动。。。
2.请问为什么要把被试的男女分开?为什么要把年龄,收入限定的那么细致?会不会影响外部效度?
我还没想到性别会有什么很大的影响。其实我自己有一个最大的疑惑,就是【实验设计的时候把能考虑到的控制变量都要写出来】?
囧我不知道怎么办。。。
4.关于前后测时间要接近团体辅导,但我觉得这样考虑好像不太好,因为在辅导期间也可能产生生活事件,所以不能用缩短测量间隔时间来处理。你觉得呢?

作者: 和悦行    时间: 14-10-4 09:38
xingdeweixiao 发表于 14-9-23 09:38
经大神指点后修改版:

实验题目:如何团体辅导才能够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你好,我看了你的设计,尤其欣赏你对问卷主观问题进行因素分析,为后来的处理做准备。
采用因素分析,然后找出员工最在意的方面进行辅导,这样的细节考虑很亮啊!
想请教你的是:
为什么问的是幸福的5个原因和不幸福的5个原因?然后找最不幸的人作为被试?
在你的启发下,我这样想:提升幸福感的对象不只是感到不幸的员工,而是全体员工,包括那些不会不幸但是还想要更幸福的员工。所以问题可以是:请问你关于幸福感最关注的问题/最想要提升的5个方面是什么?然后做因素分析。争对因素分析后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进行辅导。
请问你是怎么想的呢?
另外幸福感是多方面的事情,如果培训没有争对性可能就不清楚究竟是哪个因素产生影响,如果有争对可以更好地实施但也会限制幸福感的范围,我不知道在答题中需不需要把幸福感的操作定义限定到某个方面?
【好希望大神除了评判设计,也能解答我的疑惑。。】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14-10-4 21:19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4 07:19
笔版,是不是我眼拙?没看到给我的回复,呜呜呜呜。。。
请问
1结构要怎么完善?我写的实验讨 ...



在实验设计里,我是不建议考虑用协方差分析,因为本科生一般不掌握这个。需要说明的是,协方差分析只是一种事后补救的办法,它的效果肯定不如在做研究的时候就控制好误差。
实验设计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言之有理就可以给分。
需要说明的是,到了统计分析的时候,需要把相应的统计公式列出来。如果不列,要扣分。再就是,多组的比较不宜用两两t检验,而要用方差分析,如果差异显著再做事后检验。
另外,个人感觉你有些地方弄得太复杂了。


作者: alexwang    时间: 14-10-4 22:09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3 17:22
好希望各位大神帮我看看。。。
没人来看,然后我又改了。。。
修改方面:

一条一条看看。
我觉得你可以写实验假设也可以不写,因为这个东西其实有点探索性质,解决问题性质,实证性强,理论性弱。
三、实验方法
1.变量
(3)控制变量。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你的被试选择是随机的,那么你的被试特征是没办法控制的,你的任何一种控制方法都用不上,唯一能做的是在最后不要用方差分析,改为回归分析,但是这超出了你们现在的能力。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在随机选择被试时不要提及要控制这些变量,即使你认为确实可能影响到幸福感。当然,性别这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你可以一半一半。你删除培训期间经历重大生活事件的想法非常好。但是你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删除了被试,你每个组别的被试人数就不够方差分析的基本要求了。
ps.我特别奇怪的是,难道读统计的时候没有发现被试越多越好吗?为什么许多人都愿意每组只分配30个人,分配40个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吧。
很多人在培训师这个干扰因素很苦恼,不知道如何解决。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表述为:时间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还是培训师本身对幸福感影响最大。如果你认为幸福感相对稳定,其实完全可以让同一个培训培训两个组,只要分两个时期举行就行了。如果你认为时间对幸福感更重要,那你们就想办法控制培训师的各个特点。——至于哪个更重要,你们自己判断。我觉得这个关键的地方你们甚至可以在实验中进行备注。
2.设计类型
严格来说,你的被试和培训人员知道他们在进行幸福感培训,所以很难避免要求特征效应。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你的那个控制组更应该作为安慰剂组,而不是纯控制组。
3.被试选择
性别这种能控制的还是要控制。另外,多找点被试吧。
四、实验过程
1.前测
前后测的指导语应该一致,所以指导语里面最好不要太多不一致的话。“告诉”后面的话如果不是真正的指导语就不要那样写。
2.团体辅导
在原生态中进行的实验是没办法避免你说的那些的,让它随缘吧。对了,如果时间相同的话,培训的环境肯定也是无法完全相同的。另外,控制组如何进行操作其实是实验非常关键的地方,你在这里恰恰省略了,你认为讲故事不是一种培训吗?要讲什么样的故事呢?
五、统计方法
1.剔除数据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满不满足方差齐性跟这个没关系。
2.如果你用的是差值进行方差分析,那么前测是否有显著差异是没必要分析的,跟实验目的无关。另外,什么叫做协方差排除呢?不建议你写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3.切记一点,如果你的数据是两组以上,就绝不可以再用t检验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如果这么做,你的统计恐怕会被直接判断为X。方差分析完了应该进行事后检验。所以你的讨论根本就是错的。
作者: 和悦行    时间: 14-10-6 07:30
笔为剑 发表于 14-10-4 21:19
在实验设计里,我是不建议考虑用协方差分析,因为本科生一般不掌握这个。需要说明的是,协方差分析只 ...

非常感谢您。
因为我本科不是心理学专业,
所以内容上生怕遗漏,统计方面看了很多遍还是觉得又近又远,
我以为考专硕只要把统计方法写好就行,
看来还没差的远。
非常感谢您对我方向和设计上的指导
作者: layman    时间: 14-10-7 21:19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3 17:22
好希望各位大神帮我看看。。。
没人来看,然后我又改了。。。
修改方面:

关于剔除被试的问题,如果确定会有剔除,那么被试量就应该是确保剔除后,每组还剩30个
作者: 黄小小猪    时间: 14-10-7 22:37
和悦行 发表于 14-10-4 09:14
你好,好欣赏你的设计,非常感谢你对我的启发。
有些地方我没理解好,想请教你
1.把测量本身当做变量 ...

很高兴能和你一起交流。
1.把前测后测当做自变量我是从统计方法上考虑的。
2.没有把被试男女分开,只是在随机分配时要保证每组男女比例一比一,因为男女很可能对幸福感的评价会有差异,如果每组中男女比例不同,就会引入性别这一额外变量了。收入、年龄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也是类似的道理,处于不同年龄阶段、收入水平不同的个体对幸福感的体会是不同的(例如未婚女性与已为人母的女性对幸福的体会是有差异的)
3.实验设计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对额外变量的控制上。
4.辅导期间发生的生活事件我们是没有办法不让它发生的,但是团体辅导后的生活事件我们是可以控制的,控制的方法就是让后测的时间点尽量接近团体辅导的结束时间,两者的时间间隔越近,发生重大生活事件的概率越小,从而团体辅导的效果受到生活事件的影响也越小。ps:我这里的生活事件指的是那些重大的生活事件。
作者: wit~ch    时间: 14-10-8 17:31
layman 发表于 14-10-2 16:47
我看到的优点是:选择了幸福感不高的那一群被试作为实验对象
但问题是:曲解了问题

请问曲解了问题指的是什么意思,是说这不是实验研究的重点吗?谢谢

作者: wit~ch    时间: 14-10-8 17:39
alexwang 发表于 14-9-24 09:27
你的问题依旧啊,铺陈的很大,希望面面俱到,不过依然架不起大网,加油吧,希望你在年底能够写出漂亮的设 ...

请问针对您评论的“架不起大网”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善?
作者: 献给虚无的供物    时间: 14-10-8 19:28
layman 发表于 14-10-2 16:43
1. 为什么选择25-35岁。没说原因,反而招致非议;有原因,说出来也未必会让别人信服;
2. 统计分析:我 ...

感谢点评,
1、年龄段的选择也是考虑到年代跨度和文化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
2、同质性的问题确实没有考虑周全,今后定会注意

十分感谢前辈指点

作者: summershang    时间: 14-10-8 22:00
看大家讨论的这么热烈,我也来凑凑热闹,已经不大会写这种很规范的实验设计了,不过有幸在读研的时候接触了几个类似的课题,从实践的角度说说自己的思路,仅供参考。

“如何团体辅导才能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如果实际生活中我拿到这个题目要写项目申请书,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这是要开发一种新的团体辅导技术,比较现有的几种团体辅导技术,还是改进已有的团体辅导技术。如果是开发新技术,就要查理论,做访谈,查现有技术等等。若是比较现有的技术,就要尽可能的用同质的群体进行测验,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估。如果是改进已有的团体辅导技术,就要弄明白它的不足之处。不过目前成熟的技术这么多,大家也都默认是比较现有的几种团体辅导技术进行的实验设计,那就重点说这一类。

一般答辩的时候,老师最关注的三个点:切题(能检验假设或达成实验目的);科学性(方法正确,各种混淆因素控制好);可行性(可操作可实施)。感觉大家的答案普遍操作性差一点,不过这是所有实战经验少的学生的共同特点。我刚开始设计实验那会也这样,总觉得弄个几乘几才高大上,后来才慢慢明白这种偏应用的项目,能实施才是王道。

以上全是纸上谈兵的废话,哈哈,请忽略,进入正题。。。

如果是我评价实验设计的质量,会重点关注一下三点:

1. 对幸福感的评估方法。a. 评估工具:大部分同学都用了量表,想必测量幸福感的量表不只一种,具体选择哪种需要认真思量。另外,像结构化或半结构化访谈的数据也非常有价值。现在大部分的培训评估或者服务项目的质量评估都有定量和定性这两类的指标。b. 评估时间点:在团体辅导结束后立即评估,隔一周评估,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或许团体辅导的效果要过一阵子才出现,或许方法A的即时效果好,但是方法B的效果更持续。
2. 对混淆变量的控制。首先要控制的是各组基线的幸福感,即使采用随机分配也必须要测量各组实验前的幸福感,保证各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其次,团体辅导或培训类的项目最怕各学员回去相互交流,那样实验全毁了。但是管是管不住的,最好找分开的员工,比如车间A和车间B各进行一种。第三,就是可能会影响幸福感的各种因素。这个可以通过查文献来选择出重点控制的几种,想要面面俱到肯定不行。我猜比如工作内容,收入水平等可能会影响,可以通过找同一等级同样收入同样工作内容的员工来进行控制,比如都找车间操作工。对于不好利用选择被试控制的因素,如年龄,文化程度等,可以在人口学信息中收集,等分析数据时,用统计方法进行控制。第四,对照组的设置,设置对照组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混淆因素,不过还是很难做到与实验组在各个混淆因素上都匹配。但是对照组可以很少的排除如时间变化,人的成熟,工作环境和工作量等一些相关因素。可以就让对照组在实验组去团体辅导的时候放假,如果团体辅导还没给员工放假能提高幸福感,干脆把请培训师的钱省下吧。
3. 统计方法。就是实验组A,实验组B,对照组C,前后测的话,方差分析足够了。但实际上,应用心理学的课题,不可能像基础研究那样能控制各种因素,所以一般都用不上方差分析了。反倒是各种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用的比较多。

祝大家考研顺利!
作者: 和悦行    时间: 14-10-9 06:56
alexwang 发表于 14-10-4 22:09
一条一条看看。
我觉得你可以写实验假设也可以不写,因为这个东西其实有点探索性质,解决问题性质,实证 ...

好感动。。
得到您真诚又细致的点评,我很感动很庆幸,又受打击又开心,
我现在还想不到好方式选择时间或者培训师,我再去好好学些
总之先感谢您!!!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est.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